近年来,抑郁症逐渐被人们知晓,但你是否真正理解它的可怕之处?它不只是情绪低落、不愿出门,或是悲观厌世,它更是一种无处可逃的精神囚笼,一种慢性、复发的疾病,一只肆无忌惮侵蚀生活质量和生命力的“怪兽”。
抑郁症是一种影响神经递质平衡的心理疾病,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信使,主要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帮助大脑中的神经元相互传递信息,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思考和行为。在抑郁症患者的大脑中,这些神经递质可能存在不平衡状态,导致患者的情绪、思考和行为出现变化。不过要说明的是,抑郁症并非单纯由神经递质不平衡引起,它可能与基因、生活压力、人格特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平衡来治疗抑郁症。治疗抑郁症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改变生活方式等。
在我们生活中,抑郁症经常被人误解和忽视,人们常常忽视它的复杂性和严重性以及其对患者和家人的破坏力,希望这个科普可以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抑郁症,并且知道如何对待和帮助抑郁症患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对抗这个可怕的“怪兽”。
当我们看到一个朋友长期低落、失去活力,甚至无法享受他自己曾经喜爱的事物时,我们可能会怀疑他是否患上了抑郁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陷入这种深深的情绪低落中呢?
抑郁症与遗传因素有关,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比没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这说明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然而即使有遗传倾向,也需要环境因素的触发才能真正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在心理社会因素上,长期的压力和负面生活事件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例如,丧失亲人、失业、经济困难、婚姻问题等都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此外,人格特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些自卑、多疑、敏感、易受挫败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抑郁症的发生,往往是以上因素的交互作用,例如,一个有抑郁症遗传倾向的人,如果他经历了重大的生活压力,他的大脑可能会在生物化学水平上产生改变,导致神经递质失衡,进而引发抑郁症。反之,如果他的生活压力得到了妥善处理,他可能就不会患上抑郁症。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抑郁症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抑郁症对身体的影响,抑郁症发作往往会导致一系列身体症状,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食欲改变、睡眠问题、常感疲乏和精力不足,甚至可能引发疼痛或消化问题。
此外,抑郁症还会引发或加剧一些慢性身体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导致身体的炎症反应增强,增加患心脏病和其他炎症相关疾病的风险;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和睡眠等,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再来看看抑郁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抑郁症会导致持续的情绪低落、感到空虚、绝望和无助,还可能出现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产生自杀的想法。这种病态的情绪会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使他们的世界观和自我认知产生扭曲。
同时,抑郁症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交功能。他们可能失去与人交往的兴趣,甚至会疏远亲朋好友,这种社交障碍会加剧他们的孤独感和绝望感,进一步加重抑郁症的病情。
对于治疗抑郁症,现有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使用抗抑郁药,调整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症状。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等,主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变其消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总的来说,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这就需要自己或亲朋好友给予足够的关注,早发现、早治疗,减轻抑郁症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和早期干预抑郁症呢?
