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次数: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21分)
  • 1. (2024·北流模拟)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溯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析,“劳”字同“劳”。劳由“力、”、炊”三部分组成,“力”代表力气、用力,“”象征房屋,意指光明、温暖和希望。“勞”字本义为向上用力,意涵用力做工方能有所获,引申为劳作可以创造美好愿景。“动”字同“動”,“動”由“重、力”两部分组成,本义为发力起动,引申为很用力地负重劳作。故“劳”“动”合义,意为下力气劳作,即能有所创获,象征人们通过勤劳工作,能够走向光明,收获希望。华夏先民chóng(   )尚劳动、辛勤劳动的心路历程,成为激励后人筚路蓝(   )、实现梦想的原动力。

    【劳动创造】热爱劳动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开物成务、命脉赓续、继往开来的“传家之宝”。从“南泥湾” “天下粮仓” “黑土地”到“禾下乘凉”,中国奇迹是劳动创造的“制胜密码”;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东风导弹”到“神舟”与“天宫”遨游太空,中国天眼探索宇宙,中国高铁展现中国速度,一代代劳动者艰苦奋斗、卓绝探索,让“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享誉全球,让中国人民坚挺脊梁。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好时代,我们用劳动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劳模精神】樊锦诗守护敦煌,让莫高窟既“延年益寿”,又以数字化的方式得以“永生”;黄文秀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全村实现整体脱贫,将30岁的年轻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 张桂梅扎根边远地区,推动创建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真可谓“____,____”。他们具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忘我境界和“功成必定在我”的使命担当,广大劳模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1. (1) 阅读【劳动溯源】,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chóng尚  筚路蓝

    2. (2) 【劳动创造】中有不少成语,请你写出其中3个
    3. (3) 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遨游:享誉:

    4. (4) 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填入【劳模精神】语段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连贯。将相应的序号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

      ①事当两可要平心   ②风流人物看今朝     ③人到万难须放胆

      ④见贤思齐创佳绩   ⑤栉风沐雨卫国家     ⑥锦绣江山留胜绩

      上联:  下联:

    5. (5) 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勞”字本义为向上用力,意涵用力做工方能有所获,引申为劳作可以创造美好愿景。 B . 中国奇迹是劳动创造的“制胜密码”。 C . 樊锦诗守护敦煌,让莫高窟既“延年益寿”,又以数字化的方式得以“永生”。 D . 广大劳模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 2. (2024·北流模拟) 请根据以下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读古代诗文,我们可以从白居易笔下①“”(《卖炭翁》)的卖炭翁形象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劳碌;从②“”(陆游《游山西村》) 的习俗中感受农人对庄稼丰收的祈盼; 我们还能感受到③(作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那种虽在喧嚣尘世,却无功名缠身的恬淡;从王绩近望秋野所见④“”,(《野望》),感受到牧人与猎人满意而归的安逸与陶醉;从《醉翁亭记》里的“山肴野蔌,⑤”感受到就地取材简朴而别有滋味的快乐; 从《大道之行》⑥“”中感受到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的无私精神。

二、阅读(39分)
  • 3. (2024·普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9年12月,全市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大课堂”涉及的资源单位已有120余家,市级学工学农基地开发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已有200门。例如,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市学农基地,以“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为主线,开发了58门探究体验类课程,分为走进田间、走进智能化养殖中心、走进农产品实验室等八大系列,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行业。中小学校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紧密合作,校外资源校内共享,校本课程校外实施,课外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材料二】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人类劳动的最新形态,数字劳动是包括传播、信息、数字和智能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劳动。

    从劳动工具看,数字劳动是数字技术催生的“智力型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判定一个社会的经济时代和劳动形态,最主要的标尺是生产工具,即“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数字劳动就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载体,创造数字化产品的劳动。数字劳动不同于传统的体能劳动,而是以智力、创造力为主导的非物质劳动。

