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调研...

更新时间:2024-02-29 浏览次数: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每一大类动物都有严格不变的身体构造——昆虫有6条腿,蜘蛛有8条腿,螃蟹有10条腿。我们人类也有类似规律的限制。所有的脊椎动物,不管是青蛙、蟾蜍,还是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都有四条腿。鸟类的一对前肢特化成了翅膀,我们的前肢特化成了手臂,但这样的区别只是同一张设计蓝图之下的微小修改。我们的祖先从早期的四足两栖动物进化而来,从此我们是四足动物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看起来,一旦一种新型的身体构造形式确立起来,比如“昆虫的身体分为三节”,属于这种构造的动物就再也无法更改。但失去某种身体结构就另当别论了。退化的过程经常发生,许多昆虫的翅膀都退化掉了。在海豚把前肢特化成鳍的同时,蛇却把四肢全抛弃了。然而,即便有退化现象的存在,每类动物的基本身体构造依然不会改变。正因如此,我们才一眼就能分辨出昆虫、蜘蛛和螃蟹。不过,话虽这么说,哺乳动物之间依然还有相差巨大的体形,小有鼩鼱 , 大有大象、鲸鱼……为什么昆虫的世界不是这样的呢?

    原因不止一个。首先,昆虫如果想变得更大,就必须先脱掉坚硬的外骨骼。蝗虫和臭虫的成虫在发育成熟前,都会经过好几次蜕皮的过程。这些昆虫不具有甲壳虫和苍蝇等的四阶段生命周期,它们由卵发育为小小的若虫,然后身体慢慢长大,经历至少四次蜕皮过程后,方可长成性成熟的成虫。其实,蝗虫的若虫看起来和没有翅膀的成虫一个样。与之相反,拥有四阶段生命周期的完全变态昆虫会在幼虫阶段完成全部的生长,紧接着在蛹的阶段完成主要的形态转化。以侵蚀西红柿植株的西红柿天蛾幼虫为例,幼虫在生长完毕后会变成蛹,然后羽化成蛾,这种蛾长有一根卷曲的“舌头”,“舌头”伸直后能长达10厘米。西红柿天蛾会利用这根“舌头”吸食花朵深处的花蜜,吸食过程中还会像蜂鸟一样高频率地拍击翅膀。从幼虫坚硬的咀嚼式口器到成虫细长的“舌头”,同一种昆虫却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生存方式。蛹为完全变态昆虫创造了体验不同生存方式的可能性,但所有昆虫在发育成熟后都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蝗虫也好,甲壳虫、黄蜂、蝴蝶也好,发育成熟的昆虫都无法继续长大,因为它们既不能继续蜕皮,也不能让翅膀再生。

    体形很大的昆虫确实存在,比如非洲雨林里的巨大花潜金龟和欧洲的一些锹甲,它们的成虫大是因为幼虫也很大。但由于幼虫基本上无法防御外敌,它们需要躲在绝对安全的环境中。这些大型甲壳虫的幼虫一般生存在腐木的深处,十分难以被发现,而且它们要经历4至8年的时间才能发育完成并蛹化。这个过程太漫长了,还是保持体形娇小比较好。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大而活跃的动物就像一辆体形更大、动力更强的小汽车,需要更多燃油来驱动,而且这辆车的燃油还要有更高的燃烧效率。这就意味着动物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气以供呼吸的消耗。在陆生动物中,鸟类有最强的肺部。在鸟类体内,有一条完整的通路,可供氧气进入肺部后再流出。这种机制对连续快速飞行的消耗来说是必需的。而这正是昆虫的主要问题所在——它们没有发挥肺部作用的器官。昆虫通过身体四周的呼吸孔吸入空气,氧气被血液吸收后,再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种呼吸模式和人类利用肺泡增大吸氧器官表面积,进而促使氧气被循环系统吸收的呼吸模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更别提帮助我们吸入和呼出气体的膈肌了。古生物学家猜测,石炭纪时期之所以会出现巨型昆虫,是因为当时有一小段时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了30%,远远高于今天的21%。等空气含氧量水平变低后,巨型昆虫便消失了。另外,脑组织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氧,因此有限的氧气吸收量也进一步制约了小体形昆虫大脑的发育。