预防抑郁症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培养良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我们应该坚持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可以提供大脑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运动则可以帮助身体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自然的“抗抑郁药”。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正确面对压力,包括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和冥想等;寻求社会支持,如和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分享压力;保持积极的思维方式,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消极情绪淹没。
当自己或亲友出现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评估情绪问题的严重程度,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并指导患者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如果需要,医生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帮助调整患者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
(摘编自利永聪《抑郁症有多可怕,你知道吗?》)
战国时期, “鸿沟”便跻入中原版图。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自安邑迁都到大梁(今 河南开封) ,第二年就开凿以大梁为中心沟通黄河与颍水的“大沟”, 即“鸿沟”的前身。到魏襄王时期便有了“鸿沟”的说法。事实上,鸿沟的修建经历了几个阶段, 几番修 整才最终成型。鸿沟以黄河为水源, 呈西北— 东南流向, 包括涡水、涣水、睢水、汳水等 分支, 整体上引黄河水南下,经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将水引至都城大 梁,后又向东延伸, 经大梁北郭到城东, 再折而南下,汇入淮水的支流颍水。鸿沟成为最 早沟通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大规模人工运河。
自大梁南折入淮河后,鸿沟还联通起济、濮、睢、汝、泗等支流, 使各水系与淮河有 了交集,在原本“各行其道 ”的河、淮流域之间织起一张奇妙的水网, 与早已成型的淮河 邗沟水网相连相通, 进而在黄淮平原上形成完整的“鸿沟”水系。
鸿沟在改善交通的同时, 还以一己之力, 承担起灌溉大任,大大促进了魏国的农业发 展,河水流淌过诸多富庶地区, 也将实打实的财富带入魏国, “南有鸿沟”更成了战略家 苏秦对魏国实力的慨叹。国都大梁, 从原先的普通小城摇身一变, 成了“诸侯四通,条达 辐辕”的富饶之地, 鸿沟流域更成了当时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位于鸿沟水系的定陶、淮 阳、寿县等城市也因水而兴,远近闻名。更难能可贵的是,原本民情有别、风俗各异的南 北方也随着水上交通的发展,有了难得的交流机会,许多北方的文化风俗悄然走进南方民 众的生活。被鸿沟水系哺育滋润的中原地区, 也在航运的加持下日渐富饶, 逐渐成为全国 的经济中心。魏国也因此富国强军, 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令人唏嘘的是, 鸿沟的加持并没有如料想般为魏国带来绵长的国祚,反而提前给魏国 “热好盒饭”。公元前 228 年, 强势东出的大秦势如破竹,兵指魏国, 一计黄河淹城, 很 快便让大梁不攻自破,使魏国沉寂于历史的车轮之下。其实, 秦国很早便盯上了“鸿沟” 航运带来的“香饽饽”。公元前 249 年, 秦将蒙骜伐韩, 先后取成皋、荥阳,秦国随后在 荥阳东北的教山上建立粮仓,用于屯兵储粮, 取名“敖仓”。秦灭六国、实现一统后, 敖 仓成为河、渭漕运的中转粮仓, 储粮甚丰。
毗邻鸿沟, 享航运之便, 依傍敖仓, 据天下之粮, 多重光环下,荥阳也成为秦时的军 事重镇,更成为后来楚汉的必争之地。也正是一场楚汉争霸, 让鸿沟有了真正“名垂青
史”的机会。楚汉相争, 汉军接连失去敖仓、甬道,屡战屡败之下,刘邦渐失信心,试图放弃夺回荥阳、成皋,退守巩、洛。谋士郦食其认为此时正是收复荥阳、重据敖仓的最好 时机。 一番筹谋,“复取成皋, 军广武, 就敖仓食”,原本极为不利的形势便发生了逆转。于是, 刘邦与项羽“讲和”,“汉四年, 项羽与汉王约, 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 汉,东为楚”。
自此, 原本一心载船运粮的“鸿沟”,因着卓越的经济贡献, 逢着一场机缘,在狼烟 四起的乱世,化身二分天下的界线, 作为明确的政治疆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符号。
“鸿沟”的意义中被添上一笔——两物之界线,不可逾越。
就在项羽领兵东去途中, 刘邦单方面撕毁条约,大力追击楚军,其后项羽乌江自刎, 刘邦建汉。如今,象棋的棋盘上都赫然画着一道“楚河汉界”;前往汉王城遗址的路途 中,名为“鸿沟”的石碑悄然屹立。它们都不会说话,却见证着千百年前的那场烽火狼 烟,记忆着属于中华大地的一段过往。
