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温州市七上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特性拔高培优测试卷(浙...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7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 . 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 . 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 . 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D . 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g/cm3
  • 2. (2023七上·嘉兴期末) 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 雾的形成属于汽化 B . 露的形成属于液化 C . 霜的形成属于凝固 D . 雪的形成属于熔化
  • 3. (2023七上·龙港期末) 图像能简洁直观地表达出物质的特性,下列图像反映的物质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
    A . a 物质是非晶体,b 物质是晶体 B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T℃ C . a 物质的比热大于 b 物质的比热 D . a 物质的密度大于 b 物质的密度
  • 4.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量杯的质量为40 g B . 40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40 g C . 该液体的密度为1.25 g/cm3   D . 该液体的密度为2 g/cm3
  • 5. 如图所示,甲实验中大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A . B . 酒精 C . 煤油 D . 水或酒精
  • 6. (2020七上·滨江月考)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密度分别为ρ、ρ , 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质量恰好相等,那么甲、乙密度以及甲、乙切去前的质量关系(    )

    A . ρ>ρ , m>m B . ρ>ρ , m<m C . ρ<ρ , m<m D . ρ<ρ , m>m
  • 7. (2020七上·浙江期末) 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A . 60.4g B . 60.2g C . 59.6g D . 59.8g 
  • 8. (2023七上·温州期末) 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

    A . B . C . D .
  • 9. (2018七上·天台月考) 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右下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10. 气凝胶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其内部为多孔海绵状结构。某气凝胶密度为1mg/cm3 , 它具有高弹性,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还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可吸附250倍自身质量的油,且体积不变。下列有关该气凝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气凝胶的密度为1×10-3kg/m3 B . 气凝胶被带人太空后质量会变小 C . 气凝胶被压缩80%后密度是原来的1.25倍 D . 气凝胶吸附250倍自身质量的油后密度为0.251×103kg/m3
  • 11. 根据对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密度三者关系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煮粽子时,锅中的水开始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继续吸热 B . 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 D . 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 13. 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中途发现水量少了些,于是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水,并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在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14.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容器中的酒精消失了,乙容器中的水减少了许多。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A . 酒精和水都会蒸发 B .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C .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D . 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 15. 在炎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 .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 .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 .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 16. 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可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 )
    A . 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 . 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凝固 C . 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D . 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凝固
  • 17. 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 18.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①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③再过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①中酒精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 . ②中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C . ②③的现象能说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热性这一物理性质 D . ①③中的现象体现出物质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
  • 19. (2023七上·杭州期末) 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甲图中可知,ρA>ρB>ρC , 且ρC>ρ B . 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其值为16克 C . 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200厘米3 D . 从甲图中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
  • 20. 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 . 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 . 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 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 . 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 21. 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你认为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c=4.2×103J/(kg·℃),c煤油=2.1×103J/(kg·℃)]

  • 22. (2020七上·兰溪期中) 如图-1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mL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mL,玉坠的体积是mL,由此可得到该玉坠的密度为g/cm3 . (ρ=1.0×103kg/m3

  • 23. 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玻璃管中,如图所示。玻璃管A中装的是,玻璃管B中装的是,玻璃管C中装的是(已知ρ硫酸=1.8×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 24. 如图所示,房间里放有一盆水蒸气室温下的水,里面有一支试管A和一支温度计B。现向试管中通入100℃的水蒸气,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

    1. (1) 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原因是
    2. (2) 温度计B的示数(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该实验说明水蒸气液化会热量。
  • 25. 电冰箱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

    1. (1) 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又容易的物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 (2) 氟利昂在冷冻室内发生,在冷凝器内发生。(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 (3) 有同学认为,电冰箱既然能够制冷,那么打开电冰箱的门,让其持续工作就可以像空调一样降低室内温度,你认为这种说法(填“正确”或“错误”)。
  • 26. (2023七上·浙江期末) 图甲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 (1) 如图甲所示,正确测量操作中,对温度计的放置有何要求?
    2. (2) 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
    3. (3)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说明理由:
    4. (4) 根据描绘的图像,该物质在第7min时处于态,熔点为℃;仔细观察图发现,AB段物质升温比CD段物质升温(填“快”或“慢”)。
  • 27. (2023七上·玉环期末)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中铁圈位置过低,需要旋转乙图中的(填”A”或”B”)进行调整。
    2. (2) 调整好酒精灯与铁圈的距离后,实验中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的时间太久,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3. (3) 改进操作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丙图中完成加热过程的”时间一温度”关系图。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 28. (2023七上·东阳期末) 共沸物是指当两种或多种液体物质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此时这个混合物即称作共沸混合物。

