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7-04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表格内。
  • 1. (2023九上·榕城期末) “站立在诸王诸帝之后者,是升斗小民。撑持着庄严华丽巍峨神庙宫殿及金字塔的,是无数工人及农夫。”最能说明材料里这一古代文明特征的是(   )
    A . 天人合一 B . 王权神授 C . 专制统治 D . 信仰来世
  • 2. (2024九上·潮阳月考) “言印度社会必言种姓,言印度人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必言种姓,言印度的过去和现在都必言种姓。”这说明印度的种姓制度(    )
    A . 不利于国家内部的团结 B . 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 C . 有利于维持统治和社会安定 D . 对印度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3. (2023九上·榕城期末) 苏格拉底说:“……它把权力交给所有公民,不需要国家统治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该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以下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雅典民主导致国家权力滥用 B . 雅典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 C . 雅典民主存在先天制度的缺陷 D . 明确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 4. (2024九上·佛山期中) 公元805年,法兰克王国的一份法令强调,凡拥有12曼希(每曼希约30英亩)的采邑者要全副武装服兵役,如果不穿锁子甲,装备不达标,其采邑将被没收。据此可知,采邑制度(    )
    A . 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B . 推动了西欧庄园的发展 C . 使国王掌握了军国大权 D . 开启了欧洲封建化进程
  • 5. (2023九下·西陵期中)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 . “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 B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 “只要你乐意,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 D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6. (2023九上·湖北期中) 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分封形式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变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    )
    A .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 B .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巩固了封建领主的统治
  • 7. (2023九上·榕城期末) 1532年,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出版,他主张君主行事必须以利己为原则;君主必须像狮子般的凶猛、狐狸般的狡猾,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一思想体现了(    )
    A . 神权至上 B . 人文主义 C . 理性主义 D . 分权制衡
  • 8. (2024九上·苏州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强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 .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B .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D .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9. (2023九上·榕城期末) 下图为近代非洲语言分布,造成这一分布的历史原因是(    )

    A . 罗马帝国的专制统治 B . 民主革命的不断发展 C . 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 D . 非洲的教育基础薄弱
  • 10. (2023九上·榕城期末) 有学者指出:“研读英国的政治发展史可以发现,其法治文明是如此久远,在1688年之前,英国已经为其宪政完成了必要的铺垫。”下列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
    A . 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 B . 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 C . 英格兰颁布《大宪章》 D . 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 11. (2023九上·榕城期末)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并不断扩展,如图所示是这一时期的某国政治制度演变历程。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为(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 法国大革命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 美国独立战争
  • 12. (2023九上·榕城期末) 有学者将美国政治体制称为“否决政治”,总统和国会之间经常出现相互否决的现象,甚至由于国会与总统分庭抗礼而造成的“府会相争”,常使联邦政府面临“关门”危机。据此可知,美国的政治体制(   )
    A . 有效地维护了人民民主 B . 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 . 削弱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D . 导致了部门间权力争夺
  • 13. (2024九下·天津市模拟) 下图为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部分)。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第2条

    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罚款三便士

    第11条

    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第16条

    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A . 纺织业快速发展 B . 工业化已经完成 C . 工厂制度的确立 D . 交通运输业革新
  • 14. (2023九上·榕城期末)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能印证此材料的史实是(    )
    A . 美国南北战争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苏俄新经济政策
  • 15. (2023九上·榕城期末) 美国总统林肯于1862年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叛乱州的奴隶制,从法律层面赋予了黑人自由。但是没有叛乱的几个蓄奴州暂不用执行该宣言。这说明当时美国(   )
    A . 法令推行受战争局势影响 B . 地方政府独立行使权力 C . 废奴运动遭遇了严重挫折 D . 联邦政府权威面临挑战
  • 16. (2023九上·榕城期末) 1882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然而,爱迪生当时却把这项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并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可能毁灭人类。材料反映出(   )
    A . 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举步维艰 B . 特斯拉技术难以超越爱迪生 C . 交流电缺陷明显且影响使用 D . 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
  • 17. (2024九下·连云港模拟)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指出:“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一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 达尔文、马克思 B . 但丁、莎士比亚 C . 牛顿、达尔文 D . 达·芬奇、马克思
  • 18. (2023九上·榕城期末) 贝恩斯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曼彻斯特、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但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此段材料反映了贝恩斯(   )
    A . 对城市化持否定态度 B . 对工业化持否定态度 C . 全面看待工业化影响 D . 全面看待人口增长的影响
  • 19. (2023九上·榕城期末) 关于促进一战结束的原因,学者先后提出了“经济倒退”说、“美国参战”说、“俄国革命”说等多个观点,近年又有学者提出“蔓延全球的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说。上述对一战结束原因的认识(  )
    A .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 缺少对当时战争环境的观察 D . 后期学者观点比前期研究可信
  • 20. (2024九下·十堰模拟) 巴黎和会后,人们希望国际联盟能裁决争端,阻止战争。在20世纪20年代,国联插手了许多争端,基本上还起到了救火队的作用,但只要纠纷涉及大国,就会隔岸观火、无能为力。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 巴黎和会并未带来实质和平 B . 国际联盟是大国政治的工具 C . 国际联盟基本成为了傀儡 D . 大国支配小国现象较普遍
  • 21. (2023九上·榕城期末) 俄国十月革命时期有两幅海报,第一幅图中标有文字“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第二幅图中的横幅文字为“土地自由”“民主与共和国”等。此海报反映出(    )

