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皆不给分)
  • 1. (2024·) 据《尚书吕刑》所记,周代的刑罚,有墨(脸上刺字涂青)、劓(割鼻)、刖(断足)、宫(男去势,女禁锢)、大辟(斩首)五刑。法网严密,远远超过了前代。由此可见,西周( )
    A . 国家治理走向科学 B . 成文法已正式形成 C . 法治思想已经成熟 D . 法律体系持续发展
  • 2. (2024·) 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剧烈变化,郡县制代替了分封采邑制,建立征兵制和常备兵,形成了一系列官僚制度,主要有俸禄制、符玺制和上计制。这( )
    A . 有利于各国国君的和睦相处 B . 源于周王室权威的丧失 C . 表明中央集权政治初步形成 D . 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3. (2024·) 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然而,统治集团的腐败之风日益蔓延。河间王元琛饲养10余匹骏马,皆以银做马槽,以金做锁环。土地兼并严重,胡汉贵族竞相占夺耕田,如汉族大族李显甫率宗族数千家在殷州垦占方圆五六十里地区。上述现象说明这次改革( )
    A . 仍存在严重的阶级矛盾 B . 维护了鲜卑贵族的利益 C . 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D . 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
  • 4. (2024·) 《唐律疏议》规定,“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告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祝诅祖父母、父母者,流”。下列选项中,与其内涵相似的是( )
    A .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C . 准五服以制罪 D .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5. (2024·) 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这些规定表明监察官员( )
    A . 权责范围的拓展 B . 地位的不断提高 C . 实际能力要求高 D . 权力得到了保障
  • 6. (2024·) 在一节历史课后,某同学整理了关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笔记,写道:“不仅恢复了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又开辟了____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上文“____”指的是( )
    A . 广州 B . 泉州 C . 明州 D . 杭州
  • 7. (2024·) 下图为明朝疆域(局部)。下列明朝在①、②、③、④四地实施的举措,正确的是( )

    A . ①地:敕封“王”“法王” B . ②地:设置九边军镇 C . ③地: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④地:派驻办事大臣
  • 8. (2024·) 清朝对程朱理学大肆推崇,“以讲学明理为先务”,竭力宣扬理学中的“忠”、“孝”思想。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科举所用八股文之内容、形式较明朝限制更严,一切均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这一系列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 缓和抗拒心理以巩固统治 B . 巩固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 . 为政府选拔更多政治人才 D . 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 9. (2024·) “家有雅风,政事规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颇重视家训,著名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南梁名臣徐勉的《戒子崧书》以及颜延之的《庭诰》,《颜氏家训》更是中国最早的“家庭教育著作”。由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政府强化律令儒家化 B . 士族垄断政权 C . 家训推动基层教化 D . 儒学繁荣兴盛
  • 10. (2024·) 1898年,康有为在《请奏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中称,“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由此可见,作者认为科举制( )
    A . 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 . 已失去文人广泛的支持 C . 已被学堂选官制所取代  D . 失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 11. (2024·) 近代某份文件中写道:“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 中共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B . 中共进行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 C . 中共努力巩固新兴人民政权 D . 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 12. (2024·) 右图是画家丁聪在1946年为《民主》杂志绘制的漫画《太多的自由》,该漫画反映了( )


    《太多的自由》

    A . 平等自由原则的落实 B .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C . 国民政府一党专政的本质 D . “宪政”外衣下的专制独裁
  • 13. (2024·) 右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成就简图。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 )

    A . 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 B . 直接得益于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D . 得益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
  • 14. (202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表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针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力于( )

