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涂写在对应的空格内)
  • 1. (2024七上·潮南月考) 考古发现,在北京人遗址的动物碎骨有人工打击的痕迹,因此有人认为北京人会制作骨器。也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碎骨只是北京人为食用动物而打碎,不能说明是人工骨器。这表明(     )
    A . 研究北京人需要文献史料 B . 北京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 . 同一考古发现有不同解释 D . 北京人已经普遍使用骨器
  • 2. (2024·博罗)  如下表,这说明北京人(    )

    人类发展阶段划分

    平均脑容量

    备注

    类人猿

    800毫升

    北京人在30万年的时间里,脑子在慢慢地变大

    摘自《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

    1088毫升

    现代人

    1400毫升

    A . 逐渐由猿向现代人进化 B . 比现代人更有智慧 C . 其脑容量比现代人更大 D . 保留了猿人的特征
  • 3. (2024九下·东莞模拟) 蓝田人被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距今约70万年到115万年,其遗址发现的石器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等。据此可知,蓝田人(     )
    A . 处在旧石器时代 B . 学会使用天然火 C . 过上了定居生活 D . 掌握了农耕技术
  • 4.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一位同学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万—20万年、保存火种、打制粗糙石器。该遗址可能位于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 5. (2024七上·潮南月考) 赤铁矿是一种可供装饰品染色的天然原料,在北京山顶洞遗址、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出土的饰品中均有出现。据此可知旧石器时代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已经(   )
    A . 能人工栽培农作物 B . 具备了审美观念 C . 懂得制作彩色陶器 D . 能制作磨制石器
  • 6.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以下史料体现了该观点的是(   )
    A . 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B . 殷墟出土的商朝甲骨文 C . 打制石器的大量出土 D . 中国各地的古文明遗址
  • 7. (2024七上·潮南月考) 考古研究发现,陶器作为容器可以储存大量动植物资源,作为炊煮器具能够扩大人类可食用资源范围。此外,陶器的发明客观上降低了人群流动性。这表明,陶器的使用( )
    A . 推动人类走向定居生活 B .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C . 提高了古人的审美意识 D .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 8.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 9. (2024七上·潮南月考) 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制成各式各样的陶器。观察如图可知,原始陶器(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白陶鬶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高柄杯

    A .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B . 具有浓厚生活气息 C . 分布在黄河流域的附近 D . 体现贫富分化现象
  • 10. (2024九下·广东模拟) 考古学者在黄河上游发现距今约5000-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遗址中M339墓的4件粗陶瓷都盛满碳化粟粒,M134墓内一件大陶瓮中所盛的粟达66.9公斤。据此可推测,马家窑先民(     )
    A . 粮食储存技术先进 B . 最先进入文明社会 C . 手工制作技艺高超 D . 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 11.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以下是我国部分出土文物中的中国早期龙形象。这可说明(       )

    距今7600年,查海文化(辽宁阜新查海)

    距今6000年仰韶文化(河南濮阳西水坡)

    距今5000年红山文化(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

    A . 龙这种生物真实存在 B . 龙是权力的象征 C . 龙文化只在北方出现 D . 龙文化源远流长
  • 12. (2024七上·潮南月考) 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4300年,包含宫殿区、内城和外城,城北有水利系统,城中有大型广场和高级建筑,墓葬中有祭祀的玉琮、玉璧和象征权力的玉钺。这说明当时(     )
    A . 出现早期文明特征 B . 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C . 城市规划十分完美 D . 玉器工艺世界领先
  • 13.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在河南平粮台古城遗址,发现了一条上宽下窄的城内沟渠,沟渠底铺的陶水管道节节套扣,且城内高于城外,沟渠排向城外壕沟。这表明,当时(     )
    A . 排水技术先进 B . 水利灌溉发达 C . 城市管理完善 D . 城市规划先进
  • 14.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遗址

