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4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运用(18分)
  • 1. (2024·苍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明盛与人类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②巴蜀自古就是民族迁(xǐ)流动的(huì)聚之地、文化交互影响的荟萃之所。 巴蜀文化在初创时期的历史性传播和推动,推进了西南文化发展,呈现出交流交、文明互鉴的特点,巴蜀文化因此北与中原文化交流,西北与秦陇文化交融,东南与楚文化交往,向南影响滇文化。

    ③巴蜀地区虽然为山川阻(gé)而交通不便,但随着蜀道、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重要的交通线路的开通,先民借此突破了闭的自然环境,与外界联系广泛。 战国时期秦将司马错等人统一巴蜀,(xiū)缮蜀道提升了蜀秦交通,出现了“道千里,无所不通”的交通繁盛状态。在“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文学语言夸张描写的背后,是各方民众在蜀道绎不绝的史实;在四方交往(mì)切的背后,是司马错入蜀之后关中、中原为代表的黄河文明与巴蜀一地长江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本质,这推进了西南民族地区(nà)入祖国大家庭,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

    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 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自王川《彰显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巴蜀文化力量》,有删改)

    1.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迁(xǐ)           ②(huì)聚         ③阻(gé)

      ④(xiū)缮         ⑤(mì)切          ⑥(nà)

    2. (2)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繁(A.fán B.fǎn)     ②融(A.róng B.rón)  ③黔(A.jīn B.qián)

      ④塞(A.sāi B.sè)       ⑤栈(A.jiàn B.zhàn)   ⑥络(A.luò B.nuò)

    3. (3) 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继续且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 传承好文明互鉴、交流交融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 . 传承好交流交融、文明互鉴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继续且更好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 . 传承好文明互鉴、交流交融这一历史经验,巴蜀地区才能够更好且继续地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B .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 C . “文明繁盛”“交流交融”“蜀秦交通”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D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李白诗歌风格沉郁顿挫,雄浑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 2. (2024·苍溪模拟) 根据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诚信,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你所在中学开展了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为了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同学们收集了关于诚信的名言和成语故事。下列整理最恰当一项是( )
      A . 轻诺必寡信 管鲍之交 B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商鞅立木 C .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闻鸡起舞 D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曾子烹彘
    2. (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传承“信”的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请根据上联,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好时代好风光处处讲诚信

      A .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创美好 B .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构和谐 C . 好社会好气象处处呈新篇 D . 好气象好社会处处构和谐
二、阅读·鉴赏(72分)
  • 3. (2024·苍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国人的文化底气?

    ①汉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间断、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蕴藏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质结构,成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②汉字确证了中国古代的历史叙述。汉字起源于远古刻画符号,历经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唐代的楷书等演变过程,形成今日所用的规范汉字。 我们最常使用的“人”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象。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突出了弯腰垂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重农传统。隶书变形较大,弯腰垂臂的形象完全消失,演变成独立行走顶天立地的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冬梦”会徽更是将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与冬季运动完美融合,展现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的文明色彩。

    ③汉字赋能各民族文化交融。一些少数民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汉字基础上增减笔画、变更字形或借用汉字为注音标码,创造出“汉字系文字”,如契丹字、西夏文、女真大字……任继愈先生说:“维系这样一个大国的统一,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正是发挥了横向的超方言功能和纵向的超时空功能,成为维系中华文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

    ④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传承了中华文明。 “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几乎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但对于中国人来讲,数千年的文献都能大概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源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性质。”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如此感叹。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文字中,唯有中国的汉字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根源在于汉字当中潜藏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⑤汉字既是中华文明诞生的见证者、中华文明繁荣的记载者和中华文明演进的参与者,也是中华文明交流的传播者。当今,“汉语热”在全球各国兴起,汉语爱好者的规模不断壮大。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汉字的传播与应用,拉近了国家之间的情感,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民心相通的独特载体。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中心论点是“汉字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B . 第③段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证分论点“汉字赋能各民族文化交融”。 C . 第④段先提出分论点“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传承了中华文明”,再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汉字当中潜藏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D . 本文论证结构采用“总—分”的形式,层次井然。
    2. (2) 根据选文,在文段画线处填入语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中国将不会是今天统一的形势

