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 | 方法 |
A | 氧化铜粉末和铁粉 | 观察颜色 |
B | 酒精和水 | 闻气味 |
C | NH4NO3、NaOH两种固体 | 加水溶解,观察温度变化 |
D | MgCl2和BaCl2两种溶液 | 加稀硫酸,观察有无沉淀 |
现象 | 甲 | 乙 | 丙 | 丁 |
铜表面有气泡,锌表面没有气泡 | 银表面有气泡,锌表面没有气泡 | B表面有气泡,A表面没有气泡 | C表面有气泡,B表面没有气泡 |
[查阅资料]
Ⅰ.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2O,含泥沙等杂质。
Ⅱ.碳酸锂(Li2CO3)是无色晶体,化学性质与Na2CO3类似,溶解性受温度影响与氢氧化钙类似。
操作序号 | 操作内容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① | 调节2%酵母菌溶液的pH值 | 4.0 | 5.0 | 6.0 | 7.0 | 8.0 |
② | 调节4%H2O2溶液的pH值 | 4.0 | 5.0 | 6.0 | 7.0 | 8.0 |
③ | 将注射器A、B相连(如图),检查装置气密性 | |||||
④ | 将4mL2%酵母菌溶液放入50mL的注射器A | |||||
⑤ | 将4mL4%H2O2溶液放入50mL的注射器B | |||||
⑥ | 打开止水夹,将酵母菌溶液推入H2O2溶液 | |||||
⑦ | 记录注射器3分钟内氧气产生的速率(毫升/分钟) | 4.5 | 6 | 10.5 | 8.5 | 6 |
查阅资料,认识膨松剂 ①常见的膨松剂有NaHCO3、NH4HCO3等;膨松剂是利用化学反应释放气体,使体积膨胀变大; ② ③高温挥发,控制用量,可使食品残留含量达到食品安全标准。 |
【2】比较蓬松效果
将等量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分别加入相同的面粉中,经过和面、烘焙,同学们发现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
【3】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
某同学为测定某膨松剂中含量,设计实验。
资料: ①碱石灰是与的固体混合物; ②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 |
步骤:.
①气密性检查:连接针筒与b,关闭k,向右拉针筒,若 则气密性良好。
②除去装置E。装入m1克膨松剂,打开k,从a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为m2;
③点燃酒精灯,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从a端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记为m3.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蒸汽眼罩 [主要成分]无纺布、铁粉、蛭石、活性炭、无机盐、吸水树脂 |
小组利用蒸汽眼罩内发热体粉末,设计方案。
方案1 | 用磁铁靠近粉末,若粉末能被吸引,则含有铁粉 |
方案2 | 向粉末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则证明有铁粉 |
[查阅资料]蛭石:起保温作用;吸水树脂:具有强吸水性,受热可释放吸收的水分。
小组取适量发热体粉末于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数字传感器测得容器中O2含量减少。分析:眼罩的热量来源于袋内铁粉与等物质反应放出热量。
①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长s和斜面的高度h.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的重力G.
③用弹簧测力计将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④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上述实验后,相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斜面的倾斜角度 | 小车的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机械效率 |
1 | 较小 | 10 | 0.2 | 3.6 | 1 | ____ |
2 | 适中 | 10 | 0.4 | 7.01 | 1 | 57.1% |
3 | 较大 | 10 | 0.6 | 8.5 | 1 | 70.6% |
投石器制作的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总投射10次) | 评价等级 | ||
优秀 | 良好 | 待改进 | |
指标一:投远(平均射程) | 射程最远 | 射程较远 | 射程较近 |
指标二:投准 | 7-10次能投射到指定区域 | 4-6次能投射到指定区域 | 3次及以下能投射到指定区域 |
指标三: ? | ..... | ..... | ..... |
①小组认为,同一木球射程与橡皮筋的形变程度有关。下压抛掷杆分别位于不同位置进行实验。发现在橡皮筋的形变程度越大时,木球的射程越远。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木球射程越远的原因。
②小组根据能量转化和动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射程与抛掷小球的质量有关,当橡皮筋的形变程度相同时,3个小球射程由远到近排序为(用字母表示)。小组后来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
烧杯质量/g | 烧杯和氯化钠溶液总质量/g | 硝酸银溶液/g | 沉淀的质量/g |
100 | 111.7 | 20 | 1.435 |
A类:当环境中水分子被纤维吸引结合后,分子动能降低,通过能量转换产生吸湿发热现象。材料一般以改性腈纶、涤纶为主。
B类:用热辐射吸收较好的材料形成远红外纤维,或将材料涂在表面。它能吸收环境或人体发出的热量,以远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出来。
C类:在面料中加入导电纤维,如石墨烯纤维等,外接电源对其充电,服装就会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