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东莞市海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8-08 浏览次数: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 1. (2024九上·东莞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文。
    1. (1) 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2. (2) ,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3) 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 (5)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这两句话:“。”
    6. (6) 借景抒情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两句借落叶、花朵表达旅途中的山野情趣;许浑《咸阳城东楼》中“”两句借写秦汉宫殿的荒废表达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 2. (2024九上·东莞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凡做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 (2) 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jí qǔ有益的见解。
    3. (3)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qián pū hòu jì的战斗。
    4. (4) 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这些光辉灿烂的明星,也并非qīng ér yì jǔ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 3. (2024九上·东莞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对戏曲的了解比较肤浅,所以不敢贸然加以评论。 B .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拟将亵渎英烈纳入严重失信行为。 C . 脱口秀演员大多随机应变的能力强,强聒不舍 , 使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D .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二法门
  • 4. (2024九上·东莞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学生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去掉“的原因”) B .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又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将“既能……又能…”改为“不但……而且…”) C . 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去掉“能否”) D .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地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激发了国人热爱科技。(在句末加上“的热情”)
  • 5. (2024九上·东莞期中)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请在横线上用工整的字体抄写右图书法作品,并加上标点符号。
    2. (2) 任务二:文学社将为本次活动出一期专刊,确定几个栏目,请你再补充两个栏目。

      示例:名言警句

    3. (3) 任务三:同学们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开展议论文写作,请概述一个名人的励志故事,让它成为文章的论据。
  • 6. (2024九上·东莞期中) 海德双语学校初三年级开展“梁山英雄我来谈”的名著深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1. (1) 人物形象深阅读。“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他擅使棍棒,“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文武双全,多才多艺,绰号浪子。他是梁山好汉(填人名)
    2. (2) 故事情节深阅读。“一个屏风枪势如霹雳,一个水平枪勇若奔雷。一个朝天枪难防难躲,一个钻风枪怎敌怎遮。这个恨不得枪戳透九霄云汉,那个恨不得枪刺透九曲黄河。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一个使枪的雄似虎吞羊,一个使枪的俊如雕扑兔”此武斗情节难分胜负,这一情节是(概括)
    3. (3) 主题探究深阅读。鲁迅先生曾评价《水浒传》道:“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他以理性的角度分析了这场起义的不彻底性,吴用也对宋江说过:“哥哥,你休执迷!招安须自有日,如何怪得众兄弟们发怒?朝廷忒不将人为念!”下面对于这场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吴用曾对宋江毫无原则的妥协退让进行了批判,同时他也提醒了宋江早作安排,做好朝廷来袭的准备,体现出吴用作为底层起义者对于时局的清晰洞察、未雨绸缪、善于筹划的特点。 B . 张顺对奸臣贼子的痛恨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他代表着梁山好汉中被官府压榨、反对接受招安的一派,他的情绪清晰地说明了官府和百姓的矛盾冲突不经完全的革命是难以消除的。 C . 管营、差拨等滥用职权、仗势欺人的底层官员随处可见,这已经充分表明封建统治阶级的管理制度正处于崩溃边缘,他们的存在是宋江等人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D . 宋江一心期盼被朝廷招安、谋取仕途,对俘虏的朝廷官员一律以礼相待,其“反贪官”“不反朝廷”的抗争体现出其思想的狭隘和斗争的不彻底性。
二、阅读与鉴赏(36分)
  • 7. (2024九上·东莞期中) 课内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源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腾,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醉翁之不在酒

      至于者歌于途

      筹交错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不仅写景优美,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时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B . 第一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以“环滁皆山也”总起,由远及近,层层推进,最后亮出主景。 C . 第三段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侧面烘托出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D . 出自本文的一些短语已变为成语在后世流传,沿用至今,如峰回路转、水落石出、政通人和、心旷神怡等。
  • 8. (2024九上·东莞期中) 课外文言文阅读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 , 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释】①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参:通“掺”。③诮(qiào):责备,讽刺。④第:只是,一定。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用水二斗/云而岩穴暝 B . 于是/渔人甚 C . 水也/在昼 D . 尔第不我法耳/规蹈矩
    2. (2)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

    3. (3) 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谈谈在学习方面受到的启发。
  • 9. (2024九上·东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18第11期,有删改)

    1. (1) 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 (2) 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例证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 (3) 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4. (4) 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10. (2024九上·东莞期中)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父亲,从乡下来

    符浩勇

    ①刚过秋分,风就软了,离寒冷还要一些日子。

    ②窗外,连日来阴晦的天空,不间歇地筛撒着毛毛细雨,飘得我一度恹恹的心情发潮。所幸,我的几个大学毕业后从未见过面的同学好友早就约好,今夜到我这里重叙旧情,这就像阴暗的屋子洒进来的一缕灿烂阳光。

    ③刚吃过晚饭,门就被敲响,准是他们来了,还早呢,咚咚的敲门声擂得好重。唉,怎么还像在学校时那样冒失。我上前打开门,不由一惊:哦,是父亲,他从乡下来了。

    ④父亲裹着一件半旧的大衣,头发上挂着零星的雨珠,瘦瘦的脸上一双眼睛却十分有神,背上还驮着一只鼓鼓的布袋。我脱口而出:“爸,你怎么来了?”