严格来算, “鸿沟”不算长寿。西汉末年,黄河大肆泛滥,甚至平均 20 年就发生一次 决溢。由此,开封东南的广大地区饱受水淹之苦, 鸿沟也因大量河水的浸灌而淤塞。眼见 苍生遭难, “鸿沟”受害,人们没有坐以待毙。永平十二年, 东汉王景奉命治水, 对鸿沟 的支流汴渠进行疏浚。整整一年缠斗,大量人力投入,百亿钱财消耗, 终于换回汴渠正常 通航。可惜的是,鸿沟水系中的其他河流或断流, 或因淤塞与鸿沟分离,或再不见记载,
完整的“鸿沟”水系就此与世人告别。但某种意义上说, “鸿沟”又从未远去。隋大业元 年,通济渠开通,鸿沟水系得到再一次修整。唐开元十年,玄宗在河南郑州开河口、设置 水闸, 以此通淮、泗。北宋建立后, 汴河一直被作为主要的漕运干线, 时常得到修整完善,年运六百万石粮食, 被统治者作为“建国之本”置于心头。
如今, 河南淮阳县以东的蔡河、老蔡河都满载着鸿沟的痕迹, 流淌于今时今日。当今 的河南省西华县,以前叫作鸿沟县。而“鸿沟”的生命, 在其他地方得到焕新与延续。翻 开成语词典我们能找到“判若鸿沟”的词条, 小朋友们还会学习什么叫做“不可逾越的鸿 沟”。古今穿梭间, “鸿沟”不再是硬邦邦的界线,反而创造着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与 途径。 1983 年,美国哲学家莱文在论文中提出一种观点, 认为外在的科学视角与内在的经 验视角之间存在一条无法弥补的沟壑。1999 年, 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在一份报 告中阐释了一种现象,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存在差距。在我们的话语里,前一 种现象,叫作“解释鸿沟 ”,后一种差距,意为“数字鸿沟”。或许在未来,“鸿沟”还 会有新的打开方式, 新的内涵意指。
“鸿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穿越时光, 完成了一场又一场奇妙的旅行。
(改编自念缓《鸿沟为什么是古代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糖史上的蔗浆时代》,讨论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时期,蔗糖的主要形式是 “蔗浆 ”,但是,当时我误以为进入宋代以后,固体的砂糖便成为主流。直到读到北宋王辟之《渑 水燕谈录》里的一则材料,我才意识到,以为宋人消费以固体蔗糖为主,这是一个普遍流传的误会。这里有必要提及《糖霜谱》。宋人王灼的《糖霜谱》是一部严谨惊人的科学史著作,由之后人知道,在北宋时代,固体的糖已经出现了。但是,很多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而望文生义,对这一 著作有很多误解,包括以为“糖霜 ”指的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看到的砂糖,即细粒状的糖粉。其实,王灼讲解得非常清楚:糖霜之称,是指这种产品经历结晶的过程,近似自然界中的结霜现象。至于糖霜的形态,则是大大小小的不规则团块,所以宋人亦称之为“糖冰 ”或“冰糖 ”。
当时甘蔗种植在宋朝的境内非常普遍,质量也很好,然而掌握了糖霜技术的地方却不多,仅仅 局限在福唐(位于福建) 、四明(浙江) 、番禺(广东) 以及广汉、遂宁(二者皆在四川) ,可是 前四个地方都产量小,质量也逊色,因此实际上只有遂宁一处为主力。即使在遂宁,也只是集中在 伞山周围,这里制糖霜的家庭作坊称为“糖霜户 ”,其中大致有三百家的出品为优等货,大户每年 能动用三百多只缸制糖,而小户不过只有一两缸。另外还有将近百家制糖作坊,但是只能生产中下 等的产品。附近虽然也有很多甘蔗田,那里的农户们却没有掌握做糖霜的技术,只能把甘蔗汁加工成糖水,作为原料卖给伞山前的制糖坊。
这些糖霜户所掌握的技术相当简单,无法完全控制生产过程,导致每年的产量不稳定。从耕田到晒霜,历时长达一年半,最终可能一缸出几十斤乃至上百斤糖霜,也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糖霜形成。
宣和初年,北宋朝廷要求遂宁每年进贡数千斤糖霜,结果当地将近半数产家破产,到王灼写《糖 霜谱》时还没有恢复元气。在最大的生产地遂宁,尚且无法承受一年多出几千斤固体糖的负担,那 么其他四个地方只会更弱。另外,《糖霜谱》介绍,当时边境以外的很多地区都出产好甘蔗,但却
没听说有糖霜的生产,连王灼都觉得奇怪。
《糖霜谱》记录了当时糖霜与沙糖的制作工艺。前者的生产过程辛苦漫长,而且出品率很低,大致是把甘蔗榨出的汁在火上熬,熬到类似麦芽饭的黏稠度,然后把若干竹条插在大缸里,再将熬
好的蔗浆倒入,以竹藤编的盖子罩合。接下来,便是等着蔗浆析出结晶,附着在竹条以及缸壁上。
到农历五月,把这些结晶取出,这个程序称为“沥缸 ”。“沥 ”出的糖晶再经阳光下暴晒,才得到 最终的糖霜。不过,一缸糖浆不会全部结晶成霜,会留下相当比例的“糖水”,也就是余浆。这些 糖水有两种去处,直接卖掉,“或自熬沙糖 ”。很清楚,在王灼时代的制糖体系里,沙糖与糖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商品。
实际上,王灼非常了不起,在卷二清楚地勾勒了中国古人在蔗糖消费上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 段为蔗浆,乃是甘蔗压榨成的汁。第二个阶段为“蔗饷 ”,即经过初步简单加工的甘蔗饴浆,很可 能是把甘蔗榨汁在阳光下晒,蒸发掉水分,由此形成浓缩稠浆。第三个阶段,则是加入了把蔗浆汁 在火上熬炼的程序。文献记载,唐太宗派人从印度的摩接陀国学会了“熬糖法 ”,很多后代学者误 以为,这次引入的新技术是直接制作固体糖,但事实绝非如此。王灼推测,熬糖法是“熬糖渖作剂,似是今之沙糖也”,接下来他明确道:“蔗之技尽于此,不言作霜,然则糖霜非古也。”他指出,三个阶段里都没有提到固体糖的制作工艺,所以糖霜的历史并不长。同时,他认为,唐初从印度引入的熬糖法,制成的产品就是沙糖。所以,在王灼那里,沙糖不是固体糖,尤其不是今天的砂糖。
