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 | 《开元判集》【伯2593号】《朝祥暮歌判》 |
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 | 《册府元龟》 |
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 | 《旧唐书·烈女传》 |
史料 | 内容 | 文献 |
史料一 | 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 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 以宽民力。” | 《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
史料二 | “行在卫所军官俸米, 俱在南京支给, 缘路远无力运回…… 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 解赴北京, 准作军官月俸。” | 《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三月 |
年份 | 企业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人 | 总产值/万元 |
1978 | 793977 | 17343595 | 3887634 |
1980 | 757806 | 19423033 | 5190782 |
1982 | 749290 | 20728083 | 6494106 |
1984 | 900981 | 25489125 | 10210096 |
1986 | 6354977 | 47619559 | 24434887 |
1988 | 7735213 | 57033912 | 49929043 |
1990 | 7320357 | 55716921 | 70970498 |
届次 | 谈判时间 | 参加国家/个 | 主要议题 |
1 | 1947.4—1947.10 | 23 | 关税减让 |
2 | 1949.4—1949.10 | 33 | 关税减让 |
3 | 1950.9—1951.4 | 39 | 关税减让 |
4 | 1956.1—1956.5 | 28 | 关税减让 |
5 | 1960.9—1962.7 | 45 | 关税减让 |
6 | 1964.5—1967.6 | 54 | 关税减让、反倾销 |
7 | 1973.9—1979.4 | 102 | 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 |
1946年 12 月 18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为0.88867 克 |
1971 年 8月 15日 |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
1971 年 12月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达成“史密森学会协议”,黄金官价从每盎司 35 美元提高到 38美元,美元含金量贬为 0.818513 克 |
1973 年 2 月 12 日 | 黄金官价每盎司提高到 42.22 美元,美元含金量贬为0.73662克 |
材料一
雕版印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五代后期已经相当普及,主要表现为:民间刻书规模日益扩大、刻书门类广泛,但都是有关佛经、字书、历书之类社会杂书,而没有正统(官修)经典、正史书籍。那时国子监科考都是用的抄写本,将儒家经典雕刻在石头上,供人们阅读、传抄、拓印和校正。至后唐长兴三年二月,政府批准中书门下关于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的奏请。“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仔细看读,后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也是政府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
——摘编自王志国《五代国子监刻书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初兴于唐、五代的雕版印刷,终于在两宋之世大放异彩,迎来了中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宋代文豪苏轼曾云:“余尤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汉书》《史记》而不可得,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转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印刷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
——摘编自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
材料
元代监察制度,同其他官制一样,亦是“以国朝之成法,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为原则,因此颇具特色。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在组织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本台组织,一为隶属机关。本台组织除台内官员外,又有直辖之殿中司及察院。隶属机关即内八道肃政廉访司。元代以行御史台统率肃政廉访司监察地方。元代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然而其下属监察机关各道肃政廉访司在监察权限上亦有相对独立性。《元典章》栽:“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非违,刷磨案牍,行省、宣慰司,委行台监察;其余官府,并委提刑按察司(后改名为肃政廉访司)。”
——摘编自吴观文《论元代监察制度与官僚政治》
材料一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受马克思主义和直接过渡思想的影响,苏俄政府颁布集中化的住房管理政策,试图通过无偿使用住房等方式改善城市人口的居住条件。然而因为国家财政困难以及住房管理的权责关系不明等原因,这一管理体制未能解决住房危机。到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政府调整政策,颁市住房法令,使缴费人数覆盖全体租户,收费标准依据市场规则而调整,但始终根据社会地位和工资差异,执行差别房租制:规定法人和自然人享有在国家允许的地段上建筑房屋的权利,使得住房建设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还通过决议,允许不动产交易,开辟了国家、市场、合作社三条分配住房的渠道。分散化住房管理方式大幅度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
——摘编自张丹《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城市住房管理体制转型初探》
材料二
20世纪最初的20年,欧洲国家的不少慈善机构和合作社等组织就开始试图改善工业新兴城市中工人和其他受雇者的住房条件。但实际上,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大规模住宅建设是在二战后快速兴起的。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在这些国家内部,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资助住宅建设,所有住房都有补贴,补贴量和租金几乎相当。通过这种形式,政府控制了所有住宅的质量,从而使住宅既达到了特定的最低标准,又没有超过空间和舒适度方面的限度。20世纪60年代,大量人口从乡村迁入城市,这进一步加快了住宅建设的步伐,要求政府为不断扩大的城市制定总体规划。至20世纪70年代,佳宅量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居民对建筑质量和建筑形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大量的再投资不可避免,这成为北欧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普遍性危机,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分化。
——摘编自[瑞典]林德瓦尔、武立《福利制度下的住房发展——战后北欧住宅建设》
材料 新中国武术外交的发展
历程 | 阶段特征 |
人民外交时期 (1949—1978年) | 武术外交的第一个对象是越南,以中越两国元首外交为开端,以人民外交形式实现;1974年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是影响重大的外交事件。 |
对外宣传时期 (1978—2008年) | 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武术比赛;组织了大量国际武术教练员、截判员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国际武术技术骨干,广泛开展武术对外交流和援助教学;建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等重大国际武术组织。 |
公共外交时期 (2008年至今) | 武术外交的实施主体多元化,除国家体育总局以外,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侨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国家部委,半官方机构以及各地市外事部门等都开展了大量的武术外交活动。 |
——据薛军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武术外交:历程、经验与启示》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的武术外交”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