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2023八上·西城期中)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
    A .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B . 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能达到350km/h C . 直接用来淋浴的水的温度约为70℃ D . 人跑步时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60s
  • 2. (2023八上·西城期中) 2023年1月1日。中国首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开启了今年首场的验证飞行。如图是这架C919客机首场飞行时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全降落的情景。下列正确的是( )

    A .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C919客机是静止的 B . 若以机上乘客为参照物,C919客机是运动的 C . 在降落过程中,C919客机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降落后在地面滑行的过程中,C919客机运动得越来越慢
  • 3.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 . 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 . 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 . 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 4. (2023八上·西城期中) 我国已经多次实现航天员出舱作业。当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 )
    A .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 航天服不能传递声音 C .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 .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5. (2023八上·西城期中) 下列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 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 B . 摩托车排气管上加消音器 C . 工人师傅锄草时要戴防噪耳罩 D . 为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户
  • 6.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真空中的声速最快 B . 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到达人耳,人就能分辨出来 C . 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 D . 声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有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 7. (2023八上·西城期中) 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列的哪种方法(  )

    A .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     B . 用自来水冲洗 C . 在沸水中煮     D .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 8.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北京冬奥会上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倒数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
    A .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 B .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 . 霜降时节枝头上的霜 D .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柱
  • 9.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A .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 春天冰雪消融 C .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 10.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下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          )
    A . B .     C . D .
  • 11. (2023八上·西城期中) 有关光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年是长度单位 B . 光一定沿直线传播 C . 光和声音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12. (2024八上·襄阳月考) 司机师傅开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1 , 在后三分之二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 13. (2023八上·西城期中) 以下是在机州亚运会上出现的物体,其中是光源的有( )
    A . 点燃的“薪火”火炬 B . 亮闪闪的亚运会奖牌“湖山” C . 开幕式当晚天空中的“超级满月” D . “大莲花”场馆中央显示着画面的地屏
  • 14.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同学们将亲手种植的胡萝卜送给老师们品尝,老师们欣喜不已,希望能将胡萝卜保存得更久一些,以下做法能减慢胡萝卜蒸发的是 ( )
    A . 把胡萝卜摊开晾晒在窗台上 B . 把胡萝卜装入密封的保鲜袋中 C . 把胡萝卜切成块状 D . 把胡萝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
  • 15.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 . 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C . 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D . 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
  • 16. (2023八上·西城期中)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水加热到100℃,水不一定会沸腾 B . 蒸发现象在零下20℃时也能发生 C . 把0℃的冰放入0℃的房间里,冰不会熔化 D . 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 17.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

    A . 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 . 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C . 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 D . 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3小题,30题3分,其余每空每图均1分,共50分)
  • 19.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 20.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小宇同学在实验室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 (1) 他将一个点光圆放在O点照亮一个不透明的物体AB,如图所示,此时右侧的墙壁上会出现AB的影子,请你通过作图的方式,在墙壁上标出影子的范围。用A'B'表示;
    2. (2) 保持AB位置不变,如果使光源靠近AB,影子的范围将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在“动手动脑学物理”选修课上,同学们利用橡皮筋制作了小吉他,如图所示 ,如果橡皮筋绷得越紧,拨动时发出的音调会越

  • 22. (2023八上·西城期中) 以下是同学们学习物理以来,研究声现象时的部分场景,请你根据自己学习时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以及在物理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将图中的四个有关声现象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1. (1) 图甲:物理课上,老师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铃声的响度变小,由此可以推理得出 
    2. (2) 图乙:用手 (选填“轻”或“重”)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强在空气中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 ,小强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
    3. (3) 图丙:小慧同学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 不变,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能够听出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4. (4) 图丁:国庆假期,小源同学来到天坛游玩,他在圆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 ,听到自己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 23.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小欣同学做“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个水滴,观察图中的情景,可知小欣同学实在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两个水滴的质量、初温、形状都必须相同,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24.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 25. (2023八上·西城期中) 炎炎夏日,喝上一杯冷饮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学会了利用“冰箱”来保存食物、冰镇饮料了。

    1. (1) 如图1所示是出土于曾侯乙墓中的青铜冰鉴(hi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原始“冰箱”。它是一个二合一的组合器皿,分成双层,外为青铜方鉴,内为盛放食品的尊击,鉴与苦之间有较大的空隙,用来装冰块,在缶内装酒,盖上盖子冷藏一下,夏日就可以喝到冰镇的美酒了,这利用了冰块  的原理。
    2. (2) 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如图2所示,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这个简易冰箱利用的物理原理是  ;放在通风的地方,其效果会更好的原因是 
    3. (3) 图3表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制冷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电动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 26.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小利和小华合作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两次测量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测得小车的平均速度vABm/s。
    3. (3) 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4. (4) 如果在实验中两人没有保持同步,小利释放小车在前,小华开始计时在后,他们测得的平均速度vAB(选填“偏大”或“偏小”)。
  • 27.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小静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 (1) 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所示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小静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她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她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蜡的温度是 ℃。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T/℃

