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许昌高级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

更新时间:2024-12-06 浏览次数:1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考古发现,在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一些黄河流域文化遗存中,已经出现将粟作为主要农作物进行栽培,并大量使用彩绘陶器的情况。这些文化遗存( )
    A .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 属于河姆渡文化 C . 处于新石器时代 D . 已经形成了国家
  • 2. (2024高二下·武威月考) 《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
    A . 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 B . 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 C . 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 D . 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 3.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只有礼法仁义才能“化性起伪”,使人改恶向善。这折射出荀子(    )
    A . 背弃儒家基本主张 B . 为贵族政治做辩护 C . 最早提出以法治国 D . 具有现实主义倾向
  • 4.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战国时郡是设于边境地区。边地原为荒僻之地,人口稀少,虽然面积大于县,其地位却比县低。后来边地逐渐繁荣、人口增加,乃于郡下设县。于是在边地有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这说明( )
    A . 兼并战争推动管理体制变革 B .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普遍推广 C . 经济发展影响政治体制变迁 D . 各国变法成效已然得到体现
  • 5.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如图为东汉至西晋时期,今浙江、福建两省设县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B . 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C . 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开发 D .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严密
  • 6. (2024高一上·乌鲁木齐期末) 唐中叶后朝廷授予许多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宰相衔,号为“使相”。从玄宗朝到僖宗朝,使相的人数从8人增加到了60人。唐朝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 . 拉拢藩镇维护统治 B .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C . 创新制度提高效率 D . 重用人才优化决策
  • 7.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魏晋至隋唐时期,科技成果斐然。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齐民要术》提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B

    《千金方》以人命责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共30卷,合计药方5300首。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C

    唐代郑思远所撰的《真元妙道要略》,记款了炼丹见闻30余则,并且最早提到了火药。

    唐朝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D

    《册府元龟)记载:835年,节度使冯宿奏,准敕禁断印历日版(私印日历)

    雕版印刷术最早始于835年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对国家大事共同决策。议事时,由主事官首议,政事堂(中书门下合署办公)合议,后由皇帝裁决,最后交由有司执行。谏院(言官机构)全程记录。如果皇帝直接发号施令,谏院抗议。结果是,有司以各种理由拖延,皇帝命令没有有效贯彻甚至不了了之。这说明当时(  )
    A . 选官用官制度不完善 B . 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 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D . 国家制度对专制皇权有约束力
  • 9. (2023高一上·新乡期末) 元代设立的行省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能够做到使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正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
    A . 削弱了地方政府权力 B . 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 . 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 . 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 10. (2023高一上·江苏月考) “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这说明元朝行省制( )
    A . 导致地方分裂割据 B . 赋予地方较大权力 C . 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D . 属于最高行政机构
  • 1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 )
    A . 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 B . 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 C . 鼓励商业发展重新树立义利观 D .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伦理
  • 12. (2023高一上·期末)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
    A . 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 B .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 . 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 D . 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 13.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明朝建立后,对内事务中,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外事务中,为垄断对外贸易并使之全面官营化,限制或禁止非官方渠道的对外贸易,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范围内。这反映了海禁政策的实施是( )
    A . 专制制度强化的结果 B . 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C . 官民商业争利的产物 D . 压制倭患的主动选择
  • 14.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明末,顾炎武提出了“为天子为百姓之心,不如自为”的经营思想。他以徽商为例,认为其勤俭经营的目的不只是克制私欲达到一定的修为,而是追求利益,并肯定了这种欲望。这表明顾炎武( )
    A . 旨在抨击君主专制 B .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 .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D . 深受社会各阶层认可
  • 15.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 . 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 B . 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 . 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 D . 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 16.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提出:“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    )
    A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 B . 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 C . 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 D . 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
  • 17.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各省抚督文武大吏,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该条约的内容反映了(   )
    A .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18.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进行了国会选举。选举结果为:参议院中,国民党占54.5%,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占25.2%;众议院中,国民党占60.4%,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占20.6%。这表明国民党在当时( )
    A . 用法律武器捍卫民主 B . 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 成为社会进步总代表 D .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 19.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1912-1920年间,我国国产工业品销路扩大,企业利润丰厚,新厂不断开设。这九年全国工业生产按总产值计,平均年增长率为16.5%;按净产值计,平均年增长率为13.4%。出现这一现象的外部原因是( )
    A .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掀起 B . 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C .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迅速发展 D . 西方列强忙于一战而无暇东顾
  • 20. (2024高一上·涪城期末)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这反映了( )
    A . 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 . 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C . 欧洲列强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D . 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 21. (2024高一上·开封期末) 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期刊,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第一年中,以宣传新思潮为旨趣的新出版物骤增至400余种,影响较大的有《新中国》、《南开日刊》、《觉悟》、《湘江评论》、《曙光》、《新社会》等。这一现象表明( )
    A . 社会开明开放氛围浓厚 B . 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C . 思想界呈空前活跃局面 D . 反帝反封建成为国人共识
  • 22.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五四”前后,国内创办的进步刊物犹如雨后春笋,多达150种。这些报刊,在大量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同时,还程度不同地宣传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白话文书刊成为主流 B .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C . 救国思想出现新变化 D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23.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20世纪30年代,安徽岳西红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打开地主仓,救济我穷人。大人分一斗,小孩得五升,粮食是我亲手种,今日归还我穷人。红军来到我潜山,工农掌政权。”这首民谣反映出(    )
    A . 中央苏区政权得到稳固 B . 土地革命政策深得人心 C . 游击斗争策略机动灵活 D . 国民大革命的成果突出
  • 24.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以战养战”就是运用中国的物质力量来征服中国。据统计,驻华北、华中侵华日军在1939年的自给率分别达到36%和41%,1940年分别达到45%和75%,由此可见( )
    A . 敌后根据地遭到严重围堵 B . 国统区的经济遭受打击 C . 日军对沦陷区的野蛮掠夺 D . 日军开始调整侵华政策
  • 25. (2024高一下·湖北月考) 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 )
    A . 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 B . 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 C . 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 D . 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
  • 26.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不管国际风云变幻万千,国际力量格局组合多变,中国外交总是以其‘不变’来应对外部环境之‘多变’。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这里所指我国外交上的“定海神针”是指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 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结伴而不结盟的方针
  • 27.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下面的“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而成的。导致出现如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 B . 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 . 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 .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行
  • 28.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下图为1960年和1962年国家支付工资的职工人数与城镇人口的变化示意图。这反映了( )