    综上所述,外骨骼的限制加上氧气吸收量的不足,使昆虫注定只能“小巧玲珑”了。上述事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为什么昆虫会被它们的身体构造所限呢?同样,为什么陆地脊椎动物在最近3亿年的进化历程中,不能再长两只手呢?想象一下,这样你就能在双手双腿都没空的时候挠后背了!看起来所有成员较多的动物门类都被这种刻板印象似的身体构造给卡死了。

    多亏了最新的遗传学研究,我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每类动物都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身体构造。研究显示了一小团未经分化的细胞,是如何经历一系列严谨的活动,进而演化为一个更大、更高等的动物体的。由一团细胞组成的小球——原胚由受精卵经历几次单纯的细胞分裂后形成,但从原胚时期开始,动物身体的发育指令就会被触发,指导原胚向复杂的方向发育。原胚中的一部分细胞会形成一个中间凹陷的球体,然后球体的“墙壁”持续凹陷,最后造成整个球体拥有上下两个细胞层面。再进一步扩大和拉长,就会清楚地出现头部和尾端。这是一切动物胚胎发育的第一步,蠕虫、甲壳虫和脊椎动物都一样。不同的发育指令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物种的多样性,还在高等动物体内形成了细胞和组织的多样性。不过,一旦某种物种的指令开始执行,想要改变它就绝无可能了。

    (摘编自威廉·C·伯格《崎岖的演化之路:昆虫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注】①鼩鼱(qú jīng),食虫目鼩鼱科鼩鼱,属哺乳动物,又名尖嘴鼠、食虫鼠、臭老鼠。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有四条腿,这种构造无法更改,但在演化规律的限制下也有微小的不同,如鸟类的前肢特化成了翅膀,人的前肢特化成了手臂。 B . 像蝗虫这样的昆虫要从小小的若虫长成性成熟的成虫,至少要经历四次蜕皮的过程,但相比若虫,蝗虫的成虫形态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C . 非洲雨林里的巨大花潜金龟和欧洲的一些锹甲是体形很大的昆虫,因为其幼虫的发育成长需要的时间很长。 D . 昆虫“小巧玲珑”跟身体构造的限制有关,同样,经历了3亿年进化历程的陆地脊椎动物也受身体构造的限制而不再长两只手。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第一段内容可以看出,退化现象可以使动物失去某种身体结构,但并不会改变每类动物的基本身体构造,人们仍可很容易地分辨其种类。 B . 完全变态昆虫拥有四阶段生命周期,虽然蛹为其幼虫和成虫拥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可能性,但它们在发育成熟后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C . 动物需通过吸入氧气来供给呼吸的消耗,鸟类的肺部机制能保障其连续快速飞行,人类则利用肺泡增大吸氧器官表面积促使氧气被循环系统吸收。 D . 发育指令对于一切动物的胚胎发育至关重要,不同的发育指令既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高等动物体内形成的细胞和组织的多样性。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生态学家罗伯特·麦克阿瑟曾建议将生物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探寻事物运作原理的工程师,另一类是关注事物是如何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史学家。 B . 人类由简单的胚胎发育成婴儿,蝴蝶从蛹中羽化而出,两种变形都是由简单结构向复杂结构的大步跨越,而且它们都是由类似的基因指令所驱动的。 C . 果蝇、老鼠和人类其实都在使用相似的基因来构建各自的身体,形态演变的谜团正被缓缓揭开,各种各样动物基因的相似性,也不再是神秘力量的产物。 D . 哺乳动物从形似的陆地爬行动物进化而来,只有一小部分哺乳动物选择生活在水中,比如淡水里的水獭、河狸、河马,海水里的鲸、海豚、海豹和海狮。
    4. (4) 文本中画横线的语句中“这样”指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这句话提出的问题。
    5. (5)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每类动物都局限于某种特定的身体构造”?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
  • 2.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喝啤酒