    从劳动对象看,数字劳动是加工数据和信息的“生产性劳动”。人的劳动过程就是加工、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往往加工改造自然“有形物”,从事物质性劳动。数字劳动往往加工改造信息、数据等“无形物”,对数据、信息等进行采集、编码、存储、赋值,是一种具有非物质生产特性的劳动。尽管数字劳动打破了劳动的发生场域和时空场所,但从本质上看,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劳动并没有改变劳动的根本特征,仍然是“生产性劳动”。

    从劳动主体看,数字劳动是受众在数字平台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不同于人的劳动。活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以是娱乐消遣,也可以是创新创造。但“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从数字平台的参与主体看,既有专门从事数据工作的数字劳动者,如直播网红、程序员、UP主、网络小说作家等,也有并不从事数据处理但却生产数据的普通用户,如粉丝、游戏玩家、各类App用户等。数字劳动不同于数字活动,数字劳动特指数字主体在网络界面和数字平台中的“创造性活动”。

    (选自《把握数字劳动内涵及特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中小学校内劳动活动参与情况表

     

    打扫卫生

    种植活动

    养殖活动

    手工制作

    机械制作

    学习烹饪等家政活动

    其他

    未参与

    2.3%

    65.00%

    92.12%

    36.50%

    92.55%

    89.90%

    96.34%

    有参与

    97.7%

    35.00%

    7.88%

    63.50%

    7.45%

    10.10%

    3.66%

    中小学社会劳动服务参与情况表

     

    植树活动

    打扫公

    共卫生、

    环保活动

    维护交通秩序

    敬老助残

    农业劳动体验

    工业劳动体验

    除农业、工业

    外的其他

    职业体验

    社会调查

    其他

    未参与

    54.30%

    24.00%

    79.90%

    70.00%

    74.20%

    92.51%

    91.89%

    86.10%

    95.18%

    有参与

    45.70%

    76.00%

    20.10%

    30.00%

    25.80%

    7.49%

    8.11%

    13.90%

    4.82%

    (数据来自《中国青年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劳动是指融合传播、信息、数字和智能等技术的综合性劳动,是人类劳动的最新形态。 B . 数字劳动是“智力型劳动”,其生产工具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载体。 C . 数字劳动虽然是一种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但并没有改变劳动的特征。 D . 粉丝、游戏玩家、各类App用户等不从事数据处理却生产数据的活动不属于数字劳动。
    2.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加点字“余”“多”都表示整数后面的零数,是对数量的合理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 . 材料二先整体介绍什么是数字劳动,再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主体三方面介绍数字劳动的特点,属于逻辑顺序。 C . 材料三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中小学生校内劳动参与种类较为局限,复杂化劳动不够;社会服务劳动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 D . 由材料三的数据可知中小学生社会服务参与类型相对单一,证明材料一北京市中小学校外劳动实践途径和类型都受到较大的限制。
    3. (3) 结合上述材料,学校应该如何落实劳动实践实现“劳动赋能”“劳动增智”,请你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 4. (2024·北流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湖

    蒋冬梅

    ①渔把头站在冰面上,一千年前也这样站,一百年前也这样站。他是查干的一只鱼鹰,心里装着整个大湖。

    ②有人看见夏季湖面曾搅起的巨浪,传说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鱼和鱼叉对峙过。

    ③人人都在期盼着大鱼,可今年冬捕的重头戏,师傅决意不来了。

    ④刚入冬,师傅就带着另一队人马,跑内蒙了。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渔把头说:“查干,就交给你啦!”这让把头想起,大鸟把小鸟喂养大,就离开了那片树林。

    ⑤寒冷把天地和大湖冻在了一起,策马狂奔的队伍像刀剑割开北风,车马从切口里闯了进去,马的影子跑在冰里。马匹背对着光亮,把头也背对着光亮,哈气升腾起来,像窜出的火苗。赶在太阳升起之前,人马齐备、大战在即。马嘶,狗吠,号角声里,把头像一员大将,统领着一切。