《糖霜谱》指出,沙糖是用甘蔗浆就,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其工艺说来相当简单:把甘蔗汁于大锅内温火熬煮,熬到变为黑枣合(疑通“褐”)色; 在一只大盆的底部凿一个小 眼,然后把大盆架在一只罐子上,将煮好的稠浆倒入盆内,任其从小孔内一点点滴落,用这种方法 来进行澄清,分离糖蜜。最终,落入罐底的糖蜜在品质上比较差,只能用于制作“渴水 ”这类饮料。
留在盆内的部分才是质量好的沙糖,贮存起来,供随时食用。
《农桑辑要》中很明确地展示了“熬沙糖 ”的技术过程,也清楚地告诉我们,简单分离过糖蜜 的稠浆就是沙糖的最终形态,并没有进一步晒干等更多步骤,因此成品是流质的胶饴。贺威、刘伟 荣在《宋元时代福建制糖技术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宋代限于技术条件,主要生产“液态糖”,而 福建的液态糖产量极大,“仙游县田耗于蔗糖,岁运入浙淮者,不知其几万坛 ”,这一繁荣一直持 续到元代。从《糖霜谱》可知,不仅福建,同时期的其他蔗糖产地也是如此,这就显示了宋人消费 蔗糖的情况。如此重要的历史情况,却在糖史研究中常受忽略。同样受到忽略的是,有一个非常漫
长的时期,作为糖制品主力的液态糖,拥有一个指定专用名称——沙糖。
季羡林先生《蔗糖史》中关于唐代的一章让我们明白,宋代并非沙糖的起点,唐人对这种形式 的蔗糖颇为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各种应用。真正惊人的是,如《演繁录》指出,早在东汉时,张衡《七辩》里已然提到:“沙场石蜜,远国储珍。”原来,至晚在公元一世纪时,就出现了沙糖 (饬) 这个专称,它来自远方,稀少而昂贵,很显然只有上层社会才有机会接触到。赋中与沙糖并
列的尚有“石蜜”,这是汉唐时代对异国所产固体糖的叫法。
(摘编自孟晖《宋人的沙糖》)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这组作品在无规律的碰撞声音中反而形成了一种诗意,漂浮在水面的瓷碗在无规律的碰撞中产生了清脆的共鸣。
例如嗅觉。唤觉是我们最接近直觉也最原始的感官,它与我们的记忆密不可分。在中国文化里,气味也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比如古时的香囊味道大多来自一些中草药,同时香囊的气味与外观也被人们赋予了更多更重要的意义;另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便是焚香,通过燃烧木材、香料、药材来发挥作用,比如静心、驱虫之用,或是衡量时间。“气味往往是短暂的,看不见的,摸不到的,更常常是无法控制的。”气味是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媒介,它既可以带来新的感受也可以唤起旧时的记忆,看似委婉的传播方式或许可以更强烈地刺激我们的感官。艺术家卡斯滕·霍勒和弗朗索瓦·罗切的实验艺术装置Hypothese degrue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在一个密闭的昏暗空间中放置一组烟雾发生装置,同时所有观者也是这场实验艺术的参与者,所谓的烟其实只是没有任何气味的水蒸气,但观众并不知情,大家都仔细辨别着自己闻到的气味,甚至有观众在朦胧中看到了烟雾形成的独特造型。气味艺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或媒介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不仅能用更抽象的方式影响我们,更能以独特的方式唤起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力。
在近几年的展览中很流行的一个词语是“沉浸感”,人们往往会被沉浸在某种事物中的感觉所吸引。沉浸感便是气氛中能量的释放给人带来的一种感觉,相比于传统的展览,沉浸式展览的氛围能更全面地调动人的各种感官,改变人们对某些传统事物的观察角度,激起人们对事物全新的好奇感,而气氛在环境交互的基础上更为注重情感的传达。对于当代艺术而言,气氛的把控同样是表达情感、传达意图的重要方法,它能赋予作品更深层的意义,而且这种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的。比如艺术家个人的表达风格、作品的形式及其所选用的媒介与材料、声音、空间、主题等都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气氛,只要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创新和实验精神,那“气氛”就会有无限种可能性!
作为艺术工作者,并不应满足于简单地将自己的思想或理解以直接的方式传达给他人,而是要将它们放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以包容的心态让艺术作品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继续成长。或许艺术作品并没有最终完成的那一刻,当艺术工作者放开手让它携带自己的气氛展示在人们面前的那一瞬间,它便成了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继续成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它与观者互动的过程,无论观者获得新的感悟还是心灵的片刻休憩,于它而言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选自薛仲泽《“气氛”在艺术中的诠释与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有删改)
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选自孙犁《荷花淀》)
材料一:
