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开州文峰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5题,15分)
  • 1. (2023七上·期末)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 神话传说 B . 史书记载 C . 学者推断 D . 考古发掘
  • 2. (2023七上·文峰期中)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5 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 ”, 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 .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B . 北京人使用和保存火 C . 北京人已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 D . 北京人审美意识增强
  • 3. (2023七上·文峰期中)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 .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 .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 4. (2023七上·文峰期中) 《史记》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 .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C .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D .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 5. (2023七上·文峰期中)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缧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 B .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 . 神话传说 D .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 6. (2023七上·文峰期中) 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 . 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 . 因为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和平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D .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 7. (2023七上·文峰期中)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 8. (2023七上·文峰期中) “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9. (2023七上·文峰期中) 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 . 巩固了西周统治 B . 确立了等级制度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 D . 促进了民族交融
  • 10. (2023七上·文峰期中)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的文字的造字方法是(    )

    A . 象形 B . 指事 C . 会意 D . 形声
  • 11. (2023七上·文峰期中) 《管子》一书曾载,春秋时期,齐国人已经使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战国策·赵策》中也有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的记录。这主要体现了(   )
    A . 古代冶炼工艺完善 B . 水利灌溉技术成熟 C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 畜牧业的普遍发展
  • 12. (2023七上·文峰期中)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争霸与兼并
  • 13. (2023七上·文峰期中) 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一心为民。李冰父子率蜀中父老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修筑成一座彪炳史册的传世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该工程(  )
    A . 造福千秋 B . 顺应自然 C . 功能齐全 D . 结构精巧
  • 14. (2023七上·文峰期中)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 . 墨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儒家
  • 15. (2023七上·文峰期中)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孔子的观点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 . 有教无类 B . 温故知新 C . 因材施教 D . 仁者爱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第18题7分,第19题6分,共35分。
  • 16. (2023七上·文峰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经历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专家们在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等地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都深深镌刻着文化自信。

    1. (1)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O”。

      A.七八千年前,农耕的发展打破了聚落内部的平等和睦。  (  )

      B.农业的进步推动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  )

      C.耒耜是当时主要的农具,大多用水牛的肩胛骨做成。(  )

    2. (2) 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中所指中国北方和南方原始农耕遗址各一例。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代青铜器的特点。
    4. (4) 根据材料概括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巨大作用。
  • 17. (2023七上·文峰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中国历史》

    材料三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

    ——《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四  (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结果,一些中小封国被邻近的大国吞并……春秋初年的百十来个国家,缩减为十几个大国。

    ——《中国通史讲义》

    1. (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转变为“天下为家”的史实?并指出“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传位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指出从商代到西周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调节了哪些社会关系?结合所学指出西周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
    4. (4) 据材料四概括当时社会出现了何种现象?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这种现象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 18. (2023七上·文峰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畜强起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初期,秦国是七个诸侯国中力量最弱小的,其他诸侯国看不起秦国,出现了“诸侯鄙秦,丑莫大焉”的情况……,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三:都江堰治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表现,这一工程建立在对河道、水流、泥沙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两千年来,它不仅没有对岷江河道、枢纽所在的周边地区以及灌区内产生任何生态与环境的负面效应,反而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的生态发展,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并成为秦国的重要粮仓,巴蜀之地为秦国东出统一天下源源不断地供应粮食和财力。

    ——李可可《都江堰——天人合一的典范》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2. (2)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

      A.都江堰修筑对成都平原的生态发展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  )

      B.都江堰不仅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还为秦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

  • 19. (2023七上·文峰期中) 阅读材料:

    夏桀把人当坐骑                 纣王无道造炮烙

            商汤灭夏                              牧野之战

    从以上图片材料中任选两个史实,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