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地区 | |
北方 | 南方 | |
宋初 | 人口100多万户 | 人口230多万户 |
北宋 | 贡献财政收入20% | 贡献财政收入80% |
南宋 | 谚曰:“天上天堂,地上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
◆洪武二年(1369 年)正月,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
◆洪武三年(1370 年)六月,倭夷寇山东,转掠温、台、明州傍海之民。
◆洪武四年(1371 年)十二月,禁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 据此推断,明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是( )
研究( )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幕。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 (唐)刘禹锡《马嵬行》 |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 |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材料一 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尚书 ·周书 · 多士》
材料二 1920 年代,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王国维进而推论 道:“ 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
材料三 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 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 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 700 年以上。
——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 与 3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 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 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 13 次。佛教盛行, 景教、祆教、拜 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据韩愈记载,“岭之南, 其州七千……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稀世之珍,溢于中国, 不可胜用”。唐朝在广州设置了管 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 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材料二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 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 多卷, 精炼 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 记》一书, 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 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 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 排除千难万险, 历时 12 年,经 6 次努 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 对日 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 乃至日常生活, 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