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日本要这么多赔款,咱们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吧 乙:听说没?那倭夷占了咱台湾岛 丙:外国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
(一)新人之成长 1.少年初心 2.远大志向 (二)道路之抉择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
时间 | 事件 |
1840年 | 鸦片战争 |
1856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1年 | 太平天国运动 |
19世纪60年代 | 洋务运动 |
1894年 | 中日甲午战争 |
1898年 | 戊戌变法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
1901年 | 《辛丑条约》签订 |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编制
材料一:1840年庚子年,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清王朝大门,是我国近代屈辱的辛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并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
材料三: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器物救国】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改良救国】
材料二:变法维新思想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
【革命救国】
材料三: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
【文化救国】
材料四:“1917年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以▲作为新文学的语言。1918年蔡元培校长主持编写了▲教科书《国语读本》,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1920年教育部通令全国:‘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各学校逐步采用▲教科书。’”
——摘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启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