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

更新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4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 1.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据下表可知,周朝(   )

    (注:①宋微子,商王帝乙之子;②前369年—前329年,小宗戴氏成为国君)

    A . 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 B . 传统政治的失序 C . 分封异性王巩固贵族政治 D . 沿袭嫡长子继承
  • 2. (2024高二下·高邑期末) 有学者对汉成帝时东海郡100余位地方长吏升职情况进行考证,其中积功升迁者74人,秀才迁者3人,以廉迁者14人,以孝廉迁者1人,以捕盗尤异迁者11人,以方正迁者2人,以为军吏十岁迁者2人,以诏书迁者5人。据此可知,当时(    )
    A . 地方政府行政效率较低 B . 诸侯有官吏任免权 C . 察举制为选官主要途径 D . 官员考核方式多样
  • 3.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唐代一个行业在同城的各个市内各有一“行”(同业街区),宋代时,在城市内外河畔桥头交通方便之处或街道广场之上都有各种“行”的设置。外地客商把货运到各“行”的所在地,由牙人或行内的巨商作价,然后把货分散到各零售店铺出售。据此可知,宋代(   )
    A . 商业垄断现象较为严重 B . 政府对商品交换管理较严格 C . 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D . 商业组织形式有所创新发展
  • 4.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王维被认为是文人画的鼻祖,而苏轼提倡的“墨戏”“墨趣”“书趣”“士人画”,则被认为是文人画的滥觞。到了北宋末期,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横点山水画被视作文人画山水最早的典型。由此可以推知( )
    A . 文人画流派应起源于宋代 B . 唐宋士人以绘画为趣味追求 C . 米芾是真正的文人画始祖 D . 山水、书法与文人画相关联
  • 5.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16世纪,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杭嘉湖、苏松太地区“每岁无论丰歉,外省客米来售者,不下数百万石”,“附郭之农兼鬻蔬菜,织曲薄为业,皆不专仰食于田”。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区域生产分工的加强 B .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C . 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 D . 政府抑制商业发展
  • 6.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
    A . 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B .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 . 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 . 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 7.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宣统三年(1911年)冬,杂技艺术家朱连奎与美利公司合拍了纪录片《武汉战争》,记录了武昌起义新军占领汉口、汉阳的场景。意大利侨民阿劳罗拍摄了《强行剪辫》,记录了辛亥革命时期移风易俗的细节。这些影片( )
    A . 促进了民众的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 B . 提升了国产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技术 C . 体现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结合 D . 增进了民众对国家政治变局的认识
  • 8.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1923年,在探讨大革命领导权归属问题时,瞿秋白提出:“当然不是在某某委员会里占着几把交椅,就算得了领导权,而要领导群众以实力表示无产阶级在政治中的影响。”陈独秀说:“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斗争之需要与可能。”这反映出(   )
    A . 当时无产阶级处于幼年时期不成熟 B . 共产党尚不具备领导大革命的能力 C . 党内关于革命领导权认识矛盾尖锐 D . 中共正在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9.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1950年6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国营商业机构应在乡村建立据点,“以免一有风吹草动,货币便从乡村卷回城市”。于是,国营商业机构在各地纷纷设立农副土特产公司,恢复购销路线;中央还组织私商下乡收购土产。上述举措(   )
    A . 推动了人民币成为国家法定货币 B . 发挥了乡村市场的主导作用 C . 结束了全国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 D . 促进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 10. (2024高一下·红河月考)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 .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 .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11. (2024高三下·湖北模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记载了当时普遍流行的说法:“正如人们谈论风向时,只有北风和南风,其他都是二者的变体,政体亦是只有两类,即民主制和寡头制。”在同时期的阿提卡演说词中,民主制和寡头制也往往被视为黑白分明、相互对立的政体。这反映了当时(   )
    A . 民主制度普遍受欢迎 B . 公民政治走向衰落 C . 平民和贵族矛盾尖锐 D . 城邦政体形式单一
  • 12. (2024高一下·大理月考) 在中世纪后期的英格兰,伪造“王赐特许状”的现象日益加剧,修道院、大学和城市都是造伪的主体。国王权衡得失后接纳了已有的伪造特许状,并着手建立政府档案体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来遏制伪造特许状行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格兰( )
    A . 王权强化得到广泛认可 B . 教会垄断文化技术资源 C . 大学创造力受到了限制 D . 城市摆脱国王谋求自治
  • 13.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船舶管理等法律关系的依据。17-18世纪,海商法由共同普遍适用的国际性特别法开始转变为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国内法,西欧国家纷纷掀起海商法的立法高潮(见下表)。这反映出该时期西欧国家( )

