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 1.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以下是我国古人类遗址考古材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史证价值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A . 元谋人会人工取火 B .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C . 中国是原始人类的唯一起源地 D . 元谋人和现代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 2. (2023七上·南沙期末) 1982年考古人员在广州白云区新市葵涌龟岗,发掘出石斧、石锛、砺石、网坠、纺轮等物。石器的形制,花样百出,用途越来越专门化;工艺也从早期的打制,发展成磨制。由此可知,该遗址文明(   )
    A . 社会分工开始出现 B . 原始农业水平领先 C . 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 D . 代表南越国文明成就
  • 3.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下列各房屋图中,最适合半坡人居住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
    A . 民族认同 B . 华夷有别 C . 民族差异 D . 国家统一
  • 5.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   )
    A . 阶段性 B . 渐进性 C . 连续性 D . 多元性
  • 6.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据史书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这说明(   )
    A . 商朝的奴隶制度比夏朝的民主 B . 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民心 C . 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的残酷 D . 商军联合了周边的各部落起兵
  • 7. (2024九下·南山期中)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材料表明分封制(   )
    A . 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C . 促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扩大了西周疆域 D . 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 8.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汉字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文字之一,它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请你按时间先后排出我国古文字的顺序(     )
    A .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B . 金文→小篆→隶书→甲骨文 C . 甲骨文→隶书→小篆→金文 D . 小篆→甲骨文→隶书→金文
  • 9. (2023七上·南沙期末) 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伐山戎而“布于天下”。这表明诸侯争霸战争(   )
    A . 加速了山戎的灭亡 B . 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 C .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D . 客观上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的交流
  • 10. (2024九上·广州期中) 西周至春秋早期,一些边远诸侯国的青铜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与周王室及中原地区诸侯国的青铜器物有很强的一致性。材料表明西周至春秋早期我国(   )
    A . 实现了高度中央集权 B . 诸侯国离心力不断增强 C . 中原和边远地区文化无差别 D . 边远诸侯国对中原的文化认同
  • 11.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是(   )
    A . 奖励耕战 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 建立县制 D . 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 12.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流派(  )
    A . 儒、道、墨、法 B . 墨、儒、法、道 C . 法、儒、道、墨 D . 道、法、墨、儒
  • 13. (2023七上·南沙期末)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下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中,被后世历代帝王沿用的是(   )
    A . 实施“焚书坑儒” B . 在中央设“三公” C . 秦王嬴政自称“皇帝” D . 统一岭南地区
  • 14. (2023七上·南沙期末)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属于西汉时期具有监察功能的官职是(   )
    A . 刺史 B . 御史大夫 C . 丞相 D . 太尉
  • 15.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封国人口数大大超出中央控制的人口数)”。统治者为解决图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颁布“推恩令”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实行盐铁专卖
  • 16. (2023七上·南沙期末) 刘秀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斗,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废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 . 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 . 监管官吏,惩处贪官 C .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 . 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 17.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中国指南针传入朝鲜 B . 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 C . 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传入中国 D . 西汉朝廷设置西域护管理西域
  • 18.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下列组图展示了我国一项伟大发明的部分工艺流程。这项发明(   )

    A . 改变了欧洲社会传统作战方式 B . 直接应用于远洋航海 C . 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 . 加强了秦朝与西域的交往
  • 19.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历史事件发生在长江流域地区的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赤壁之战
  • 20.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一位同学进行主题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他研究的主题应为(    )

    壁画

    南朝牛车画像砖

    表格

    东晋后期北民南迁的数据

    文物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文献

    《六朝经济史》

    A . 江南地区的开发 B . 东晋政权的兴亡 C . 海外交流的兴盛 D . 南朝政权的更迭
  • 21.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三国演义》中有“刮骨疗伤”的故事,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关羽仍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而小明同学在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读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他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   )
    A . 《三国演义》的内容更具体可信 B . 文学作品与史书可信度一致 C . 《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D . 文学作品与历史史实存在一定的区别
  • 22. (2024九下·北京市月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墓形从传统梯形竖穴土坑墓变为仿汉族的弧边方形砖室墓,墓里的壁画也从描绘狩猎、宴饮等场景变为宣传儒家“孝悌”等内容。从变化中可以看出改革带来的影响是( )
    A .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 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C .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 23. (2023七上·南沙期末)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西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 B . 东汉华佗被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C . 北朝贾思编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D . 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是《洛神赋图》
  • 24. (2023七上·南沙期末)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返回地球,在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他是(   )
    A . 郦道元 B . 祖冲之 C . 司马迁 D . 贾思勰
  • 25. (2023七上·南沙期末) 对以下的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汉末”指的是西汉末年 B . 东晋被北魏所灭 C . 西晋结束分裂,完成了全国统一 D . 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极少
二、材料问答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0分,共40分)
  • 26.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某历史学习小组设计了关于汉代历史的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汉武帝任用桑弘羊,实行盐铁官营,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被迫迁徙漠北。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卷一上·高纪第一上卷二·惠纪第二

    卷四·文纪第四

    ……

    卷九十七上·外成传第六十七上

    卷九十八·元后传第六十八

    卷一下·高纪第一下卷三·高后纪第三

    卷五·帝纪第五



    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摘编自《汉书》目录(节选)

    1. (1) 根据材料一制作表格,写出表格的主题,并将主要内容分类整理填入表格。(要求:在答题卡上制作表格。表格分类合理,内容完整准确,行数和列数自定。制表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可不用直尺。)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东汉中期以后处于怎样的政治局面?并分析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判断《汉书》的体裁,如要查找关于西汉灭亡的史料,应该从《史记》还是《汉书》中查找?请说明理由。
  • 27. (2023七上·南沙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迁移示意图

    材料二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宫。(孝文帝)六个王妃中,除一女出于鲜卑八大贵族之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摘译自《魏书》

    魏主(孝文帝)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古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穿裤褶服南朝乐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北方

                                                                                 传入的少数民族坐具

    1. (1) 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分别概括两次人口迁徙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措施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融的表现。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 28. (2023七上·南沙期末) 我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留下许多文物古迹与文化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①都江堰

    ②半坡遗址

    ③司母戊鼎

    ④北京人遗址

    1. (1) 请将图①至④所示的历史遗址和文物,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写序号)。
    2. (2) 请仿照以下示例,在图①至④所示的历史遗址和文物中选择其一,为其编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列出所处时期、特点和历史价值等,史实准确,表述成文。)

      示例:云冈石窟。解说词:由于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雕刻兴盛。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是著名的代表,石窟里面雕刻着数以万计的大小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优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