      ②也许分成多少个独立割据的小国

      ③才把全国众多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④假若中国没有‘书同文’这样得力的措施

      ⑤有了汉字

      A . ⑤③④②① B . ④②①⑤③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⑤③④①②
  • 4. (2024·苍溪模拟)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夏曰:“博学笃志,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 ,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材料二:

    子贡问于孔子曰:“赐倦于学矣,愿息君。”孔子曰:“《诗》云:‘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事君难,事君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事亲。”孔子曰:“《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事亲难,事亲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孔子曰:“《诗》云:‘刑于寡妻 ,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妻子难,妻子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于朋友。”孔子曰:“《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朋友难,朋友焉可息哉!”“然则赐愿息耕。”孔子曰:“《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耕难,耕焉可息哉!”“然则赐无息者乎?”孔子曰:“望其圹 , 皋如也,巅如也,鬲如也,此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 死乎! 君子息焉,小人休焉。”

    (节选自《荀子·大略》)

    【注】①恪:恭敬,谨慎。②永锡尔类:神灵会永远赐给你福气。③刑于寡妻:给妻子做出典范。刑,典范。寡妻,指嫡妻。④索绹:制绳索。⑤圹:坟墓。

    1. (1) 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B . 死而后(已:已经) C . 愿息君(事:侍奉) D . 然则赐愿息于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朋友交而不信乎 选贤 B . 博学笃志 舍生取义者也 C . 赐倦学矣 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D . 事君可息哉 湖中得更有此人
    3. (3) 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B .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C .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D .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然则赐无息者乎? 

    5. (5) 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 5. (2024·苍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张仲钦朝阳亭次韵(其一)

    [宋]张孝祥

    空岩相望一牛鸣,不要邮签报水程。

    天接海光通外徼 , 地连江势挟重城。

    丝纶叠至龙恩重,绣斧前驱蜑雾平。

    凤阁鸾台有虚位,请君从此振朝缨。

    【注】①张仲钦:张维,字仲钦,张孝祥友人。 ②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此诗写于他被贬广西桂林任职期间。③邮签:古代计算水程的标志。④徼(jiào):边塞。 ⑤丝纶:指皇帝的诏敕。⑥绣斧:谓执法者,身着绣衣,手持斧杖。⑦蜑(dàn):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

    1. (1) 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2) 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对本诗思想感情的理解。 
  • 6. (2024·苍溪模拟) 根据语境,补写下列诗句。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坚定己志,忠君爱国,虽九死其犹未悔。 看,是杜甫“①,一览众山小”勇于攀登的豪迈之气;是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②”迎难而上的果敢之心;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③”誓死报国的忠贞之誓;是龚自珍“④,⑤”甘于奉献的赤子之诚;也是辛弃疾“⑥,人道是,清光更多”不惧阻碍的豪壮之心;更是文天祥在《南安军》中面对国破家亡“⑦,⑧”绝不屈服的刚毅之举!

  • 7. (2024·苍溪模拟) 名著阅读,完成小题。 
    1. (1) 《昆虫记》中有许多拥有大智慧家族,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昆虫名称

      习性特点

      大智慧

      舍腰蜂

      为了家族成员选择①作为自己的住所,喜欢温暖的居所

      家庭责任感

      捕蝇蜂

      像家庭主妇一般,爱清洁;对幼虫无微不至的照顾

      能够建造大南瓜一般壮观建筑

      卓越的建筑才能

    2. (2) 《昆虫记》体现了“人性观虫性,虫性反观社会人生”。阅读下面文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故事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儿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能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它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圆孔,它就可饮个饱了。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 8. (2024·苍溪模拟) 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种硬币的老人

    王刚

    ①小果放学回家,看见蔡婆举着锄头,正在橘子林挖地。 锄头举起,落下,举起……她的脊背像一张犁铧,插进新翻的泥土。 脚边卧着一只小小的青花罐,装满银白的硬币。 蔡婆挖好一个坑,捡起一枚硬币,小心地放进去,再用手捏碎泥土,撒进坑中。 那只毛色灰暗的白猫趴在她的后面,前爪摁住一只老鼠,不停地摇尾巴。

    ②小果站在屋檐下看了一会儿,丢下书包,朝蔡婆跑去。 白猫掉转头,喵呜叫了一声。 蔡婆仓促转身,冲小果嚷道,别踩地,别踩地,绕着走。 小果顿了一下,避开新鲜的泥土,踩着齐膝高的草丛,绕了一个半圆,一跳一跳走到蔡婆面前。

    ③“奶奶,你这是干吗?”小果瞪大眼睛问。

    ④“种硬币啊,傻孩子!”蔡婆抓起一把土,反复揉捏。

    ⑤小果歪着脑袋说:“奶奶,硬币会发芽吗?”