      42

      44

      46

       

      49

      50

      51

      52

    3. (3) 小静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 (4) 小静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她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冰的状态,她利用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持续了min,她还观察到:当时间t=4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
  • 28.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小东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 (1) 如图1所示是他最初组装好的实验器材,请你指出图中的一个错误是:
    2. (2) 改正错误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由图像可知,水从t=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
    3. (3) 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加热 ,水的温度会(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 (4) 小东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图景,如图3所示为水沸腾(选填“前”或“时”)的图景。
  • 29. (2023八上·西城期中) 2023年10月28日,秋风和煦,彩旗飘扬,我校第三届田径运动会拉开序幕。
    1. (1) 入场式结束后,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全体师生奏唱国歌,仪式结束后,几位同学对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进行了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____。
      A . 20s B . 50s C . 3min D . 5min
    2. (2) 小刚同学注意到,学校的国旗旗杆大约有四层楼高,因此对旗杆高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____。
      A . 6m B . 12m C . 20m D . 30m
    3. (3) 开场表演结束后,比赛正式开始,李校长打响了第一场径赛的发令枪,如图1所示。站在平直跑道终点处的志愿者小白同学发现,自己听到的枪声和看到发令枪发出的白烟并不是同步的,则计时员应当以 (选填“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为标志开始计时,否则,对于百米赛跑s的偏差。(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1位小数)

    4. (4) 小智同学担任男子200米比赛的计时员,他用停表测量了3号选手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则3号选手的成绩是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5. (5) 接力比赛最激动人心,场外的啦啦队高呼口号,为跑道上的运动员们加油,运动员能从助威声中听到自己小伙伴的加油声,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有的班级准备了一面大鼓,如图3所示,鼓面 ,发出阵阵鼓声,用越大的力敲击鼓面,发出的鼓声就越响亮,这说明
    6. (6) 田赛赛场同样精彩纷呈,裁判老师使用皮卷尺来测量运动员们的跳远成绩,如图4所示,将皮卷尺的零刻度线一端固定在起跳线处,然后将卷尺拉出,笔直地铺在沙坑上。在试跳阶段,几位志愿者同学按照估读的要求试着读出了运动员们的成绩,并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其中肯定有误的是____。
      A . 3.425m B . 36.85dm C . 415cm D . 4375mm
    7. (7) 跳远比赛中,一名运动员落地后,身体碰到了放在一旁的皮卷尺,卷尺弯曲了一些,如果不及时调整,则测得的成绩(跳远距离)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 30.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小林向塑料袋内滴入几滴酒精,然后将塑料袋挤瘪、封闭,放入热水中,看到塑料袋膨胀起来了。于是他得到结论:这说明塑料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同学小丽则认为,这现象可能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请你帮小林进一步设计个实验证明:塑料袋膨胀起来是因为袋中的液体酒精受热汽化,而不是由于塑料袋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四、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各1分,(3)2分,共4分
  • 31. (2023八上·西城期中) 请阅读《从日晷、圭表到原子钟》并回答问题。

    从日晷,圭表到原子钟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在国庆假期,有的同学来到北京古观象台,参观了这些古代的观测仪器。
    小杜同学看到了日晷,他了解到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随着时间推移,晷针的影子由西向东不断移动,就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不过,它在阴天和晚上是不能使用的。
    小武同学发现了圭表,通过查阅资料,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圭表(如图1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
    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由于日光散射和漫反射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
    计时工具大多是以某种规则运动的周期(完成一次规则运动所用的时间)为基准计时的,比如日晷以日地相对运动的周期为基准;机械摆钟以摆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石英钟以石英晶体有规则的振荡周期为基准。选作时钟基准的运动周期越稳定,测量时间的精准度就越高,基于此科学家制造出了原子钟(如图3所示)。它以原子释放能量时发出电磁波的振荡周期为基准,由于电磁波的振荡周期很稳定,使得原子钟的计时精准度可达每百万年才差1秒。
    人们通常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作为测量标准。正是由于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高稳定性,适合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于是在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将“1秒”重新定义为铯133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时间单位“秒”作为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和定义时空的标尺。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原子钟可以作为时间同步的基准钟,依据的是原子辐射电磁波振荡周期的 
    2. (2) 下列物体相比较,最适合提供计时基准的是 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 摆动的小球 B . 沿直线运动的汽车 C . 静止的书本
    3. (3) 日晷、圭表和景符,都包含了一个相同的光学原理,这就是 。请你再列举一个包含该光学原理的事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 32. (2023八上·西城期中) 如图所示是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道,东起昌平回龙观,西至海淀后厂村路,全长6.5km,该路已于2019年5月31日正式开通,该自行车专用道限速15km/h。

    1. (1) 骑行全程所需的最少时间为多少分钟?
    2. (2) 在周一早高峰时段,如果自驾车从回龙观行驶至海淀后厂村,导航软件显示全程的距离为7.2km,则此方案中,驾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 (3) 利用本题中的数据,说明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对提升出行效率的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