    1. (1) 向容积为250mL细颈瓶(如图所示)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加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全部水变红色,这是物质的现象。
    2. (2) 继续向瓶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平。塞紧玻璃塞,将瓶中的液体倒转掘匀,重复几次。静止一段时间后,A中液面低于刻度线,说明
    3. (3) 标准状况下,当水和酒枯均匀混合后得到共沸物,共沸物的沸点足78.13℃。将该装置放入78.13℃的温水中,共沸物(填”会”或”不会”)沸腾;若塞紧玻璃塞加热,共沸物的沸点将会(填”升高”或”不会”或“降低”)。
  • 29. (2022七上·余杭月考) 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天宫课堂”授课的三个场景,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蓝色“水晶球”,这表明分子在
    2. (2) 如图乙所示,在液体搭桥实验中,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块塑料板连接起来,用水搭出了一座水桥,水桥没有断裂,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
    3. (3) 如图丙所示,太空抛物实验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亮相中国空间站,和航天员王亚平同框。冰墩墩从地球到太空,其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试猜想在太空舱中,能否用天平称出其质量?答:(填“能”或“不能”)。
  • 30. (2023七上·南浔期末) 七年级某班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决定探究物质种类与蒸发快慢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实验。

    1. (1) 实验过程需要控制为相同的量有等。(写出一个即可)
    2. (2) 该兴趣小组根据实验描绘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体积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为酒精,B为水。当环境温度上升时,图中表示酒精蒸发的虚线是(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探究题(第31题每空2分,其他每空1分,共16分)
  • 31. (2023七上·绍兴期末) 下面是研究“水的沸腾”相“海波熔化”的实验。

    1. (1) 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量,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分析,若不计热量损失。小明、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需热量较多的是(填"小明"或"小红"),由图像可知,两名同学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其原因是

      A.水的质量不同      B.水的初温不同       C.当地气压不同

    2. (2) 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丙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拔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填"继续"或"停止")。
  • 32. (2023七上·东阳期末) 同学们有当过“管长吗?不知道会不会好奇核酸采样管里的红色液体(如图所示)是什么?某科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红色液体叫核酸保存液。为了测量核酸保存液的密度,该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探究准备]

    1. (1) 为了测量核酸保存液的质量,小科同学通过平衡螺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如图所示),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小科纠正错误后继续探究。

      [探究过程]

      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用量筒量取适量核酸保存液,记录其体积V;

      ③将量筒中的核酸保存液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核酸保存液的总质量m2

    2. (2) [探究结果]

      核酸保存液的密度是

    3. (3) [探究反思]

      小科同学认为采用该方法测量得到的核酸保存液的密度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 (4) [评价交流]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小科同学建议先将步骤③改成”将量筒中的部分核酸保存液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核酸保存液的总质量”,并记录。再通过相关数据得到更加准确的密度。

      [探究总结]

      兴趣小组采纳小科同学的建议完成核酸保存液的密度测定,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比对发现测量得到的密度基本准确。

  • 33. (2023七上·临海月考) 科学课上,为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某组同学设想:当吸了水的无纺布在空气中放 置一段时间后,会因水分蒸发而质量变小,所以可以通过测量无纺布在相同时间后的质 量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中水分蒸发的快慢。于是他们用相同材质、相同大小的无纺布, 在等质量水中浸泡相同时间,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
    1. (1) 选择装置甲和装置丁作对照,可以研究因素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2. (2) 若要探究“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3. (3) 如表是利用装置甲与装置乙进行实验后的数据记录。

      实验组别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甲

      装置乙

      电子天平读数(克)

      开始时

      7.5

      7.5

      7.6

      7.6

      7.4

      7.4

      5分钟后

      71

      65

      73

      67

      70

      66

      ①数据分析:在每组实验中,5 分钟后装置甲的质量都比装置乙大,可以得出装置 甲的无纺布中水蒸发得( “快”或“慢”)。

      ②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四、解答题(每小题2分,共6分)
  • 34. (2021七上·定海期末) 今年小舟家种植的金塘李子获得了丰收。小舟洗的时候发现李子沉于水中,于是他将李子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李子的密度(注:溢水杯液面超过溢水口的水平面时,水会从溢水口a溢出)。
    1. (1) 测量李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0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李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李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50g。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请写出计算过程)
    2. (2) 该李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则李子的密度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3. (3) 通过实验测得该李子的密度比实际偏少,仔细分析上述实验步骤,你认为产生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