    时间

    国家

    法律名称

    时间

    国家

    法律名称

    1681年

    法国

    《欧洲海事法典》

    1737年

    西班牙

    《毕尔鄂法令》

    1721年

    荷兰

    《鹿特丹海上法》

    1786年

    威尼斯

    《商业海运法典》

    A . 海外殖民扩张异常激烈 B . 海权意识普遍提高 C . 采取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D . 海上贸易日益兴盛
  • 14.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1860年,英法两国签订《英法条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把对白兰地、葡萄酒征收的关税降低到殖民地产品的水平;法国降低英国煤炭及亚麻品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这反映( )
    A . 世界经济发展需要条约的保护 B . 重商主义思想导致贸易政策调整 C . 工业革命发展推动贸易自由化 D .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关系相互促进
  • 15.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他主张制定符合苏俄小农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政策,在粮食税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城乡间自由贸易和市场机制,把商品交换作为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主要杠杆。据此可知,列宁旨在(   )
    A . 密切城乡关系 B . 重建市场经济 C . 巩固苏俄政权 D . 维护小农经济
  • 16.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举行;同年10月,“缩小限制全球变暖的财政和技术差距”成为第76届联合国大会辩论的焦点问题之一;2021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这些会议的召开表明( )
    A .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 B . 各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 C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 . 解决全球性问题亟须改革全球治理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 17.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的“生死状”

    材料二  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摘自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1. (1)  说明材料一对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史料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实行的原因。
    3. (3)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 18.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纺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本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

    材料二  从明中叶开始,位于江南三角洲低地地区的小农从事养蚕和制丝业,位于微高地地区的小农则从事棉花种植和棉织业。他们通过为该地区城市繁荣的纺织业(丝织业、棉织业)供给原料和中间产品,得以贴补家计中的不足部分。随着人口的骤增和无数中小城市的形成,江南三角洲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粮食短缺现象,不得不从外部输入稻米。从此江南将粮仓地位让给了新开发的湖广地区,自己则继续发展为商业和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中心。

    ——摘编自吴金成《从社会变迁视角对明中期史的再认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中叶江南三角洲地区粮食出现严重短缺的原因,并简析该地产业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
  • 19.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概况

    中世纪

    受宗教观念影响,人们对黑夜的看法比较负面。欧洲城市普遍实行宵禁,行会禁止工匠开夜工。

    16世纪

    贵族们逐渐开始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化装舞会是贵族最有参与感的活动,但大多数市民还没有介入夜生活。

    17世纪

    17世纪中后期,尼德兰有42%的人口生活在61个人口规模超过2500人的城市里。这时,英国开始流行夜里喝咖啡,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伦敦和维也纳大都开始用公共经费提供公共照明。

    18世纪

    城市里的夜间娱乐和社交活动开始流行,一些曾属于贵族圈子的娱乐活动开始扩及民间。英国的餐厅、小酒馆常常可以通宵开放,俱乐部在英国也很快流行开来,且长盛不衰。巴黎的夜晚,咖啡屋、啤酒馆、酒店数量也很多,娱乐、赌博、演戏、跳舞等活动样样都有。“夜季”这个本来专指夜晚时光的用词,逐渐地从日常用语中消失了。

    19世纪

    一些行业的劳动时间向夜间延伸,尤其是那些采用了机器生产的行业。劳资双方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8小时工作制。采用8小时工作制的行业和企业,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两班制或三班制劳动,把整个夜晚都纳入劳动时间,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汽灯很快普及,商家们开始用灯饰来制作广告,展示商品。当时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灯火辉煌,橱窗里的商品在灯光映衬下显得美轮美奂。1870年前后,英格兰的剧院差不多有200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

    ——据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洲的黑夜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20. (2023高三上·肇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规定:必须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在实行减租减息后,又必须实行交租交息,并保存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和一切财产,“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如图所示)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87.4

    111.4

    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65.3

    80.7

    102.1

    1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的不同及其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