    冯骥才

    酷暑的毒日头把空气里的水分吸干,热风不停地往人们的喉咙里吹。于是,嘴巴像冒火苗的灶口,气管像热气回荡的烟囱,胸腔像灼烧的大炉膛。①你难受得要哭却哭不出来——眼泪也早被晒没了。

    这时候来一大杯冰凉的啤酒多痛快!但这正是啤酒缺货的季节,只有阔气的“大华餐厅”才有。然而,餐厅的服务员已经拿很不客气的话回绝了这个来买啤酒的小伙子。可这小伙子仍不肯走。

    餐厅这个细高细高的服务员,身穿银灰色的西装,喉头下边系着一个黑蝴蝶似的领花。不知是这颇具气派的环境,还是这个洋打扮的缘故,他显得神气十足。②他用睥睨的目光瞥着这个布裤布衫、脑门上汗津津、土里土气的小伙子,仿佛说:“你这副德性也想到这儿来喝啤酒?”

    他的脸儿好冷,简直像冰箱的制冷板。

    冷脸儿不但不能给这个买不到啤酒而恼火的小伙子降温,反而把他的火气加倍激起来,他似乎犯了犟劲,冲着这冷脸儿服务员说:“为什么不卖?今儿我非喝不可!”

    冷脸儿服务员嘲弄似的打量着他,理也不理。

    如今东西归谁掌握,谁就大权在握,神气一时。求人的事,嘴硬可就甭想得到便宜。这样,小伙子只能和这冷脸儿服务员面对面站着,谁也不理谁,可他仍旧不走。

    胖胖的餐厅经理走过来。老于世故使他的腔调随和些,啤酒却一滴不舍。

    “走吧,小伙子,这酒不供应。”

    “供应谁?”小伙子挑战似的问。

    不等经理开口,玻璃门“吱”一响,走进一个高高的外国青年。满头乌黑的卷发像歪七扭八的小弹簧,方格衬衫包裹着他壮美结实的身子,肩挎一个带许多口袋和拉链的紫红色皮包。一副特大的深棕色眼镜几乎盖住上半张脸。弹回来的玻璃门从他身上扇出一股外国人身上常有的香水气味。这气味钻进冷脸儿的服务员的鼻孔里,比鼻烟更快地使他振奋起来。这时,外国青年已走到柜台前。他先用一种特别的、神秘的、自信的神气打量了小伙子一眼,跟着就对冷脸儿服务员帅气地一扬手打个招呼,用流利的英语讲起话来。

    冷脸儿服务员的面孔立刻变了。笑、和蔼、亲切、礼貌、谦恭,都奇迹般地回到他的脸上。他脸皮的“温度”随之上升,变成热脸儿服务员了。

    随后他用结结巴巴的英语请这位外国人坐下,身子灵活地转来转去,眨眼工夫,餐桌上便摆满了花花绿绿的酒菜:色拉、酱牛肉、白鸡和皮蛋,再有便是啤酒!③一瓶、两瓶、三瓶!这些特制的青岛啤酒,在那细长的纯度很高的玻璃瓶里闪出诱人的光亮!

    冷脸儿服务员,不,现在是热脸儿服务员了,一边勤快地给这外国青年摆好吃喝,一边还没忘记朝站在那边的小伙子瞥一眼,仿佛有意气气那小伙子,又像回答刚才那小伙子的问话:这啤酒是供应谁的都不知道?瞪大眼瞧瞧吧!

