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③尚未出现原始农业
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①天下共主
②礼崩乐坏
③战争频仍
④民族交融
①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②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③严刑酷法,轻罪重罚
④什伍连坐,相互监督
派别 | 儒家(六艺) | 道家 | 阴阳家 | 法家 | 名家 | 墨家 | 纵横家 | 杂家 |
篇数 | 3123 | 993 | 369 | 217 | 36 | 86 | 107 | 403 |
①广设赈灾仓库 ②修建都江堰 ③开通大运河 ④兴建洛阳城
①设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掌调兵、统兵权
③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④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①汉族
②蒙古族
③波斯人
④阿拉伯人
材料一:
铁农具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总之,铁农具伴随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
——摘编自徐旺生《中国饮食文化与晚近农业结构关系探析》
材料二: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一:
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看,汉武帝之后,在政治地理格局上,不但汉初王朝直接领属郡县与王国独立领属郡县并立的格局被彻底改变,中央集权程度大大加深,王朝还通过积极有效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北疆确立了对匈奴侵扰的有效辖制。
——摘编自郑帼《两汉之际的政治地理研究》
材料二:
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西南的吐蕃和南诏、东北的契丹和靺鞨。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使大唐出现了“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的盛世局面。
——摘自田宁《武则天与唐朝前期的边疆民族治理》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节次(节选) | 标题 | 子目(节选) |
第二节 | 从儒学复兴到理学构建 | (一)岑寂后的复兴 (二)两宋理学 |
第四节 | 文人天地 | (一)以婉约含蓄为主格调的( ) (二)品味高雅的宋画 |
第六节 | 科技之光 | (一)社会温床 (二)绚烂之花 |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一:
先后到达南洋、印度洋等30多个国家,远达波斯湾、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秉持儒家“以德服人”的仁政原则和“厚往薄来”“不欺寡,不凌弱”的和平外交宗旨,交好东南亚、印度洋诸国,共同推进社会的和平安定……开启了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新征程。
——摘编自朱丽霞《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早期传播》
材料二:
大帆船贸易将中国带入了世界全球化的历程,中国社会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也由此悄然发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但后来中国的闭关自守政策使这种优势地位逐渐丧失,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却利用世界市场得到了大发展。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