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备战高考·高政二轮复习专练:20 把握世界的规...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三上·长春月考)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全国范围内劳动教育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也暴露了许多问题,最典型的是“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和对劳动教育就是“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   )

    ①没认识到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②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不重视发挥社会意识的作用               ④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 3.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2023年 12月27日,深圳地铁8号线二期正式开门迎客,这条承载着深圳人“搭乘地铁去看海”期待的“山海专列”,是深圳首条直达海滨大小梅沙的地铁线路。从此,深圳人可以坐地铁直达直通大小梅沙,奔赴一场浪漫的“山海之约”。这表明( )
    A . 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 . 联系是客观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 . 要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 .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
  • 4. (2024高三下·吉林月考) 毛泽东同志说:“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下列诗句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同或相似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4高一下·齐齐哈尔期末) 规划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向北方调水,连接起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在中国版图上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2023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全面通水9周年,累计调水超过67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4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76亿人。这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变化

    ③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正确改造世界

    ④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4高二上·期末) 习总书记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从各自为战转为全域治理,多头管理转为统筹协同,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做好顶层设计,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要立足于部分,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③克服封闭思想,促进系统功能实现优化趋向 

    ④选择最佳方案,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判定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其根本标志在于(    )。
    A . 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B . 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 . 是否具有新特点 D . 是否是新产生的事物
  • 8.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要用(    )的观点看问题。
    A . 运动 B . 联系 C . 发展 D . 矛盾
  • 9.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 B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C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 . 质变是一种不显著的变化,量变是一种显著的变化
  • 10. (2024高二上·吉林期末) 2023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美国旧金山进行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就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对今后发展两国关系及解决当前国际局势形成了一些共识。中美建交44年来,两国关系经历过不少风浪颠簸,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最终又回到合作共赢的大方向,这是两国关系的“常规”。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 . 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 . 中美两国关系体现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C . 中美关系通过量变与质变两个途径实现曲折中发展 D .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断深化人们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 11.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十个指头弹钢琴”,学会“牵牛鼻子”讲的是(    )。
    A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 . 坚持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C . 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D .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2. (2024高二上·舟山期末)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
    A . 主要矛盾 B . 次要矛盾 C . 矛盾的主要方面 D . 矛盾的次要方面
  • 13. 漫画“痛出来的华丽,才足以颠倒众生”(选自《小林漫画》)启示我们要(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抓住重点,着重解决主要矛盾

    ③积极乐观,在挫折中勇毅前行 
    ④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美学家朱光潜说过,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段话体现了(   )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4高二下·沧州开学考)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点,既要有防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实招,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来看,这体现了(    )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

    ②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到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③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

    ④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6. (2024高二上·盐田期末) “合意难度”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这些阻碍从短期来看,让学习更具有挑战性,让学习进程更慢,也让学习者垂头丧气;但是从长远来看,是有益处的,因为这些阻碍能调动学习者的大脑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重复单调的知识。材料给学习者的启示是(   )

    ①重视量的积累,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积极促成质变

    ②做好思想准备,勇敢面对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③全面看待事物,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承认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4高一下·江宁期末)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
    A . 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 . 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C . 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 . 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 18. (2024高三上·安徽月考) 新合肥西站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衔接商合杭高铁、合福高铁、合安高铁、合新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使合肥枢纽运输组织更加灵活,对促进地区交通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主要表明( )
    A . 把握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B .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C .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 . 立足整体,发挥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功效
  • 19. (2024高二上·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A .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B .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 C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 20. (2023高三上·南开) 对于下列说法中蕴含哲学道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矛盾具有普遍性 B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 .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有条件的
  • 21. (2023高三上·辉南月考)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个“发展新路子”的哲学依据是(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③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④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3高二上·东莞期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呼吁世界各国摒弃分歧,携手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蕴含的哲理有(    )

    ①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在特殊性指导下分析普遍性

    ③消除斗争性才能实现同一性        

    ④运用矛盾分析法寻找共赢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23. (2024高二上·保定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推动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

    《方案》明确,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展“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完善配套设施。在完整社区建设中,聚焦“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短板,实施老年服务站、托儿所、幼儿园等一批建设项目,衔接15分钟生活圈,推进相邻社区及周边地区统筹建设、联动改造,加强设施共建共享。在活力街区打造中,实施老旧商业区、步行街、老旧厂区等更新改造,把腾退出的空间资源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方案》还明确,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助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贴近居民的优势,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家政、助餐等生活服务业务,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提高智慧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补齐社区服务短板,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做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工作的。

  • 24. (2024高二上·龙门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来,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打造了一个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重构了交流合作的桥梁,助力解决了人类在绿色低碳发展、健康卫生合作、国际减贫等方面的共同问题,极大提升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促进中西部对外开放,促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十年共建“一带一路”,仍处于“少年时期”。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是长周期和跨国的、系统性的重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前十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受疫情、逆全球化等因素交叠影响,第二个十年挑战远大于之前。当然,我们的经验、能力也大于前十年。未来的“一带一路”,我们将会在不断地克服挑战和障碍的基础上,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下一个十年我们要巩固现有的合作成果,稳固基本盘。要拓展新的领域,持续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活力、新动力,才能把“一带一路”的愿景变为现实。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知识,分析“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

  • 25. (2024高三上·辽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腹地辽阔,地跨沿江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一条长江,关乎着近4亿人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要保持共抓大保护的战略定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统筹兼顾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关键着力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整体合力。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长江经济带建设怎样才能实现“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