    奇怪的是小伙子依旧站在那里不走。他是不死心,还是下不了台?这热脸儿服务员神气够了,脸儿“唰”地重新变冷,走过来打算轰他了。哪料,这小伙子看也不看他,突然直奔那外国青年对面坐下,什么话都不说,拿过叉子就吃,端过酒杯就喝。冷脸儿服务员惊呆了,上来要干预,外国青年对服务员微微一笑,摆摆手叫他别管,同时又对这小伙子客气地打个手势,请他随便吃喝。

    疑团在冷脸儿服务员脸上转了几圈,就转到他心里,这小子怎么敢吃外宾的东西?他是想胡闹,想占外宾便宜,还是……要搞什么坏事?人家外国人就是有钱,否则怎肯任凭陌生人随便吃他的东西?可是这外国人为什么连丝毫惊讶也没表现出来呢?他琢磨不透这是怎么回事,忙把情况报告给胖经理。胖经理眨了眨胖嘟嘟的眼皮,看看眼前的情景,也找不出准确的答案来。瞧瞧!这小伙子居然与外国青年同用一个酒杯——你一口,我一口,难道他们认得?可他们谁也不搭理谁呀。对,肯定这小子不会英语,没法开口。可外国青年却不时抬起头对这小伙子露出难以理解的一笑,是开心的笑?客气的笑?谦让的笑?猜不准。看样子他俩绝不认识,这外国青年不是傻瓜就是阔佬,这小伙子没准是个……是什么呢?冷脸儿服务员打定主意,要在这小子离开餐厅前,把他扣住盘问一番,如有问题,便扭他到派出所去。胖经理同意这么做。他们就倚着柜台等候,目光双双紧紧盯着小伙子的一举一动。

    小伙子看到了那边一胖一瘦两个人投来的目光,表现得若无其事,索性放开肚子大吃起来,直把一桌子酒菜一扫而光。外国青年站起来付了账。两人一前一后向门口走去。

    冷脸儿服务员再也按捺不住了,几步蹿上,好像手执着“逮捕证”一样,冷冰冰的脸皮又降下温度。他伸出胳膊阻截这小伙子。忽然外国青年开口冲冷脸儿服务员说了一句地道的北京话:“你干什么?”

    “他……”冷脸儿服务员没法解释自己要做的事。

    “他是我朋友,我请他,怎么了?”

    “你?”冷脸儿服务员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突然讲起中国话的外国青年。

    忽然,这外国青年把棕色的大眼镜一摘,呀!哪里是什么外国人?分明是中国人!

    “你!你!怎么……”冷脸儿服务员蒙了。

    这假外国青年一条胳膊搭在那小伙子肩膀上,笑呵呵冲冷脸儿服务员说:“你干得蛮好!啤酒并没卖错人!”

    ④吃惊的目光就像一对惊叹号停在冷脸儿服务员瞪圆的眼睛里。他望了望胖经理。胖经理满脸迷惑的表情,完全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两个青年得意扬扬地推门走了。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23年第8期)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生动描绘出酷暑中人的痛苦状态,生发出“这时候来一大杯冰凉的啤酒多痛快!”的感慨,由此引出小伙子买啤酒的故事。 B . 服务员面对买啤酒的小伙子是“冷脸儿服务员”,面对外国青年是“热脸儿服务员”,变脸的速度堪比契诃夫《变色龙》中巡警奥楚蔑洛夫。 C . 冷脸儿服务员和胖经理都猜不透小伙子与外国青年的关系,他们想扣住小伙子盘问,可见他们关注治安问题,很有警惕性和责任感。 D . 外国青年说出地道的北京话,亮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表扬了冷脸儿服务员“你干得蛮好!啤酒并没卖错人!”颇有讽刺的意味。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句①使用第二人称“你”描述酷暑天气中的人的状态,有利于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B . 语句②中“用睥睨的目光瞥着”的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服务员对小伙子的冷漠。 C . 语句③强调供应给外国青年的啤酒的数量和其诱人的光亮,更刺激了买不到啤酒的小伙子。 D . 语句④画面感极强,用“一对惊叹号”将冷脸儿服务员吃惊的目光写得直观而可感。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伙子三次不肯走的原因。
    4. (4) 这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物资短缺的改革开放前期,尽管当下看起来不一定符合现实,但仍然耐人寻味。请结合小说谈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人情莫不出其死力以致其所欲;而好恶者,上之所制也,民者好利禄而恶刑罚。上掌好恶以御民力事实不宜失矣然而禁轻事失者刑赏失也。其治民不秉法为善也,如是,则是无法也。

