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4-02-19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
  • 1.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材料二: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早期,人们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路理解实践的思维方式,将“知”与“行”视为内在一体的过程。“知行合一”并未意味着“知”“行”同一,而是说明“知”与“行”是互养相成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既是一种自觉的观念,也是在实践中自觉践履的。求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总是在对已知的范畴有所体悟之后进一步探究未知世界的堂奥,进而在丰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使思想力转化为实践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知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和进一步丰富,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并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运用阳明心学探究革命理想与意志力的作用,强调革命道德。例如,陈独秀探究了“王阳明先生训蒙大意”的解释,逐条分析其要义,阐发其现实价值。宋教仁思考了阳明学作为革命的精神动力问题,分析了阳明学的心物观、博爱观的变体,这在他译介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体现。

    为此,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亦应分析“致良知”对人的德性养成与道德实践的内在规定。“良知”乃“心之条理”,是人们应当遵循的规律。“良知”并非“现成可得”,而是要在实践中养成。“致良知”使人们自觉以“心之力”改变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实现目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力。阳明心学强调以“心之力”成就自我,以合宜的实践活动为前提,必然体现为“知——行——知”的过程,这也是认识和把握规律的过程。在实践中用心探寻规律并自觉践行,遇到困难而不改其志,始终“敢直其身”,殊为可贵也。“知”与“行”分别是探寻规律和实现目的的前提和途径,共处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者理解实践思维方式的探索虽然是初步的,但已呈现其在中国具体化的文化自觉,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得到印证。

    (摘编自臧峰宇《阳明心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克思所说的“思维的此岸性”是指人用以证明思维的客观真理性与现实性的社会实践。 B .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因为真理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只能存在于客观世界。 C . 马克思真理与实践的思想和王阳明“知”与“行”的思想,在认识论上,二者有相通之处。 D . 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途径,二者是内在一体,知行同一的。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之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把人的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 B . 既然真理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揭示,具有客观性,那么凭借思想、理论自身就不能产生真理。 C . 如果判断一种假说是不是真理需要社会实践检验,那么社会实践的普遍性才能检验真理的可靠性。 D . 此时此地的真理在彼时彼地未必是真理,因为真理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和进一步丰富。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论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全党对于“左”倾错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开始有了中国革命必须也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自觉。 B . 1888年,恩格斯根据新发现的历史事实为《共产党宣言》“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一句加了注释:“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C . 唐代画家戴嵩善画牛,有《牛》一轴,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缩)入两股间。今乃掉(摇)尾而斗,谬矣!”。 D . 德国物理家普朗克创立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假说的启发下,于1905年提出了与经典理论根本对立的光量子假说,从理论上解释了“光电效应”。
    4. (4) 材料一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并简要说明其论证的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2.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文言文阅读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朋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 , 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敝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敝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苦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朋也。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B . 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易二之计也 C . 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D . 与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境,指四方疆界,文中与《六国论》中“起视四境”意义相同,都代指全国。 B . 庙祠,是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本文中指祭于宗庙。 C . “重其币”中“币”指礼物,与《屈原列传》中“厚币委质”的“币”意义相同。 D . “邑”原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本文中“敝邑”是楚王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韩大战,韩国告急,韩王派公仲朋出使与秦求和,以此来缓解与秦的矛盾,并将祸水引向楚国,果然引起了楚王的不安。 B . 陈轸为楚王献计,在楚国国内戒严,派遣军队和使者制造救韩的声势,迷惑韩王,借此来破坏韩秦的关系,使楚国免于大患。 C . 韩王不听公仲明的规劝,最终没有与秦联合,引起秦国大怒,秦国发动军队攻打韩国,楚国虽然来救,但因实力太弱,最终韩国大败。 D . 作者认为,韩国实力并不弱,最终却落了个军队被俘,谋略被耻笑的下场,主要是因为韩王误信陈轸的狂言,没有采纳公仲朋的计策。
    4.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

      ②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

    5. (5) 公仲朋劝韩王不要轻信楚国救韩而取消与秦联合,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 3.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释】①课:阅读。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概括了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 . 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与诗人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 . 辛诗三、四句写读到古人书中有趣的情节时,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D . 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2. (2) 从这两首诗中可获得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4.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春江花月夜》中,诗人面对春江花月产生了哲学的思考,“?”两个连续问句,拓展了诗歌的时空,具有深邃的意蕴。
    2. (2)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
    3. (3) 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4. (4) 《书愤》中“”两句,刻画出了诗人壮年已逝,志未酬而人已老的形象。
    5. (5) 《燕歌行(并序)》中,“”两句用对比手法,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三、课内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5.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平草稿未定(属:撰写)  其文约,其辞(微:微妙) B . 争宠而心其能(害:害怕)  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C . 如惠语以单于(让:谦让)  乃武北海上无人处(徙:流放) D . 虞常(论:判罪)  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暗地里)
  • 6.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内惑于郑袖

    A . 见犯乃死 B . 方正之不容也 C . 不获世之滋垢 D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 7.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文中,出现了很多官职名称,如“上官”“三闾大夫”“左徒”“太史公”等。 B . “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C . 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D . 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
  • 8.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

    新闻舆论吸引公众、动员公众,“在人的心灵里搞建设”,是通过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来实现的。优秀的作品产生源源不断的影响、受到欢迎,群众爱听爱看、引发共鸣,新闻舆论就能有效地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使全党全国人民朝着党中央确立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提高新闻舆论影响力,内容永远是根本,拥有内容优势才能最终赢得影响力优势。坚持内容为主的____,就是聚焦思想精深、素材精当、报道精湛、制作精良的目标,____地求精求新、彰显个性。主流媒体要赢得影响力竞争,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叙述的事实真实过硬、塑造的形象生动鲜活、蕴含的道理严谨精辟、传递的感情真挚温暖。新闻精品久久为功、不断刷屏,媒体就会拥有用户黏性,获得大众认同,得到追随,成为公众亲近信赖的良师益友。为此,要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以泥土气息提升思想力量。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发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群众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材料,发掘和梳理好材料中蕴含的隽永精神和深刻道理。运用丰富的新闻语言、形式、方法、技巧讲好故事,以____的内容启人入“道”,以____的方式让人悟“道”。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终南捷径       孜孜不倦       心驰神往       耳提面命 B . 不二法门       孜孜不倦       引人入胜       循循善诱 C . 终南捷径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耳提面命 D . 不二法门       宵衣旰食       心驰神往       循循善诱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 9.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以下内容,为“农业文化遗产”下定义,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明、连贯、准确,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超过50个字。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在与周遭环境长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先民创造出稻作、粟作、农林牧业混合及经济作物等类型众多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独特的系统被传承下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中国政府、企业、学界、遗产地居民多方协作,各地始终坚持以“多方参与、惠益共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地方政府是政策制定者和资金支持者,农户是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各地龙头企业则起到了组织与引导作用。各地政府因势利导,各遗产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

四、写作(50分)
  • 10. (2023高二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世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对“善言”“敢言”的益处进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