    ⑥把头趴在冰面上,寻找冰层里珍珠一样的气泡。他看不见鱼,但鱼的呼吸会暴露自己。“鱼知水性,人知鱼性!你喘气儿鱼也喘气儿!”渔把头想起了很多年前,师傅趴在冰面上,寻找大鱼吐出的气泡。寒冷冻不僵男人的血性,师傅的脸冻得皴裂流血了,他让把头朝他脸上喷一口烧酒,再使劲朝大湖喊一嗓子,就又朝冰面趴下了。

    ⑦今年的冰层从未有过的奇异,鱼呼吸的气泡都被冰层深深地锁住了,透过冰面看到的尽是形状怪异的花纹。这些异象让人们对大鱼的出现,更加想入非非。

    ⑧供桌,敖包,鼓声,铃音,口口相传的经文在叩问,一千年前这样叩问,一百年前也这样叩问。

    ⑨风吹得非常烈,把头的心有些乱了,可他不能让人看出他的乱!

    ⑩师傅带着把头上冰很多年了,每当冬捕遇到情况时,有师傅在,把头的心就落了底。“公家把这个事儿交给咱,咱就得担得起!”年年冬捕,师傅都说这句话。

    ⑪冬捕前的那些天,师傅天天带着把头到冰面上探冰。查干渔场多少口子人呢,一半的日子要指靠着冬捕。一场冬捕在哪儿凿开冰洞,就像打井找水眼一样重要。他记得冬捕前的很多天,嗜酒的师傅从来滴酒不沾,直等到选定冰眼,凿出湖水的那一刻,师傅才拿出酒壶,狠狠地灌起来,他抓着酒壶的手,都在剧烈地抖动。

    ⑫这一刻,把头的手也在抖动着。

    ⑬冰面上是有山丘和低谷的。把头辨识着那些矮小的山丘,一脉水波拱起一座山丘,山丘下将喷发鱼的讯息。从前他拿不准水眼的位置时,师傅总是说:“你一定得信自己,一半经验,一半信,才能找到鱼!”把头终于选定了一处冰层,坚定地砸下鱼铲,在冰花的绽放里,叩问大湖的安静,钻木取火般凿开一眼泉,黑色的湖水涌出,像新鲜的血。

    ⑭凿出的冰洞一字排开,四匹马拉着绞盘,拖动大网向湖中布阵。水冻成透明的玉,数尺之下能看见网在游,把头跟着网,像追着一只鸟。大鸟张开翅膀,自由舒放,仿佛要揽过整个大湖。网入大湖纵横成田,鱼像秧苗布立其间,每个网眼只有四寸大,拦住大湖也放过大湖。

    ⑮人、马匹、狗在冰上踢踏,纷乱着破晓的早晨。几十号人在冰封的大湖上耕耘,索取在夏秋肥美起来的大鱼。太阳照在人头顶的时候,该起网了,鱼儿带着热气,被网裹挟着出水。把头抱着第一条出水的鱼,在镜头面前笑着。人们欢呼雀跃,将把头抬起,抛向空中。但把头知道,更。多的人在翘首等待传说中的大鱼。

    ⑯把头拎着一瓶烧锅酒钻进帐篷,像师傅那样,两手颤抖着拧开酒瓶,狠狠地灌了下去。刚才在镜头前的笑容,渐渐褪去,他露出了平静的神色,虽然他没有把握捕到那条犬鱼。

    ⑰外面的锣鼓声,人声,歌舞声,一浪盖过一浪。把头知道,那些热闹不是自己的。他静静地坐在师傅坐过的位置,咧开嘴,用牙齿又咬开一瓶酒的盖子。

    ⑱他想起有一次,同样没有像人们盼望的那样,捕到更多的大鱼。那时把头还年轻,有些垂头丧气的,师傅递过来的酒他也没心思喝。

    ⑲师傅独自喝了几口,突然给他讲起了从前的事:“十六岁那年,听人说黑龙江有大鱼,我们就从白洋淀往那奔。没想到半道上,火车让洪水拦下了,我们就在查干湖下了车。谁承想,一下车就在这停了一辈子!人都说一场洪水把我拦下了,其实是大湖把我拦下了。”把头叹了口气:“人人都稀罕大鱼,你捕了一辈子鱼,可谁知道大鱼在哪呢!”