    故治乱之理,宜务分刑赏为急。治国者莫不有法,然而有存有亡;亡者,其制刑赏不分也。治国者,其刑赏莫不有分:有持以异为分,不可谓分;至于察君之分,独分也。是以其民重法而畏禁,愿毋抵罪而不敢胥赏。故曰:不待刑赏而民从事矣。

    (节选自《韩非子•制分》)

    材料二:

    封君列国,其门资,忘其先业之艰难,轻其自然之荣贵,莫不世增淫虐,代益骄侈。离宫别馆,切汉凌云,或刑人力而将尽,或召诸侯而共乐。陈灵则君臣悖礼,共侮徵舒;卫宣则父子聚鹿,终诛寿、朔。乃云为己思治,岂若是乎?内外群官,选自朝廷,士庶以任之,澄水镜以鉴之,年劳优其阶品,考绩明其黜陟。进取事切,砥砺情深,或俸禄不入私门,妻子不之官舍。班条之贵,食不举火;剖符之重,居惟饮水。南阳太守 , 弊布裹身;菜芜县长,凝尘生甑。专云为利图物,何其爽欤!总而言之,爵非世及,用贤之路斯广;民无定主,附下之情不固。此乃愚智所辨,安可惑哉?至如灭国弑君,乱常干纪,春秋二百年间,略无宁岁。次睢咸秩,递用玉帛之君;鲁道有荡,每等衣裳之会。纵使西汉哀、平之际,东汉桓、灵之时,下吏淫暴,必不至此。为政之理,可以一言蔽焉。

    (节选自《贞观政要•论封建》)

    【注】①共侮徵舒:《左传》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均与夏姬私通。三人曾在夏姬家饮酒,陈灵公指着夏姬的儿子徵舒对仪行父说:“他长得像你。”仪行父回答:“也像君王。”故称“共侮徵舒”。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上掌A好恶B以御C民力D事实不宜E失矣F然而禁轻事G失者H刑赏失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事,是行事、办事的意思,与成语“便宜从事”中的“从事”意思相同。 B . 藉,凭借,与《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中的“藉”的意思不同。 C . 擢,选拔,与《陈情表》中“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中的“擢”意思不同。 D . 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行治民、进贤、决讼、检奸之职,可任免所属掾史。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非子认为,严厉而符合常情的法制及其效力对于国君的统治至关重要,国君制定法律时应考虑到民众的喜恶,要做到刑赏得当。 B . 韩非子认为,如果君主刑赏不分,会导致国家的灭亡;即便是君主随意区分刑赏,他统治下的百姓也会服从管理,国家也会大治。 C . 皇亲国戚自以为生下来就应享受荣华富贵,一代比一代骄奢淫逸,他们忘掉祖先创业的艰辛,因此即便他们想安定国家,也难以实现。 D . 材料二列举陈灵侮辱徵舒、卫宣子乱伦杀子以及“南阳太守”和“莱芜县长”为官清廉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君主的“为政之理”。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其民重法而畏禁,愿毋抵罪而不敢胥赏。

      ②进取事切,砥砺情深,或俸禄不入私门,妻子不之官舍。

    5. (5) 两则材料都谈到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但论述的角度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4.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次韵介甫集禧池上咏鹅