    ⑤父亲似乎显得很不安,讷讷地说:“家里闲,今早晌拔了花生,你娘惦记着你,就嘱我来送……”说完,他放下布袋,抹了抹头上的雨珠,才慢慢舒了一口气,对我巴结地一笑。

    ⑥我本能地问:“吃饭了没有?我来煮……”心理却有一缕隐隐怨恨。妻子到一个边远的乡镇出差去了,我自起炉灶,自然有些不便。父亲仿佛意识到什么,阻拦我说:“别煮了,我吃过了……刚才,刚才在街上。”

    ⑦我没有迟疑,抢过话:“别说谎,挨饿的可是你。”我执意淘米,可父亲很倔,上前拦住我,一再说在街上吃过了。

    ⑧说话间,我的三个同窗好友来了,两男一女。

    ⑨父亲显得热情过度,格外勤快,喜滋滋地端出从家里驮来的花生。花生是刚从地里拔起就用水煮熟的,吃时有一股原味原汁的香气。

    ⑩我的同窗好友坐定,品尝着花生,都说父亲好疼我,羡慕我有这样憨厚慈祥的父亲。

    ⑪父亲拘谨地坐在一边,不时还插着话。我的同窗好友显得很客气,对他嘘寒问暖,还询问起乡下收成年景。父亲一点儿也不生分,絮絮叨叨地作答,甚至忘情地唤起我的不中听的曾在中学时就惹女同学取笑的乳名。

    ⑫花生终于在说笑声中吃腻了。

    ⑬我趁着父亲上洗手间的机会把一张50元钱塞给他,说:“爸,今夜影剧院演琼剧,海口剧团的《狸猫换太子》,是新剧目,你去看吧,顺便把花生壳端出去倒了。”

    ⑭我深知父亲喜欢琼剧。我读中学时,每逢军坡节期,他总是跨上自行车走村串户去看。参加工作后,我不时回乡下,就买几盒新版的琼剧磁盒带给他。如今剧院正逢演戏,他当然高兴。他向大家道别,拎着一大袋花生壳出门去了。

    ⑮父亲一离开,我和三个同窗好友无所顾忌,天南地北地聊起来了……

    ⑯时间过得真快,夜渐渐地深了,不知不觉间,子夜已过。

    ⑰我的三个同窗好友起身告辞,我送出门外,忽然记起父亲还未回来。这时候,影剧院早该散场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于是,我转身回屋,找出一件大衣,出门去找。

    ⑱街上,毛毛细雨仍在飘着,寒意伴随夜幕明显地浓重了;几间临街的店铺开始打烊,回响着关门的咿呀声,我顺着剧院的方向寻去。

    ⑲远远地,我就看见高大的影剧院大楼已漆黑一片,门前几盏昏黄的路灯疲倦地睁着眼睛,小商贩们已收拾起夜市的摊档。父亲,你到哪里去了?

    ⑳我在影剧院门前的台阶上徘徊,向四下黑暗的角落找寻。父亲,你在哪里?

    ㉑忽然,我发现一个栏杆处倚着一个佝偻的黑影。我疾步走去,哦,果然是父亲。他睡着了,手里还抓着一只煎糊的葱油饼,他或许来的时候压根儿就没在街上吃过东西……

    ㉒我犹豫再三,不忍唤醒父亲,他瘦瘦的脸孔显得十分疲倦。寒意更重了,我脱下大衣,披在他单薄的身上,他却恍然醒了,不经意地对我歉意一笑。

    ㉓陡然,豆大的泪珠溢出我的眼眶……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 (1) 文末写道“陡然,豆大的泪珠溢出我的眼眶……”,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父亲做了哪几件事让“我”忍不住流泪。
    2. (2) 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文章最突出的写作特色之一,请找出一处,并作简要分析。
    3. (3) 想象下列语句描绘的情景,品味加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①说完,他放下布袋,抹了抹头上的雨珠,才慢慢舒了一口气,对我巴结地一笑。

      ②他却恍然醒了,不经意地对我歉意一笑。

    4. (4) 文章以“父亲,从乡下来”为题,有什么妙处?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 11. (2024九上·东莞期中) 按要求写作。

    是倔强地盘曲在绝壁之间,还是坦荡地直立在广袤草原,那是树的选择;是欢呼地奔向广阔的大海,还是静谧地流淌在清澈的小溪,那是水的选择。人生在世,在心灵的交汇处,又何尝不是面临这样那样的选择?逆行而上的白衣战士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量,选择了大爱无疆;路遇不平的年轻人经历过视而不见、自保太平的动摇,选择了见义勇为;远行者经历过无怨无悔,选择了风雨兼程;植树人经历过孤寂无闻,选择了一生与林为伴。你一定也有自己的选择,或记忆深刻的经历。

    请以下面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题目:这是我的选择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