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05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九上·广东期末) 高明是一个多彩的城市.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 . 用丹青墨笔绘制的宣传画作 B . 街道闪烁着多彩的霓虹灯 C . 节日里燃放的烟花 D . 公园各种鲜花的颜色
  • 2. (2024九上·德庆期末) 生活中处处需要安全意识,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4九上·合肥期末) 能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少量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量取液体 D . 给液体加热
  • 4. (2024九上·广东期末) 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B . 张青莲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 . 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论 D .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 5. (2024九上·广东期末) 《梦溪笔谈》中记载“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雌黄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 , 可用作颜料,有剧毒,古人常用雌黄涂改文字.三硫化二砷属于下列物质分类中的( )
    A . 混合物 B . 化合物 C . 氧化物 D . 单质
  • 6. (2024九上·广东期末) 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测.下列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铝: B . 负一价的氯元素: C . 铁离子: D . 两个氧分子:
  • 7. (2024九上·广东期末) 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可用一种名为超氧化钾的黄色固体作生氧剂,其反应原理为: , 该反应中的值是( )

    A . 4 B . 3 C . 2 D . 1
  • 8. (2023九上·翁源月考)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 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C . 注意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 . 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 9. (2024九上·广东期末) 钨(W)是灯丝的常用材料,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 B . 钨原子的中子数是74 C . 钨是第六周期的元素 D . 钨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
  • 10. (2024九上·广东期末) “玉兔”号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曾被认为是太阳宝石的铁橄榄石,其主要成分是原硅酸亚铁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铁橄榄石是混合物 B . 原硅酸亚铁由2个铁原子、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C . 原硅酸亚铁由三种元素组成 D . 原硅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1. (2024九上·广东期末) 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属于分解反应 B .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 (2024九上·广东期末) 构建类价二维图可以建立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表示单质 B . C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为 C . B点和C点表示的物质可以相互发生转化 D . A点表示的物质只能通过燃烧的方式转变为物质C
  • 13. (2024九上·广东期末) 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红砖粉不能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可燃物 B . 火柴头过一会儿后才着火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 该实验通过红砖粉与火柴头的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D . 火柴头能燃烧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 14. (2024九上·濠江期末)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所以凡是离子都带电 B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 15. (2024九上·广东期末) 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均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验证与水反应

    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现象

    软塑料瓶变瘪

    木炭熄灭后待装置冷却,打开弹簧夹,水倒流

    两管均有气泡冒出,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在管口,打开活塞,a管燃烧更旺,b管产生淡蓝色火焰

    反应后

    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设计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16. (2024九上·广东期末) 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大量跨学科知识.
    1. (1) 语文: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从分子角度说明“花气袭人”的原因
    2. (2) 历史:2001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青铜神树,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科学家用X衍射仪测定树座外侧铜锈成分,得知其中含有碱式碳酸铜和碱式氯化铜 . 其中的生成与环境中的氧气、氯化物和密切相关.另外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 (3) 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物理中气压变化的原理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如图所示,在集气瓶中装水,把气体从m端通入,只需在n端连接仪器(填仪器名称),则可测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但该做法会产生一定的实验误差,是因为二氧化碳

    4. (4) 生物: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之王”,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 , 其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 17. (2024九上·广东期末) 【水的知识科普】
    1. (1)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我们日常喝的生活饮用水中含有铁、锰、铜、锌、钙等多种矿物质.这里的“铁、锰、铜、锌、钙”是指(填“分子”“原子”“离子”或“元素”).
    2. (2) 水资源的分布:由图可知,2022年6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填序号)类水体.与2018年同期相比,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4.3个百分点,下列对这种变化的解释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深化落实“河长(zhǎng)制”,责任到人,政策到位    b.清理污染河道的底泥

      c.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一律关停    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3. (3) 水质保护: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通过“格栅”是一级处理的首要环节,可去除水中的.二级处理中,利用活性炭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

      来检验污水处理后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4. (4) 水文化:潮汕工夫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泡茶用无污染的天然水最佳,紫砂壶是珍贵的泡茶壶具,紫砂中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5. (5) 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建议:
  • 18. (2024九上·广东期末) 【基础实验与学科实践】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 (1) 写出标号⑧仪器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一瓶较纯净的 , 则应选用图中的仪器(填仪器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收集的氧气呈现紫红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 (3) 实验室用图2装置A、C组合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填“m”或“n”)端.
    4. (4) 实验室用图2装置B制取时,关闭装置B的弹簧夹,反应停止后,试管内液面应位于(填“1”“2”或“3”)处.
    5. (5) 实验室可用图3装置比较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实验时,把注射器针头部分取下后连接进装置中形成连通器,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实验中所用的质量相等 B . 实验中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可以不相同 C . 实验数据只需记录产生的氧气体积 D . 实验过程中发现U形管内右侧液面上升,说明过氧化氢分解放出热量
  • 19. (2024九上·广东期末) 【科学探究】

    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一种可燃性固态物质——可燃冰.可燃冰是可燃性气体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据科学家研究,该气体与下水道中某气体成分一致.同学们从而对下水道中气体的成分产生了好奇,决定一探究竟.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1. (1) 【提出猜想】

      猜想Ⅰ: 猜想Ⅱ: 猜想Ⅲ: 猜想Ⅳ:

      小明认为,猜想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

    2. (2) 【收集气体】用大塑料瓶装满水,不盖瓶盖然后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用法收集气体.
    3. (3)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

      b

      导出瓶中气体,点燃,用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再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

      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

      另取一瓶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放

      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4. (4)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步骤c中一定发生燃烧的气体,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反复的商讨,发现该实验方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消除该隐患的操作是
  • 20. (2024九上·广东期末) 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科研团队正积极运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减少进入大气.被封存的有许多的用途,如用于食品保鲜、气体肥料、转化成甲醇等其他清洁能源,以此来消除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正以超世界一流的目光发展经济,完善环保体制.根据文本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 (1) 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 , 化石燃料指的是:、石油和天然气.
    2. (2) 碳吸收:自然界中有多种途径吸收二氧化碳.

      ①绿色植物通过吸收

      ②海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 (3) 碳捕捉:“碳捕捉和储存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分离出来并利用.实际生产中,常用溶液来“捕捉” , 流程如图所示.

      ①“捕捉室”中发生的反应为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②“反应室”中的物质反应后,将溶液和固体分离的操作是

      ③“高温煅烧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被封存的其固态可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⑤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用饱和碳酸钾溶液代替吸收 , 利用生成的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再把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同样可以生成甲醇.用溶液代替的优点是

  • 21. (2024九上·广东期末)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手段.为了挑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实验小组取等质量的碳酸物与足量8%稀盐酸、8%稀硫酸设计了四组实验,并用数据传感器进行数据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实验①: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②: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实验③: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实验④: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

    1. (1) 根据实验结果,实验小组决定选择块状大理石和8%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小组不选择实验①的原因是
    2. (2) 将块状大理石样品放入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不含仪器)为 . 请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