    王令

    池上溶溶浮暖日,野鹅无数自相于。

    谋生迹与风波密,择地心将网弋疏。

    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

    应怜豢养轻身者,只直羲之数纸书

    【注】①根据《晋书·王羲之传》载,王羲之很喜欢鹅,曾用自己所写的《道德经》去换取山阴道士的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池塘上群聚的野鹅晒着太阳,相互亲近的场景,给人以宁静、美好之感。 B . 诗歌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野鹅不同的生活图景,来表现出其不同的形象特征。 C . 诗歌前三联为尾联写被豢养的鹅做铺垫,以突出诗人对被豢养的鹅的怜惜。 D . 此诗和骆宾王的《咏鹅》同为咏鹅之作,但二者表现的思想感情却不尽相同。
    2. (2) 本诗是一首咏鹅的佳作,中间两联是如何表现野鹅的神韵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5.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指出推行新法的依据,用“”点明实行新法的根本目的。
    2. (2) 杜甫《登岳阳楼》中“”两句与《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的情感相似。
    3. (3) 小刚去看画展,一幅险峻的群山图让他惊叹,他想引用古人的诗句来形容眼前的山势,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多巴胺穿搭”来源于时尚心理学家道恩·卡伦所著的《穿出最好的人生》一书。她在书中提出:“穿着乐观的服装可以释放大量促进情绪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被认为与人们的快乐感和满足感相关。“多巴胺穿搭”的理念是通过穿着色彩鲜艳、充满活力的服装来____。从视觉体验上而言,“多巴胺穿搭”一改过去流行的精致优雅和朴素低调的色彩风格,在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吸引眼球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在“多巴胺穿搭”走红网络之后,多巴胺一词除了特指高亮的配色风格外,也具有了____。

    ①作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②“多巴胺穿搭”鼓励个性化表达,③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趣的表达自己,④这与个性化表达追求当代年轻人的需求相契合。⑤心理学家认为,⑥不同颜色会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⑦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如明黄色、宝蓝色更容易引起积极的情绪。⑧此外,人们基于各自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对不同颜色形成的特殊联想也会决定颜色对个人情绪的影响。⑨“多巴胺穿搭”通过色彩艳丽的服装来形成一种“积极化的联想”,⑩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第二段有三处语言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那棵洋槐树在院子里站了20年,长成了家里的一口人。

    一年一年 , 它在全家人的目光里活着,越长越端正,越长越峭拔,像个帅小伙子。洋槐树是烈性子、愣脾气。它的身躯黝黑、苍峻,在冬天,身体裂开一道道口子,似黑蟒缠身,一点儿(①)没有白杨的光滑、梧桐的平和。最柔情的是在阳春四月,它的叶子由鹅黄变成绿色,一片片椭圆状,排成一把长扇子。丛丛的绿叶间,洁白而香甜的洋槐花,将甜味儿洒满整个庭院。这是洋槐树最温柔的时节。这个季节,也是蜜蜂最忙的时节,它和洋槐树亲密对话,酿造甜蜜。秋天,一片片黄叶子自树上跌落,每天早晨,打扫落叶成了我的活儿。洋槐树的叶子小,落得散乱、细密。渐渐地,叶子被秋风摇尽,(②)剩下满树嶙峋的枝条刺向天空。这枝条,呈深褐色,布满尖尖的刺,硬气地指向天空。有花怎能无刺?没有看见,那说明你只看到了惹眼的绿叶和香甜的白花,眼睛不亮。

    北方的冬天,寒风肆虐在旷野,吹过家园。这棵洋槐树,一身冷峻,刚巴硬正站立在冬天。它已经过太多的岁月,不曾为春天夏天迷惑,也不曾为秋天伤感,像一个深沉的男子汉,它知道真正的考验在冬天,它(③)拿出风骨对抗冬天。我家的洋槐树,就这样站在厦房东端,我常常仰头看它,看它头顶的天。

    1. (1)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的词语“一年一年、一片片、尖尖”,说说它们和“一年、一片、尖”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 (2) 副词的运用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的心理感受,也能表现事物的某种状态。请补出文中括号内略去的副词。
    3. (3)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可改写为“阳春四月,它的一片片椭圆状的叶子变成了绿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 8. (2023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管仲说过,“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也有人说,成功的秘诀是坚持己见。历史上,有唐太宗虚怀纳谏,兼听以治国;也有仁人志士逆水行舟,以民主之流冲破封建之堤。而今,信息如海啸般袭来,网上的观点各不相同,又难辨真伪优劣。有些人在面对信息浪潮时学会抽丝剥茧,找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获得生活的平衡;有些人则在信息浪潮的拍打下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也有些人看到他人所持观点与自己相异便怒火中烧。……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各种信息呢?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