    A . 沙皇专制统治极其腐败 B . 俄国革命的目标不明确 C . 俄国革命发展的阶段性 D . 俄国革命基础逐渐壮大
  • 22. (2023九上·榕城期末) 1929-1932年,苏联共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实习和留学,购买了大量外国技术书刊。1932年,在苏联各地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达到2万人。这体现出苏联(   )
    A . 开始实行对外开放 B . 积极融入西方阵营 C . 合理利用国际机遇 D . 继承发展新经济政策
  • 23. (2024·安源模拟) 华盛顿被称为“国父”,圣马丁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玻利瓦尔被称为“解放者”,甘地被称为“圣雄”。这是因为他们(   )
    A . 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B . 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 C . 主导了国际秩序建立 D . 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
  • 24. (2024·昆明模拟) 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农业调查局,以控制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猪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可见,新政(   )
    A . 扩大生产观模以改善民众生活 B . 通过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 C . 加强国家干预以调书经济发展 D . 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
  • 25. (2023九上·榕城期末) 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媒体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三个卡通人物形象分别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广田弘毅,他们正在切瓜,而瓜皮上的纹理是一幅世界地图。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该漫画主题的是(    )

      

    A . 《德意日法西斯正在瓜分世界》 B . 《英法对同盟国实行绥靖政策》 C . 《法西斯国家取得二战的胜利》 D . 《美国在旁观纳粹党瓜分世界》
  • 26. (2024九下·仁寿月考) 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 )
    A . 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 . 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 C . 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 . 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 27. (2024九下·东海期中) “曼哈顿工程”一开始圈定的31名科学家名单中,爱因斯坦的名字赫然在列,但是联邦调查局却以“爱因斯坦有共产主义倾向”为由,圈掉了他的名字。……在1948年7月1日的一次晚宴中,爱因斯坦对波兰驻美国大使说:“我想你现在应该意识到,美国再也不是一个自由国家了。”爱因斯坦被排挤的国际背景是(   )
    A . 美国参加了同盟国 B . 苏联疯狂扩军备战 C . 美国推进“冷战”政策 D .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
  • 28. (2023九上·榕城期末)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 欧盟 C . 华沙条约组织 D . 联合国
  • 29. (2023九上·榕城期末) 下图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

    A . 欧洲的联合 B . 欧盟出现 C . 欧共体成立 D . 欧元发行
  • 30. (2023九上·榕城期末)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 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
    A . 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 . 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 . 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 . 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九上·榕城期末) 追寻历史脚步,开拓国际视野。某中学围绕“大国发展之路”选取相关资料,开展了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60年至1830年,英国经济人均产值增长量的2/3以上都应归功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活动的发生地点,由农舍和小作坊转移到了工厂,从而提高了对工作投入的掌握程度。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为政治变革提供了动力。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各类议会立法机关为纠正工业化带来的普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英国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均产生了反响。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图片一   攻占巴士底狱                                        图片二  凡尔赛宫

    材料三

    事件

    影响

    莫斯科保卫战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库尔斯克战役

    使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B

    促使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 (1) 请你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带来哪些影响?
    2. (2) 假如要选择材料二中的一幅图片对法国历史进行解读,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理由。
    3. (3) 材料三中“A”“B”处是分别是哪一事件?请综合材料三的资料,归纳一个观点。
    4. (4) 通过本次项目式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 32. (2023九上·榕城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早期的英国,服饰是一种身份,只有贵族才有能力和特权购买、穿戴质地很好、价格昂贵、色彩艳丽的服饰,而普通大众主要穿着厚重的粗呢绒和坚硬的皮革制成的服装,色彩单调沉闷。到18世纪,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中下层大众,服饰质地都有很大的改善,服饰颜色也变得更加艳丽多彩,同时服饰款式和样式也发生变化,各个阶层服饰风格特别是款式更加趋同,服饰所体现的等级身份界限变得模糊。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图一:法国大革命时期意味着自由的小红帽   图二:剪发易服前后的明治天皇

    1. (1) 根据材料一,英国近代服饰在18世纪发生了怎样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服饰变迁体现的意义。
    3. (3) 综上所述,在推动社会变革中要汲取哪些智慧?
  • 33. (2023九上·榕城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8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20世纪20年代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1928-1937年

    苏联完成第一个、二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1939-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

    新独立的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西欧国家组成了欧盟

    2010年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1. (1) 根据目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局面的事件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优势地位的事件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 。
    2. (2) 根据材料,围绕“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提出一个观点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