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事件 |
1840-1842年 |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
1851-1864年 | 太平天国运动 |
1856-1860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19世纪60-90年代 | 洋务运动 |
1894-1895年 |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
1898年 | 戊戌变法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 |
1900-1901年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材料一: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级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谈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该事件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亘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人民大众新的根深蒂固的信念。在此之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
——摘编自张海鹏《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材料三: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虽然康有为生于1858年,孙中山生于1866年,他们近于同一辈人,但在社会政治思潮及其实践的急遽(jü,急)变嬗(shàn,变迁)中,他们的脚步却是后浪推前浪,显示为两代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答案】
【答案】
材料一:我们党在八七会议以前,一直是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在秋收起义部队一再失利并面临全军覆灭的危急情况下,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毅然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罗霄山脉中段的广大农村转移,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革命摇篮的星火》
材料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历练。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军事上主张面对敌人以阵地战的方式处处设防,这一决策造成了长征初期党和红军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面对这一困境,中共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重新总结斗争经验,集中全力纠正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开始重新采用灵活的运动战,一路声东击西,党和红军很快重新获得战斗的主动权,最终挽救了中国革命。
——摘编自张树军《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条道路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