    ⑳“你记着,人,活不过湖!大鱼,一直都在湖里!”

    ㉑那一刻,两人立在查干的湖心,像大鱼游弋在无边的湖水。

    【注释】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鱼,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习俗),极富民族特色,已被列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自《山西文学》,2020年8月,有改动)

    1. (1) 小说如何围绕“渔把头”叙述捕鱼经过?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过程

      心理

      到达大湖

      自信

      寻找气泡

      坚定

      高兴

    2. (2) 请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策马狂奔的队伍像刀剑割开北风,车马从切口里闯了进去,马的影子跑在冰里。

    3. (3) 小说主要记叙一次鱼把头带队冬捕的经历,却多次穿插叙写“师傅”的故事,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 (4) 谈谈小说最后两段“大鱼”与“大湖”的深刻意蕴。
  • 5. (2024·北流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表现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 B . “君子好逑”写出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向往,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理想的伴侣。 C . 诗中的人物是有修养、有高雅兴趣的“君子”和有美好内心的贤良“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婚姻理想。 D . 这首诗和《蒹葭》一样,都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借大自然的景物起兴,直接抒发对心中理想对象的强烈思念和执着的追求。
    2. (2)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请结合诗中女子劳动的内容说说这种形式的作用。
  • 6. (2024·北流模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活板

    (北宋·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 , 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选自李昉《太平御览》,有改动)

    【注释】①[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印落  非亭午夜分 B . 纸帖之  必 C . 饰以文  又用章一 D . 地动机  征于色,于声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说明活版的制作方法包括制活字模与排版、制版,极为具体地说明了活版印刷的优越性。 B . 甲文用词准确贴切。如使胶泥字印坚硬成型,用“炀”;使药物稍稍融化,用“烧”;用高温使药物融化,用“镕”。 C . 乙文的地动仪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含铜珠的龙头,各与下方的蟾蜍对应。 D . 乙文运用了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体现地动仪能准确检测地震的绝妙精深。
    3. (3)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②观之莫不服其奇丽。

    4. (4) 甲文介绍的是活版印刷技术,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介绍雕版印刷?
    5. (5) 请分别从文中找一个字概括活版印刷术、地动仪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三、综合(10分)
  • 7. (2024·北流模拟)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你所在的光明中学举行了“劳动最光荣”综合实践活动,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下面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召开动员大会,营造劳动氛围


      清洁与卫生——分类整理垃圾

      整理与收纳——②

      烹饪与营养——分享手工美食

      体验不同行业,礼赞“最美劳动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例:致环卫工人——您是黎明的使者,用辛勤的劳动在每个清晨点亮城市的希望之光。

      撰写活动总结,分享心得体会


    2. (2) 在“名著中的劳动者”阅读分享会中,同学们积极发言。请你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主持人:同学们好!我们读过的名著有不少劳动者的故事,下面就请大家踊跃发言!

      小明: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是黑暗的旧社会把一个勤快纯朴、吃苦耐劳的人变成①的行尸走肉,真令人痛心。

      小光:我对艾青所写的②(诗歌名)这首诗里的劳动画面印象很深刻,她含着笑不停地洗衣服、洗菜、切萝卜……主人公真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

      小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主人公③克服种种困难参加筑路队工作,后来还带病下河打捞木材,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今天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让我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为社会奉献青春力量!

    3. (3) 在实践活动中,有同学认为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参加劳动得不偿失。对此,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80字以内。)
四、写作(50分)
  • 8. (2024·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砖一瓦盖高楼,一经一纬织锦锻,一锤一斧造巨轮,是平凡而伟大的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孕育优秀文化,推动社会进步。让我们记录劳动过程,挖掘劳动价值,成就美好品德,开创未来希望。

    请把“在劳动中种下的种子”补充完整并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