      

    A .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 . 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D . “四个现代化”目标已实现
  • 29.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1978年10月,国务院在四川选择了6家企业开始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到1980年底,扩权试点企业增加到6600家,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总数的16%、产值的60%、利润的70%。商业系统扩权试点企业,1980年为8900家,占商业系统独立核算单位的50%。通过改革(   )
    A . 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B . 我国建立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 C . 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和经营活力 D . 实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30.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1983年,一些人视特区为异端,怀疑“特区姓‘资’不姓‘社’了”。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字“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邓小平又到深圳等南方城市视察。这两次南方视察的共同点是( )
    A . 促成经济特区的设立 B . 实践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 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 D . 促成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 31.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见于记载的相应官员有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等。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总理全国政务。太尉原称尉、国尉,是朝廷首席武官,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于丞相,是负责监察的大臣,位列上卿。“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务部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隋时,三省的职掌尚没有明确的划分。直到太宗时,始告确定。以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查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但因权力的彻底分化……太宗为补救这个流弊,因而设“政事堂”,作为三省首长联席议政的机关。最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来移到中书省,改称为“中书门下”。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款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设立“政事堂”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体是什么?其目的何在?
  • 32. (2023高三上·安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儒学中以“克已复礼”思想为代表的礼制思想对于协调社会关系、维持封建政权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北洋军阀深谙传统儒学的作用,因此,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尊孔复古”逆潮。如:1913年袁世凯下令尊孔;1917年张勋拥溥仪复辟,理由是维护儒家的纲纪;黎元洪在1922年复任总统时发表的通电中指出,中国之所以乱七八糟,正是因为“下放其上……婚媾凶终,师友义绝,翻云覆雨,人道荡然”;1927年张作霖下令定礼制,次年祭孔。北洋军阀集团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有意识地利用封建儒家文化,构建起诸如吴佩孚的“内圣为体,外王为用”的治国理念。

    ——摘编自刘威张泽坤《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北洋军阀的影响》

    材料二 1986年,当代学者李泽厚在《走向未来》杂志创刊号发表《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这是当时对新文化运动所能达到的“最为漂亮”的回答,自此“启蒙与救亡”即成为支配性的阐释范式,延绵至今。

    ——摘编自吴宝林《如何超越“辉格史”: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百年评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洋军阀政府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及其意图。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
  • 33. (2024高一下·许昌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巩固人民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制度建设和外交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图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三个峰值出现的推动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