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大雁归来》一课后,班级开展了以“大雁——鸟中的精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材料一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一边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
材料二 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紧跟着,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大雁群自然排成了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
材料三 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由雁群中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它们停歇在水边饮水食草时,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
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 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 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 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
(选自《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 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 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草”。 魏晋之际,又嫌挑笔费事,改为敛笔,字字连书,以一行或一节为单位。 这称为“今草”。 隶书方整,去了挑笔,又变为“正书”。 这起于魏代……正书本也是扁方的,到陈隋的时候,渐渐变方了。 到了唐代,又渐渐变长了。 这是为了好看。 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 大概正书不免于拘,草书不免于放,行书介乎两者之间,最为适用。但现在还通用着正书,而辅以行草。一方面却提倡民间的“简笔字”,将正书行书再行简化;这也还是求应用便利的缘故。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____(A.清醒 B.苏醒 C.醒悟 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____(A.次第 B.连续 C.陆续 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____(A.纷纷 B.唰唰 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候鸟的迁徙
余 夫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 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因此,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来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的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黄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 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 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对候鸟迁徙的观测、、、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徙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 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 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2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看世界————新时期的旅游与研学
【材料一】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网)
从国际游客来看,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谷歌联合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人文体验持续是吸引外国游客来华的主要因素。从国内游客来看,文化休闲占比在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文化消费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旅游中进行文化消费。游客最喜欢的前五项文化体验依次是看剧观展、文艺小资地打卡、文化场馆参观、演艺/节事和民俗体验。可以说,国内游客已经从看山看水转向人间烟火。
从城市旅游休闲发展的核心关键要素和动力来看,“文化”“技术”和“可持续”是最核心的关键词。世界旅游休闲城市更多地依托文化特色塑造鲜明个性,依靠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旅游休闲发展,并更加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城市的旅游休闲高质量发展要在开放互鉴的基础上,在“干中学”摸索出中国式的城市旅游休闲发展模式。 突出文化底色,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文化气质和魅力突出的旅游休闲城市。在城市发展空间上,不仅盯着主城区,还要兼顾统筹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卫星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建设田园旅游休闲城市。
最后,刘祥艳博士代表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公布了游客心中最美好的十个国内滨海休闲城市。他们是:三亚、青岛、大连、厦门、海口、秦皇岛、北海、珠海、威海和宁波(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刘祥艳博士
【材料二】
研学旅行的概念很宽泛,中小学生是当前研学旅行的主体。研学活动在我国早已有之。 南宋诗人陆游曾写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明代董其昌讲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938年3月15日,在抗大学员毕业典礼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这都是讲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
现在,研学旅行在中小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市场主体也迅速发展。2019年增长至480万人次,2021年达494万人次,2022 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达到历史新高。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雒树刚
【材料三】
宁波梁祝文化园研学基地
课程基地介绍:
梁祝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外收集梁祝资料最多、最广、规格最高的主题博物馆,是一个将梁祝化蝶元素与魏晋时期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建筑体。 主要介绍了梁祝文化的总体风貌:包括梁祝故事的发展、发源;梁祝与宁波的历史渊源及对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在国内、在亚洲地区的广泛传播和对欧美的影响;梁祝在新中国对外交流舞台上的特殊贡献等。
课程实施:
9:00-9:30 队伍抵达基地,教官接团、做自我介绍
9:30-10:00 开营仪式,有序带开
10:00-11:00 戏剧文化课:学习戏剧文化,穿戏服,学戏剧舞台表演,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结拜”
11:00-11:30 劳动技能课(二选一):制作桃酥饼、活字印刷
11:30-12:30 中餐自理
12:30-14:00 户外拓展:大战地鼠、木拖鞋挑战、无敌风火轮(小学生版)
户外拓展:合力搭建、绳索运球、背夹球、旋风跑(中学生版)
14:00-15:00 特色活动:乘坐坦克
15:00-15:30 参观梁祝文化博物馆
15:00 活动总结讲评,评优,开心返程
(选自公众号“宁波研学”,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