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育才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八上·潮南期末) “在中国近代史上,茶叶出口贸易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该研究视角意在强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A . 使中国丧失完整独立的主权 B . 具有罪恶性并期望打开中国市场 C . 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D . 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受破坏
  • 2. (2023八上·蓬江期末) 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常常认为“世界”秩序如下图同心圆一样,但这一认知最终在19世纪中期被一个“化外之国”打破。这一认知被打破开始于(   )

    A . 闭关锁国政策实施 B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C . 清朝设立“总理衙门” D .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 3.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继续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   )
    A . 迫使先进中国人寻求御侮之道 B .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C . 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D . 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4. (2023八上·潮南期末)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但是,迟至1861年,太平天国管辖的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300余石。这在当时不是个例。这说明太平天国(   )
    A . 缺乏先进的阶级领导 B . 土地私有制毫无触动 C . 征收租米以充实财政 D . 施政纲领的践行有限
  • 5. (2024九下·武威模拟) 史载:轮船招商局初期仅有轮船三艘,1876年增至十二艘,洋商大起嫉忌,旗昌、怡和、太古等外国航运公司纷纷跌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A . 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御作用 B .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 . 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6. (2023八上·潮南期末) 这一阶段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具有特定历史意义,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思维定势,既把封闭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推上大机器生产的轨道,又要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为“君民共主”的制度。“这一阶段”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7.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898年,《天演论》正式出版,此后“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
    A . 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 .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 . 体现了制度变革是国民共识 D . 促进了报刊出版事业的发展
  • 8.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902年,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转化为外债后,不仅以关税为担保,而且包括盐税和常关税(一种内地通过税),距海关50里以内之常关税,均成为外债之抵押品,并受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税务司所管辖。这表明列强(   )
    A . 控制清政府财政 B . 增设通商口岸 C . 划分“势力范围” D . 进行商品倾销
  • 9.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京民众,多误以为新皇帝驾临,有闭户不敢进者。”当时的《合川县志》还将民权、共和、自由、平等视为“邪说僻行”,扰乱社会风俗。这表明(   )
    A . 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B . 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有限 C . 民主共和汇集成时代潮流 D .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10. (2023八上·潮南期末) “袁世凯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和皇帝同样的权力……袁世凯通过收买和武力威胁,使地方军阀表示服从和效忠。但实际上,不仅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而且他的嫡系将领们在各自占得一块地盘后,也相互倾轧,极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材料反映了(   )
    A .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独裁专制 B . 袁世凯统治时期已经埋下军阀割据隐患 C . 袁世凯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 . 袁世凯只是得到北洋系军阀的实际拥护
  • 11. (2023八上·潮南期末) 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之前,只有少数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阅读写作,文学革命后,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大众,看书读报、开口讲话、提笔写作都采用白话。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
    A . 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B . 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C . 批判了封建道德礼教 D . 推动了爱国救亡潮流发展
  • 12. (2023八上·潮南期末) 杜威《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中,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这里最为坚实的基础指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 B . 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 . 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 13. (2023八上·潮南期末) 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 .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B . 使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C . 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 .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14. (2023八上·潮南期末) 《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 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1 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145篇,使用次数1 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 民众普遍拥护国民革命运动 C . 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 15.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926年,北伐军在新余会战时,在中共新余地方组织的领导下,1000多农民“临时结合成军,用土枪土炮痛击敌人后方,不约而收前后夹攻之效”。终于使北伐军转危为安,先败后胜。由此可知,在北伐战争中(   )
    A . 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 . 参与北伐战争阶层很广泛 C . 促成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D . 农民阶级发挥了主要作用
  • 16.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927年12月,工农革命军在宁冈县创办了军官教导队,后在此基础上创办了井冈山红军学校,主要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员,其中政治课占40%,军事课占60%。除此之外,还设有识字课。据此可知,当时的红军学校(    )
    A . 开创培养军事人才的先例 B . 巩固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 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 . 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和外交人才
  • 17. (2023八上·潮南期末) 歌谣《阿婆领到耕田证》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得到土地证后如获至宝的心理:“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到分到田。租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睡前仔细看一遍,三更半夜捻着边。做梦也在大声喊,万岁万岁毛委员。”从歌谣中可知(    )
    A . 该歌谣流行于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拥护 C . 孙中山平均地权设想得实现 D .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
  • 18. (2023八上·潮南期末)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 . 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 . 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 . 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19. (2024九下·山西月考) 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 . 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 .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 .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 . 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 20. (2023八上·潮南期末) 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纪念馆每年都会在12月13日举行主题展。如果要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提供铁证,下列证据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 当时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和幸存者证词 B . 侵华日军自拍的在南京屠杀平民的照片 C . 当时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程瑞芳的日记本 D . 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书的判决书
  • 21. (2023八上·潮南期末)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普遍开设近代世界史与中国革命史课程,教材由马克思主义史学小组编写,涉及中国革命的任务、性质和动力等内容;八路军也要求所有干部和战士学习历史。据此可知,当时(   )
    A . 马克思主义引导了国民教育 B . 抗日根据地教育体系完备 C . 历史教育成为文化工作重心 D . 中共重视文化领域的抗战
  • 22.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937年后,中苏联合开辟了西北国际通道。据统计,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的飞机、坦克、汽车、各式枪炮等物资,90%以上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从1937年到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锡、铅等各类矿产及大量的茶叶、生丝、羊毛、驼毛等物资,大部分在星星峡、哈密等处交货。由此可推知(   )
    A .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 日军侵占中国东部大片领土 C . 中国正面战场面临严峻挑战 D . 中国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北
  • 23. (2024九下·商水模拟)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灌制了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名为《起来》的唱片。该唱片收录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中国革命歌曲,并在法国、印度、捷克等国家或地区发行。这反映了(   )
    A . 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B .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C . 抗日战争受到国际关注 D .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 24. (2023八上·潮南期末)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使中国收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一部分主权,也收回了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失地,被强割出50余年的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A . 重新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B .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 C .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 . 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25. (2023八上·潮南期末) 抗战胜利后,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为人民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这一壮举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 开始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 B . 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C .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坚持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
  • 26. (2023八上·潮南期末) 下列表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士地政策,反映了

