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 | ||||
目的 |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B.铁在氧气中燃烧 |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D.探究分子运动 |
①浸入液氮3分钟后,试管内产生约其容积1/3的液态空气。取出试管,液态空气沸腾,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1分钟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到木条复燃。导致木条熄灭的原因是。
②上述实验利用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实现分离,由实验现象可知,两种气体中沸点比较高的气体是。
①“水一氧一碳”的循环转化,减少了氧气的携带量,减轻了火箭和飞船的载重
②电解水在产生氧气的同时产生氢气,系统需要对氢气进行转化
③人体代谢产物中的水既有气态又有液态,设计系统时应考虑水的冷凝与净化
(资料:吸收池中盛有饱和K2CO3溶液,发生反应:;KHCO3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钾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①分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名称为:。
③在该流程图中,吸收池和分解池所起的作用是;如果将空气直接通入合成塔,可能会引起的危险是:。
④合成塔内的反应方程式为:。
①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可选用的收集置是(填序号),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其最大的优点是。
②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反应后的容器中含有较多的大理石,要将其回收,可采用、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第一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③老师说,实验后的废液要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这样做的目的是。
【查阅资料】I.溶液pH大于7时呈碱性,pH小于7时呈酸性,pH等于7时呈中性。
Ⅱ.过碳酸钠在水中易分解成Na2CO3和H2O2 , 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Ⅲ.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
Ⅳ.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Ⅴ.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完成探究】
①将盐酸慢漫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证明盐酸己足量。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
④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据此可得该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为。
⑤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同学的理由是。(填写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