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D.
C .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 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 史实 | 史论 |
① | 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
② |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
③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20世纪90年代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
④ | 中共十八大提炼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
①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②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 ③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④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①路易十四加强专制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的爆发
③西欧兴起宗教改革运动 ④封君封臣制的确立
材料一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为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科举分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与重点在于推荐(所谓“乡举里选”)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打破了与“德”“名”相关联的门第背景的限制,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但它完全按考试成绩选拨人才,显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
——改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展权。
——改编自“(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记录”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曾说:“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和他下令规划、公布的考试法规,不少重要内容后来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摘编自《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光明日报》)
材料一:中世纪欧洲并不是政教合一,而是典型的政教二元结构。西方文明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中世纪发展出一个由不同的体系化组织来承担道与剑的系统——道由教会掌管,剑由国王掌管.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合作,当然,也会相互打架。
——摘自李筠《西方史纲》
材料二:中古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以工商业作为基本谋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三: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种宗教。
——摘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年10月24日)
时期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
1870--1914 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 |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
1915--1945 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 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各国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
依据材料中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