    时间

    革命时期

    土地政策

    1924-1927

    国民大革命时期

    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将其分给贯农和中农

    1927-1937

    土地革命时期

    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

    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A . 地主土地被剥夺导致利益被损害 B . 农民因此获得了土地 C . 为适应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需求 D . 土地政策的朝令夕改
  • 27. (2023八上·潮南期末) “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山东按着敌人的脑袋,陕北按着两条腿,我们拦腰砍去。”由此,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    )
    A .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B .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C .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 .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8. (2023八上·南沙期末) 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
    A . 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 . 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 .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 . 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 29. (2023八上·潮南期末) 1873年,浙江余杭发生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申报》派记者调查采访,并进行连续报道,使此案轰动余杭和京师,对这起冤案的昭雪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反映了( )
    A . 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B . 《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 C . 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D . 《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
  • 30. (2024·茂名模拟)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
    A . 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 . 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 . 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 . 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2分,32小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八上·潮南期末) 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骎骎(qin qin,迅速)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向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安徽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询于时事大局有禆。”

    ——朱萌贵《朱萌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 (1) 材料一指出的“招商局”的诞生与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 32. (2024八上·和平期末) 教科书是课程的承载,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原》《星学发轫》《星轺指掌》《中西合历》《分化津梁》

    《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

    《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摘自《同文馆题名录》

    材料二  亚细亚洲,占全球全陆三分之一,其面积之广大,为五大洲……然多分属欧洲诸国,主权丧尽,其号称独立自主者,只我中国及日本、暹罗、波斯诸国而已。

    ——摘自《最新地理教科书》(1905年)

    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

    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

    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

    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

    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战时补充教材》

    战时常识、国防算术、国民防空必读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898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的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2. (2) 根据材料二,与传统的“天朝”观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书》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类教科书的时代意义。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教科书的认识。
  • 33. (2023八上·潮南期末) 中国媒体的发展,既是一部文化史,也是一部政治史,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后,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教士,一种是商人。前者宣传宗教道德伦理观,创办了教会报刊,从精神、文化上进行渗透;后者注重赢利,创办了商业性报刊,从传播业上进行扩张。

    ——摘编自刘兴豪《报刊舆论与近代中国政治:从维新变法说起》

    材料二  清政府在经历两次战争的失败后,推行了洋务运动。在此期间,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在中国大地上次第诞生,它们对洋务派所举办的“自强新政”予以积极鼓吹。……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后开始了办报活动。他们办的报纸致力于介绍西方新知识,评论国内外形势,为变法维新制造舆论。梁启超主持的《时务报》,痛陈中国面临危亡的紧迫形势,系统地宣传了改良派要求变法、设议院、仲民权和发展民族经济等主张。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报刊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批以反对封建思想、宣传新思潮为中心的报刊开始出现,在中国报刊界形成了一个反封建的思想斗争热潮。

    ——摘编自刘兴豪《报刊舆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等

    材料三  1919年《申报》广告中国货商标的命名别具深意。丹药类商品有“盖日牌”纯丹、孚记药房的“日快丸”等,香烟品牌中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自由钟、大长城、爱国牌等。

    ——摘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与〈申报〉广告(1912—1926)》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中国办报的共同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诞生的背景并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趋势。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申报》广告中国货商标命名有何“深意”?
    4. (4) 综上所述,报刊作为媒体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