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条 | 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罚款三便士 |
第11条 | 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
第16条 | 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
材料一 1760年至1830年,英国经济人均产值增长量的2/3以上都应归功于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活动的发生地点,由农舍和小作坊转移到了工厂,从而提高了对工作投入的掌握程度。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经济和社会变化为政治变革提供了动力。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各类议会立法机关为纠正工业化带来的普遍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英国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均产生了反响。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材料二
图片一 攻占巴士底狱 图片二 凡尔赛宫
材料三
事件 | 影响 |
莫斯科保卫战 |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A |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库尔斯克战役 | 使苏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B | 促使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材料一:近代早期的英国,服饰是一种身份,只有贵族才有能力和特权购买、穿戴质地很好、价格昂贵、色彩艳丽的服饰,而普通大众主要穿着厚重的粗呢绒和坚硬的皮革制成的服装,色彩单调沉闷。到18世纪,不管是上流社会还是中下层大众,服饰质地都有很大的改善,服饰颜色也变得更加艳丽多彩,同时服饰款式和样式也发生变化,各个阶层服饰风格特别是款式更加趋同,服饰所体现的等级身份界限变得模糊。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材料二:
图一:法国大革命时期意味着自由的小红帽 图二:剪发易服前后的明治天皇
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8世纪中期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19世纪中期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914-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9-1922年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
20世纪20年代 |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
1928-1937年 | 苏联完成第一个、二个五年计划,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
1939-1945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55年 |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1968年 |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
20世纪50年代 | 新独立的国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
1991年 | 苏联解体 |
1993年 | 西欧国家组成了欧盟 |
2010年 | 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