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6课 ...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期末)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北和国成长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下各项适合“1966年﹣1976年”重大事件的解说词是(  )
    A . 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 .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 .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 . 十年动乱,严重挫折
  • 2. (2023八下·期末)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被誉为“铁人”的模范人物是(  )
    A . 雷锋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王进喜
  • 3. (2023八下·海南期末) 1960年春,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坚持真理、英勇斗争 B .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 . 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D . 严谨治学、求真务实
  • 4. (2023八下·石嘴山期末)  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 “大跃进”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三大改造时期
  • 5. (2024八下·中山期末)  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生了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显著成就。对这一时期认识正确的是(  )
    A . 失误大于成就 B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C . 阶级矛盾突出 D . 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
  • 6. (2024八下·顺平月考)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 “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
    A . 彭德怀 B . 刘少奇 C . 林彪 D . 江青
  • 7. 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载有”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等报道。这反映出我国当时( )
    A . 出现严重”左”的错误 B . 水稻杂交技术研发成功 C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 . 化肥生产技术极大发展
  • 8. 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焦裕禄 B . 王进喜 C . 雷锋 D . 邓稼先
  • 9. 与“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私合营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0. (2023八下·黄埔期末)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 . 新生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B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 . 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11. (2023八下·黄埔期末) 2022年“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成了网络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 .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 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 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 12. (2023八下·新都期末) 如图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这一历程反映出( ) 

    A .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B . 社会主义建设一帆风顺 C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 .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 13. (2023八下·武侯期末)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 .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 . 要紧密依靠和联系群众 C . 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 . 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 14. (2023八下·仓山期末)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 .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 .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 . 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 .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5. (2024八下·石家庄期中)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 B . 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D . 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3八下·南宁期末)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里,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让我们一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和法制建设历程。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文件,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同纲领》分为七章六十条,对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基本任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基本政策作了规定。从这些规定看,这个文件起了新中国的临时宪法的作用。 

    ——白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虽然仍在发展完善之中,但事实已经证明了其具有巨大优越性。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下去。 

    ——《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同纲领》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目的。 
    2. (2)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作用。 
    3. (3)  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什么? 
    4. (4)  据材料四指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综合以上信息,请你谈谈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