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华高级名校、东华松山湖高级名校2023-2023学年...

更新时间:2024-03-06 浏览次数: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1.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俄乌冲突以来,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我国公民的安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布置撤侨方案,首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于北京时间3月4日20∶08分(当地时间14∶08)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起飞,于3月5日早上5时41分安全抵达杭州,飞行航程8210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08分”指的是时间 B . “飞行航程8210km”指的是飞机的位移 C . 研究飞机的飞行路线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 D . 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 2.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而速度却不等于零 B .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 .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 . 物体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不变
  • 3.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 s内的位移是42 m,小球仍在空中运动,则(   )
    A . 小球在2 s末的速度大小是16 m/s B .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 m/s2 C . 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大小是42 m/s D . 小球在4 s内的位移是80 m
  • 4.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一个质量为的物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受到两个水平恒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突然把绕其作用点在竖直平面内向上转过大小不变,则此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5.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甲图中,轻杆AB一端与墙上的光滑的铰链连接,另一端用轻绳系住,绳、杆之间夹角为30°,在B点下方悬挂质量为m的重物。乙图中,轻杆CD一端插入墙内,另一端装有小滑轮,现用轻绳绕过滑轮挂住质量为m的重物,绳、杆之间夹角也为30°。甲、乙中杆都垂直于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根杆中弹力方向均沿杆 B . 甲图中杆的弹力更大 C . 两根杆中弹力一样大 D . 若甲、乙中轻绳能承受最大拉力相同,则物体加重时,乙中轻绳更容易断裂
  • 6.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 从0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 .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不相等 D .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 7. (2023高一上·启东月考) 关于以下两个斜面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使用图甲斜面进行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牛顿使用图甲斜面进行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C . 伽利略使用图乙斜面进行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 牛顿使用图乙斜面进行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以上正确选项,全部正确的得6分,选项正确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误选项的不得分,共18分。)
  • 8.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
    A .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却没有体积的点,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B . 是平均速度公式,当取得很短时,其值可以用来作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上应用了等效替代方法 C . 这里用两个物理量()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 D . 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 9.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驶员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内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 , 制动后最大加速度大小为 . 假设小轿车始终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时间为 B . 小轿车的最短刹车距离(从刹车到停止运动所走的距离)为 C . 小轿车运动到三角警示牌时的最小速度为 D . 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 10.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如图所示,两块固定且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POQOP竖直放置,OQ水平,小球ab固定在轻杆的两端,现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作用于b上,使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F推动小球b , 使之缓缓向左移动,则(  )

      

    A . 推力F变大 B . 小球aOP的压力变小 C . 小球bOQ的压力变大 D . 杆上的弹力减小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11题和12题的第1空分别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 11.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为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标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
      A . 秒表 B . 天平 C . 刻度尺
    2. (2) 某次实验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A、B、C、D、E、F为相邻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实验时忘记标注纸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下列数据中最接近xAB的是____.
      A . 1.20cm B . 1.39cm C . 1.50cm D . 1.60cm
    3. (3)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连接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源,结合图乙中的测量数据,纸带上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 .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2.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某同学用橡皮条与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BOC为细绳。
    1. (1) 本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的科学方法是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在做本实验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调另一端拉到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点时,两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3. (3) 某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到达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为N。
    4. (4) 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合力的理论值(填“F”或“”)。
    5. (5) 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筋,点沿方向的拉力仍等于弹簧秤的读数,所以实验结果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四、解答题(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关键的方程和重要的表达式,4个小题,共58分。)
  • 13.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航天飞机在平直的跑道上降落,其减速过程可以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0=100 m/s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以大小为a1=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阻力伞脱离,航天飞机以大小为a2=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已知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的总位移x=1370 m。求:
    1. (1) 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初速度大小;
    2. (2) 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时间。
  • 14.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商场工作人员拉着质量的木箱沿水平地面运动。若用F=50N的水平力拉木箱,木箱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F1=150N、与水平方向成53°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于静止的木箱上,如图所示。已知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 (2) F1作用在木箱上时,木箱运动加速度a的大小;
    3. (3) 木箱在F1作用4.0s时速度v4的大小。  
  • 15.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斜面(斜面固定不动)上的物块A和悬挂的物块B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AO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轻质弹簧的右端及轻绳BO的上端连接于O点。轻质弹簧中轴线沿水平方向,轻绳OC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斜面倾角 , 弹簧劲度系数为 , 弹簧的形变量 , 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求:
    1. (1)  B物块的质量;
    2. (2) 若物块A的质量为 ,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3. (3) 为了使A和B始终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A物体的质量要满足什么条件
  • 16.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如图所示,在竖直墙壁的左侧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4kg的正方体ABCD , 在墙壁和正方体之间放置半径R=0.5m、质量为m的光滑球,正方体和球均保持静止。球的球心为O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正方体的边长a>R , 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1. (1) 若θ=30°,m=3kg,求正方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2. (2) 若θ=30°,保持球的半径不变,只增大球的质量,为了不让正方体出现滑动,求光滑球质量的最大值;
    3. (3) 改变正方体到墙壁之间的距离,当正方体的右侧面BC到墙壁的距离小于某个值L时,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球和正方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且球没有落到地面,求L的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