    玉钺

    玉琮

    龙首玉环

    石峡遗址

    良渚遗址

    A .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 . 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C .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 . 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 15. (2023七上·南沙期末) 在我国境内,迄今已发现数千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华南地区等几个大的区域,各地区的文化遗存各有特点。这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   )
    A . 阶段性 B . 渐进性 C . 连续性 D . 多元性
  • 16.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中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五谷(稻、黍、稷、麦、菽)丰登,六畜(牛、马、羊、猪、鸡、狗)兴旺”的时代。这描述的是( )
    A . 远古先民善于在自然界中探索 B . 定居生活给先民们带来的影响 C .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过程 D .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带来的问题
  • 17. (2024七上·永修月考)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大禹
  • 18.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山西运城自古以来就有“黄帝正妃嫘祖养蚕缫丝”的传说。1926年,在运城下辖的夏县西阴村遗址,考古学家李济发掘出半枚炭化的蚕茧,传说( )
    A . 依赖历史文献的印证 B . 蕴含一定的历史价值 C . 奠定考古研究的基础 D . 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19. (2024七上·潮南月考) 《管子·小匡》中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中国诸侯”并举的记述,并认为华夏(“中国”)居中,为五方的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观念升华。这一记述反映出(     )
    A . 百家争鸣的盛况 B . 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C . 华夏认同的增强 D .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 20.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古史相传,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舜年老时,也用同样的办法将权力传给禹。这种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方式
    A . 盛行于新石器时代 B .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 . 带来了阶级的分化 D . 导致家天下现象出现
  • 21. (2024七上·潮南月考) 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 . 废除奴隶制 B . 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 . 建立郡县制 D . 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 22. (2024七上·潮南月考) 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一致。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 . 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 . 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C . 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 . 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
  • 23.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在夏代的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陶制酒器和少量青铜酒器,酒器种类丰富,有盛酒的陶尊和温酒的铜爵,且成套用于随葬。据此推测,当时(     )
    A . 酒是人们的普遍饮品 B . 青铜制造技术很发达 C . 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 D . 等级分化的国家产生
  • 24.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连纣王之子也有分封。据此可知,西周分封(     )
    A . 优先考虑血缘宗亲 B . 重视笼络先代权贵 C . 确立贵族世袭特权 D . 促进西周长治久安
  • 25.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吕氏春秋》记载:“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材料可以佐证(       )
    A . 铁农具的出现 B . 牛耕的使用 C . 私学的兴起 D . 诸侯的争霸
  • 26. (2024七上·潮南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材料说明该时期( )
    A . 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倒退 B . 社会秩序整体和平稳定 C . 社会转型变革激烈深刻 D . 王室权威实力不断提升
  • 27. (2024七上·潮南月考) 《吕氏春秋》记载:“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以兵相残”的根本原因是(     )
    A . 西周王室衰微 B . 铁犁牛耕推广 C . 分封制遭破坏 D . 诸侯尊王攘夷
  • 28. (2024七上·潮南月考) 《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赙(钱财)”,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
    A . 诸侯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群雄兼并 D . 王室衰微
  • 29. (2024七上·潮南月考) 戎、狄等都是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因齐桓公征伐而“布于天下”;晋国与戎、狄作战时,吸取了其擅长的步战,逐步放弃车战。这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战争客观上( )
    A . 加速了民族交融 B . 巩固了天子地位 C . 推动了政治变革 D . 促进了经济发展
  • 30. (2024七上·潮南月考) 春秋初期,列国对吴国以蛮夷视之;直到春秋晚期,晋国开始拉拢吴国抗楚,吴国才真正进入中原人的视野,列国也逐渐承认其诸夏的身份。这表明,春秋争霸战争(     )
    A . 引起了政局动荡 B . 加强了民族认同 C . 造就了文化繁荣 D . 削弱了周王威信
二、综合题
  • 31.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中华文明的起源吸引着我们探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南部的居民栽培了水稻。同一时代,粟在黄河流域得到种植,……在半坡村,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大量带有彩绘的陶器和公元前6千年和前5千年期间农耕者使用的骨器。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 (1) 观察材料一图片,指出北京人生产生活的特点。
    2. (2) 分析材料二中影响南北方作物种类的主要因素,并概括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生产生活的特点。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 32. (2024七上·潮南月考)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原始人群分布遗址图》

    材料二   某地发掘的考古成果

    1. (1) 据材料一中的地图,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2. (2) 材料二中的考古成果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居民怎样的生产、生活情况?
    3. (3) 如果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除了出土文物中了解外,还有哪些途径?
  • 33. (2024七上·潮南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天子适(到)诸侯(的属地),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朝见)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朝见)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之。

    材料三   王(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抵御)之……(周)王卒(军队)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1. (1) 根据图1,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观察图2,指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次序是怎样的。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分封制具有怎样的作用。
    3. (3) 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