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
1.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考古学家采用碳-14年代测定方法测算出了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观察示意图如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 )
A . A
B . B
C . C
D . D
-
A . 清晨人们从半地穴式房屋里醒来
B . 男人们使用打制石器开垦土地
C . 人们制作的青铜器上布满纹饰
D . 老人们担心野兽践踏田里的水稻
-
A . 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B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 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D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4.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栉风沐雨”形容的是人经常在外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它最初指的是我国古代一位传奇人物,“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请问,这个成语故事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传说( )
A . 炎帝的传说
B . 黄帝的传说
C . 禅让的传说
D . 大禹治水的传说
-
5.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伯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材料描述了( )
A . “家天下”的形成
B . 原始农业逐步发展
C . 部落联盟制度确立
D .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
-
6.
(2023七上·西山期末)
西周统治者认为“世界”秩序应该同图中的同心圆一样,圆中心是天下中心“镐京”,接着按照亲疏远近关系由内向外建立诸侯国,抵御外来侵略,拱卫周王室的统治。西周统治者基于这一认知,实行的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禅让制
-
A .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 . 青铜器造型多样,工艺先进
C .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功能各异
D . 青铜器象征身份,使用严格
-
8.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段材料反映 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 诸侯一心,辅佐周王
B . 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 . 中央集权,四海归一
D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9.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岷山导江书禹贡,江流蹴山山为动。呜呼秦守信豪杰,千年遗迹人犹诵……”。诗中描写的是( )
A . 灵渠
B . 都江堰
C . 铁犁牛耕
D . 春秋争霸
-
10.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据此可知庄子( )
| 《庄子》记载,某日,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飞舞的蝴蝶,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是谁,醒来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庄周。梦中化为蝴蝶的庄子有着一种逍遥的心态和“与万物为一”的境界。 |
A . 追求精神自由
B . 提倡勤俭节约
C . 强调顺应自然
D . 反对空谈主义
-
11.
(2024七上·新邵期末)
针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下面这些名人给出了不同的评价。这反映出( )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毛泽东: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之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佚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 |
A . 时间越早越接近历史的真相
B . 要客观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
C .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大于过失
D . 评价人物应侧重于积极正面
-
12.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据估计,当时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戍五岭又50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再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5%。这一现象说明,秦朝( )
A . 徭役繁重
B . 赋税沉重
C . 刑罚严酷
D . 战乱不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3-17小题,每空1分,共5分。
-
13.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同学们围绕某一原始人类进行探究活动,并制作了如图⑥所示的名片。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原始人类是“
”。
原始人类 | 信息 |
| ·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体貌特征:脑容量比现代人小,能够直立行走 ·生产生活:过群体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
-
14.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如图是一首音乐作品的部分歌谱,该作品利用音乐的感染性,充分展示了华夏儿女对某位传说人物的热情颂扬。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
15.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出现了大规模的
现象。
-
16.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如图是詹子庆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的目录(节选),其中第一节涉及的内容是
。
第三编 封建社会 第五章 战国 第一节 变法运动和封建集权制度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第三节 封建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
-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1小题;第18小题,共10分。
-
18.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史前时期,早期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开启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他们的遗存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远古生活场景。
视角 实物史料见证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
材料
图⑨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 | 图⑩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 ⑪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
图⑫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图 | ⑬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铃图 | ⑭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 |
-
(1)
七年级(1)班进行“文物话历史”的活动,上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文物图片,他们在活动中准备对这些文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活动。
分类1:⑨⑩;理由:。
分类2:;理由:原始人类懂得音乐审美。
分类3:;理由:原始人类懂得进行金属冶炼。
-
(2)
在活动中,同学们为了体现原始人类的生产状况,对搜集到的图片进行了补充,以下是他们补充的图片,你认为选择哪个合适?并说明补充原因。
-
(3)
综合上述材料,简述这些实物史料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1分,第20小题10分,共21分。
-
19.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造字方法 | 象形字 | 会意字 | 形声字 | 假借字 |
甲骨文 | | | | |
现代汉字 | 田 | 明 | 河 | 右 |
材料三: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
(2)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二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甲骨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骨文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特点。
-
(4)
材料四展示了几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请你结合所学,任选其一阐述其关于社会改造的思想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
-
20.
(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知所从来,文明所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建立·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任务一 以史·启迪未来
图① 夏桀 图② 商纣王 图③ 周幽王
任务二 阐释·兴起灭亡
材料一 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统的框架,创立的大一统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 ——摘编自《过秦论》 |
-
(1)
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和走向。简述任务一中人物的共同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
(2)
请从任务二的材料一“大一统的框架”中任选两个,指出其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
(3)
公元前209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预示着秦王朝“短命而亡”?根据任务二中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