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长清月考) “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

    A . 丰岛海战不宣而战 B . 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大屠杀 C . 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 . 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2. (2023八上·长清月考) 1843年,英国商人约翰运送一批货物到中国销售,他不可能将货物卸在(    )
    A . 上海 B . 广州 C . 厦门 D . 南京
  • 3. (2023八上·长清月考)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强盗”指(    )
    A . 俄国军队 B . 美国军队 C . 英法联军 D . 日本军队
  • 4. (2023八上·武汉月考) 洋务派出版机构翻译出版的图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实用工艺和军事方面。而维新派刊印的图书以介绍各国政治、历史、地理、律例和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居多。这表明( )
    A . 洋务派主张变法图强 B . 近代民族工业加快发展 C . 维新派主张制度改革 D .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 5. (2023八上·武汉月考)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
    A .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 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 一次失败的农民救国运动 D . 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6. (2023八上·武汉月考) 根据如表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应是( )
    1851年金田起义
    1853年太平军北伐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天京内讧
    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洋枪队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A . 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B . 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C . 农民阶级是革命同盟军 D . 下层民众顺应时代潮流
  • 7. (2023八上·武汉月考)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
    A .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 使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 C .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斗争 D . 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
  • 8. (2023八上·武汉月考) 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上述材料说明( )
    A . 洋务派重视与洋人商战 B . 清政府积极主动发展对外贸易 C . 中国轮船制造技术比西方先进 D . 中国近代海防意识觉醒
  • 9. (2023八上·武汉月考) 下面是1893-1899年中美商业贸易情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年份

    船只(艘)

    货量(吨)

    货值(两)

    1893

    63

    78185

    2123104

    1894

    107

    129127

    2889060

    1896

    467

    193197

    3012678

    1898

    743

    239152

    4327530

    1899

    716

    310107

    5766978

    A . 维持并扩大在中国的工商业贸易 B . 维护中国主权的完整性 C . 不承认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D . 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
  • 10. (2023八上·阳春期末)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 . 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C . 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 .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 11. (2024八上·太湖期末) 1912年2月12日,在颁发的《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提到的“民军起事”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 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 . 清政府完全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12. (2023八上·吴江期中) 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上述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
    A .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 . 根除了国民封建思想 D . 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 13. (2023·徐州) 如图揭示了( )

    A . 五四运动的背景 B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C .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D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 14. (2023八上·姑苏期中) 以下两组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 )

    A . 洋务企业的发展 B .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C . 辛亥革命的背景 D .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 15. (2023八上·苏州期中) 1919年,他发表文章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头,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作了系统阐释。材料中的“他”是( )
    A . 李大钊 B . 蔡元培 C . 鲁迅 D . 茅盾
  • 16. (2023八上·苏州期中) 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如图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 )

    A . 近代科技的发展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国共两党的合作 D . 渡江战役的盛况
  • 17. 遵义会议后成立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成员,除周恩来外,还包括( )

    ①毛泽东   ②李德   ③王稼祥   ④朱德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18.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以下历史信息与下图所示建筑相关的是( )

    A . 中华苏维埃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 .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C .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D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 19. 下表是日本陆军全面侵华时期部分兵力配置情况。表中数据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时间

    师团总数(个)

    投入中国战场

    师团数(个)

    占其陆军总兵力比例或兵力总数

    1937年

    2

    21

    88%

    1938年

     

    32

    94%

    1939年

    41

    34

    8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51

    34(及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80%

    1945年

    ——

    ——

    100余万

    A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 B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是中国近代以来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 . 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 20. (2023八下·长沙期末)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的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是( ) 
    A .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B . 毛泽东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C . 和平建国曙光初现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八上·高州期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 ;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圆明园之火,烧掉了清统治者因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开始了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摘编自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世纪大讲堂》

    材料三: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四:中国历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认为:“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是往下沉沦的历史(沉沦是指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是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开始的,一直到1920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呈现向上的发展趋势。”

    1. (1) 材料一所指的战争是哪一次战争?马士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圆明园之火”发生在近代哪—次列强侵华战争期间?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中“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开始”这一历史结论
  • 22. (2023八上·姑苏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之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一,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出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分别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江西某起义总指挥部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在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下,从此形成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它对尔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粟裕《激流归大海》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 (1) 材料一中“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指的是什么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影响?
    2. (2) 材料二中“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将领,遵照他的指示,努力进剿。胡宗南、孙连仲部20余万人沿着平汉、同蒲、正太、平绥、津浦5条铁路,气势汹汹地向解放区推进,进攻的目标是要割裂华北解放区,抢占北平、天津。
    材料三 美军驻华总司令魏德迈集中在中国与印度境内所有的军用和民用飞机,帮助蒋介石将驻湖南芷江的第六军运到南京。
    材料四 从1946年6月26日起至7月底,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均胜利突围。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它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保存了主力,建立了两块根据地,并留下小部分兵力坚持原地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为以后的战略进攻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1. (1) 解读漫画,判断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图中的“和平方案”指的是什么?磨刀有何深层次的含义?
    2. (2) 材料二、三说明蒋介石正在为什么作充分准备。哪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幕后与其狼狈为奸?蒋介石最后正式撕毁其虚伪的面具是在什么时候?
    3. (3) 中国共产党中原解放区各路部队面对敌人的进攻采取的军事策略是什么?根据材料四,这次军事胜利对解放战争全局起了什么作用?
    4. (4)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于国家命运的共同政治诉求。
    5. (5)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