    时间

    文件名称

    1987年

    《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

    1997年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A .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B .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D . 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 15. (202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这些内容出现在(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6. (2024·)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若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手铐、甚至将其杀害或卖为奴隶为止。近代西方的法律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对选举权也长期有财产上的限制。由此可知( )
    A . 英国法律与罗马法一脉相承 B . 西方法律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 . 两者都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 D . 罗马法至今仍普遍实行
  • 17. (2024高一下·洮北期末) 《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一规定(  )
    A . 表明英国进入了议会君主制时期 B . 试图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 C . 保证了国王的合法地位 D . 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 18. (2024·)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政后,立即宣布僧侣会议必须听命于国王,各大臣非经国王同意不得发布任何政令。1664年,国王委派官员到各省整治地方官吏,训诫他们效命中央政府。翌年,路易十四取消各地的终审法庭,并宣布巴黎高等法院和地方高等法院不得再就国王的敕令进行讨论和表决,必须先行登记。这些举措( )
    A . 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治理 B . 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C .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 . 揭露了教会的黑暗腐朽
  • 19. (2024·) 1883年,根据《文官制度法》规定,美国文官的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并且,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主管文官考试与管理的新机构——文官制度委员会。由此可知,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为( )
    A . 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B . 政治中立,工作隐名 C .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D . 程序公正,无罪推定
  • 20. (2024·) 周陵,相传为西周文王、武王陵墓。陵前分别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周文王陵”“周武王陵”墓碑一通。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勘探后,发现此二陵有类似早期秦王陵园的兆沟,园内采集的瓦当、板瓦等标本也为战国时期产物,据此推断该两墓为战国晚期秦王陵墓。由此可见( )
    A . 考古是还原史事的重要手段 B . 古史传说均不具备史料价值 C . 距离史事越近的史籍越可信 D . 史事的考证离不开考古发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皆不给分)
  • 21. (2024·) 周天子之下总揽政务大权的是太宰,下面大致分为两个职官系统,一为民事,负责军政事务;二为神事,负责宗教祭祀等事务。民事系统中设有“三事大夫”,管理官吏的选任、司法及其他民事。神事系统中设有太史、作册、内史、史等职,各司其职。据此可知西周( )
    A . 分封制之下,等级分明 B .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C . 中央机构重叠,效率低下 D . 国家机构较为复杂,职权较为分明
  • 22. (2024·)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书隋文帝,提到当时“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情况,建议改革地方行政制度。隋文帝随即采纳建议,废除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这一举措( )
    A .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 . 开创了郡县制度的先河 C . 杜绝了地方的分权倾向 D . 加剧了地方的混乱状态
  • 23. (2024·) 东突厥灭亡后,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置定襄和云中两都督府,分别委任突厥贵族为都督。同时,对迁徙到中原的突厥上层分子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由此可知,唐朝( )
    A . 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发展 B . 对少数民族上层分子较开明 C . 边疆地区的发展程度显著提高 D . 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分而治之
  • 24. (2024·) 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每隔八九天便召开一次,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粮食供应、国家债务、官员审核、惩罚和罢免;执政官抽签和十将军选举也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据此可知雅典( )
    A . 民主制度达到鼎盛时期 B . 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C .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 . 实行直接民主制
  • 25. (2024·) 1648年某协议中提出,神圣罗马帝国的选帝候,其“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并且条约确认了新教和天主教的平等地位。关于这一协议,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一协议开创的体系具有全球性 B . 加强了欧洲国家的王权和主权意识 C .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D . 确认了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进行集体制裁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 26. (20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政党制度建立初期,在选举中获胜的执政党都把政府的官职作为战利品,酬劳对该党有功和对选举胜利作出贡献的人,而对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等考虑不多,甚至根本不加考虑,公开地进行“肥缺分赃”。

    早在16、17世纪,一些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其“是值得推崇并效仿的”。

    ——改编自古燕《西方政治的稳定器》

    材料二:近年来的“国考热”延续至今,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报名开启前四天,2024 年国考报名系统有 637108 人提交申请,一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再创新高。在招录条件方面,2024 年国考继续向基层和应届毕业生倾斜,且力度加大,对学历要求继续提高。

    ——摘自《中国新闻网》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肥缺分赃”的弊端并简析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并阐述其推行与改善的意义
  • 27. (20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 战国铁犁铧

        

                                            图 2 “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才能得到察举。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汉王朝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商鞅变法在经济层面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察举制举荐人才的依据。结合所学,概括察举制的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汉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意义。
  • 28. (20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马帝国前期是罗马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帝国社会中,庞杂的法令需要加以编纂整理,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日趋复杂化,也要求从财产关系方面确切地规定权利和义务,因此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从公元3世纪开始,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此后几个世纪,陆续颁布了《格里戈里安法典》、《赫尔摩格尼安法典》、《提奥多西法典》等等。后来,在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时,则在前述基础上编成了集罗马法大成的《国法大全》(即《罗马民法大全》)。

    —摘编自吴子廑、齐世荣主编《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纵观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法律思想,其具体制度设计上颇具差异,但无一例外的彰显了对个人本位个人价值的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观念仍然是西方社会法治的价值基础。

                                        —李盼盼《对西方个人本位法律传统的几点思考》

    材料三:尽管在雅尔塔已经埋下不和的种子,人们仍普遍地对雅尔塔会议表示欢迎,认为它是同盟国合作的顶峰。同盟国的合作还表现在联合国(UN)的成立上……同其前身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的建立也是为了完成两大任务: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妥善处理国际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也是作为各主权国家的联盟而建立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典编纂工作得到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法大全》在法制史上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思想来源以及基本特征。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主要责任。结合所学,概述《联合国宪章》在集体安全体制上的规定并说明国际法在二战后发展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