    ⑥“会。当然会,这孩子,呆头鹅。”

    ⑦白猫喵呜喵呜,松开爪子,歪头看小果。 老鼠偷瞄白猫一眼,忽然一骨碌翻起来,连滚带爬地朝草丛跑去。 白猫纵身一跳,再次将它摁住。 老鼠挣扎几下,终于放弃抵抗,闭上眼睛装死。 白猫叼起老鼠,抛向空中,划出一条弧线,老鼠掉到茂密的草丛里。

    ⑧小果看了看得意扬扬的白猫,对蔡婆说:“不对,奶奶说得不对。”

    ⑨“小屁孩懂什么?”蔡婆把细土撒进坑里,咳嗽一声。

    ⑩“爸爸妈妈种玉米,种麦子,种红苕,种土豆,从没种过硬币。”

    ⑪蔡婆抬起头说:“小笨蛋,你看看,树上有什么?”

    ⑫枝头挂满金黄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皮球。微风吹过,橘子摇来晃去,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小果舔舔嘴唇,大声说:“奶奶,我知道,那是橘子。”

    ⑬蔡婆摸摸小果的脑袋,笑着说:“硬币就是种子,会发出新芽,会长成一棵树,开满红的白的花朵。到了秋天,树枝上结满硬币,像圆圆的小月亮。

    ⑭小果追着蔡婆问:“奶奶,树上真会结出硬币吗?”

    ⑮“是啊,要多少有多少,跟这些橘子一样。”

    ⑯“太好了,等我们有了钱。爸爸妈妈就不用出去了。”

    蔡婆抬起头,目光越过橘林,沿着门口那条蜿蜒的公路,弯弯曲曲往前延伸。 公路的尽头,是连绵不绝的大山。 大山的前面,是灰色的天空。

    ⑱“有了钱,爸爸妈妈就能回家吗?”

    ⑲“对啊,有了钱,爸爸妈妈就不出去了。”

    ⑳“有了钱,我要买糖果、新衣服、玩具,还要买蛋糕。”

    ㉑“行,想买什么买什么,小馋虫。”蔡婆咧开嘴,笑了。

    ㉒小果抓过锄头,非要替蔡婆挖坑。挖了两下,她嫌锄头重,把锄头扔给蔡婆,端起青花罐。蔡婆弯下身子,继续挖坑。 小果捡起硬币,一个一个放进坑里,盖上泥土。 蔡婆叫她不要乱放,一个坑一枚硬币。 小果不听,她觉得坑那么大,硬币那么小,为什么不多放几个呢? 一个,一个,再一个,又一个。 蔡婆大声嚷嚷,叫她别乱搞。 小果指着硬币说:“这是爸爸,这是奶奶,这是妈妈,这是小果。”她嘟起嘴巴,央求说:“奶奶,让它们在一起吧。”蔡婆拄着锄头,愣了半天,点点头说:“好,在一起,在一起。”

    ㉓白猫刨了个坑,叼起老鼠,放进坑里,又把土填回去。

    ㉔“猫,猫,你这是干吗?”小果大喊。

    ㉕白猫喵呜喵呜,举起爪子拍了拍泥土。

    ㉖蔡婆摸了一把白猫的脊背,笑着说:“真聪明,懂得种东西了。”

    ㉗小果瞪大眼睛问:“奶奶,它种老鼠干吗?”

    ㉘“哦,种玉米收玉米,种硬币收硬币,种老鼠收老鼠。”

    ㉙“奶奶,种下老鼠,会长出许多老鼠吗?”