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放大”的蜕变过程。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记。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特色。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质。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瘼,悲天悯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到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成了这期间及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追求中国特色的主要方向。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这期间的文学锻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同样缘起于根据地、解放区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长足发展的“革命历史演义”和“新英雄传奇”创作,是中国特色创作追求的又一重要成果。这种由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转化而来,又融进新的观念和手法的新兴文类,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中国小说。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体文学在中国特色的方向上,都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及其后兴起的文学革新,在一个时期虽然再度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但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行程之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又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回到这一方向上来。
(摘编自於可训《创作经验是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
材料二:
现代世界的生成,能够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中的人民意识到同处于这个世界上,文学是最好的沟通桥梁。据严家炎先生的研究,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是中国人最早用法文写的文学作品,虽然这部中篇小说来自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再创造,但严家炎认为它加入了许多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人物性格和追求爱情的主题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可以看出陈季同在浓郁的风俗画色彩描写方面明显受到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由最早的涓涓细流,经过百年的顽强走向世界,终于成就当今的气候和阵势。
现代中国要自强,要新生,要创造全新的中国,这是几代仁人志士的渴求。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趋于保守。从另一种视角也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代中国人这样顽强地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价值,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家庭伦理,都以“三纲五常”为上,“四书五经”则是文人学子的文化基础。但在思想文化的创造革新方面,中国文化又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在西方各民族因为宗教打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中国则可以完成“儒道释”三位一体。中国文化始终有勇气有胸怀吸收外来文化,兼容不同的思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策略,并非文人学子的排斥异己。唐宋古文运动,虽然强调“文起入代之衰”,但也是借古之名,托古革新。直至近代“桐城派”之复兴古文,也适应时代变化,不断革新语言。连胡适也承认,“桐城派”的古文为现代白话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实,中国几千年社会之稳定,其政治上的制度性保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中国能够进行五千年文明传承而不中断;但中国文化始终有兼收并蓄创化革新的活力,这也是事实。唯其如此,在展开现代转型时,才能如此热烈地敞开胸怀,容纳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入中国,为中国完成现代社会的创造所用。
(摘编自陈晓明《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