    ㉚“是啊,猫种下老鼠,就是为了收老鼠啊。”

    ㉛白猫点点头,弓起身子,摇摇尾巴,踩着暮色走了。

    ㉜一轮弯月升起,洒下银白的光辉。 橘子林里,晃动着一高一矮两个身影。 祖孙俩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一个挖坑,一个播种;一个盖土,一个拍土。

    (有删改)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 (2)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蔡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3. (3) 本文语言朴素而又饱含深情,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①到了秋天,树枝上结满硬币,像圆圆的小月亮。 (修辞角度)

      ②蔡婆抬起头,目光越过橘林,沿着门口那条蜿蜒的公路,弯弯曲曲往前延伸。公路的尽头,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大山的前面,是灰色的天空。 (描写角度)

    4. (4) 结合文章主题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种硬币”行为的理解。 
  • 9. (2024·苍溪模拟)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8月24日,日本罔顾国际社会和组织的质疑和反对,强行启动了核污水排海计划,正式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至太平洋。根据该计划,核污水排海时间将至少持续30年,2023年度将把约3.12万吨核污水分4次排放,每次约排放7800吨,完成首次排放需要17天左右。核污水排海带来的危害将是不可逆的,造成的安全威胁是多方面的,产生的影响更是全世界和长期的。

    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严重破坏全球海洋生态系统。自2013年福岛核污水泄漏事件以来,曾多次检测出于太平洋海域打捞出的鱼类含有放射性物质。例如,2019年福岛县鱼联曾捕获到铯元素严重超出标准的“斑瓮鳐”……将这些核污水直接排放入海,一旦通过海洋生物进入食物链,会通过食物链传导和累积放大效应,对海洋生物造成放射性污染,严重损害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选自光明网《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将对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材料二:

    研究显示,大量塑料垃圾污染湖泊、河流和海洋。若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40年,预计每年将有2300万至37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相当于全球每一米海岸线将有50公斤塑料垃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的报告《从污染到解决:全球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评估》指出,塑料在海洋垃圾中占比最大、有害度最高且持续最久,至少占海洋垃圾总量的85%;目前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估计有7500万吨至1.99亿吨,无论是海底沉积物中还是海滩上均可见其身影;塑料污染正成为地球化石记录的一部分,“人类世”的一个特征,甚至有一种新的海洋微生物栖息地被命名为“塑料圈”。

    (选自新华社《减少海洋塑料污染亟需全球行动》)

    材料三:

    据环球网报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为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海洋生物的数量已减少近一半。如何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呢?国家海洋局网建议: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海洋天然的本底,保护海洋原始的面貌和状态,保护物种原有特性不至丧失;要想改善海洋环境,必须重视排放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为保护海洋生物提供技术支持。据环球网报道,在过去的100年里,海洋噪声越来越严重,螺旋桨、声呐等在海洋中产生了各种噪声,这些噪声已干扰到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动。因此,要“静”化海洋,降低对海洋生物的有害影响;制定并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调查和保护管理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保证海洋治理有理有法可依;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

    (选自人民网《我们该如何保护海洋中的可爱生物?》)

    1. (1) 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强调了日本核污水排海给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大危害。 B . 材料二表明塑料垃圾对海洋危害巨大,塑料污染正成为地球化石记录一部分。 C . 材料三表明海洋噪声对海洋危害巨大,因此我们要“静”化海洋,彻底解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D .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全球各国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务实合作,共同保护全球海洋
    2. (2) 请结合材料三,简要概括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上可采取的措施。 
    3. (3)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对保护海洋有哪些合理性的建议。
三、应用·写作(60分)
  • 10. (2024·苍溪模拟) 2023年 10月9日,据《新闻纵横》报道,“到博物馆去”,已然成为一种热门度假方式。不过,在博物馆人气火爆的同时,争议也接踵而至。有人认为实地观看展品,可以领略文物风采,增强文化自信;有人认为节假日扎堆博物馆,网红打卡,意义不大;有人认为博物馆为迎合年轻人,将文物过度娱乐化,丧失文化底蕴。

    对于“文博热”这种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逻辑清晰。150字左右。 

  • 11. (2024·苍溪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史铁生《我与地坛》

    上面的文字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回忆?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诗歌除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