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8 类型:三轮冲刺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
  • 1. (2024·雅安模拟)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的一项是 (   )
    A . 她的散文既表现了仁爱、善良、宽厚等品德,同时也不(fá)百折不(ráo)的阳刚之气。 B . (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pō)风趣的艺术性语句。 C .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硬仗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坚(rèn)不拔的斗志和迈着(jiān)锵步伐奔小康的决心。 D . 黄与绿主(zhái)着,无边无(yín)、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 2. (2024·成都模拟)  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 项 是 (    )
    A . 它们在大海上飞蹿,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B . 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C . 两个礼拜画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略影,不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能创造意境。 D . 孔乙己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口气,显出惋惜的样子。
  • 3. (2024·新宁模拟)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无数青年络绎不绝地接续奋斗,才有今时“平视世界”的自信底气。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新时代青年更须在青春的赛道上雷厉风行 , 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富丽堂皇的中国!

    A . 波澜壮阔 B . 络绎不绝 C . 雷厉风行 D . 富丽堂皇
  • 4. (2024·雅安模拟)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一项是 ( )
    A . 日晕常见于春夏两季,近期如此频繁地出现,是因为与这段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关。 B . 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计时将中华文化的瑰丽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D . 今年的育才校园艺术节,在各年级的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展。
  • 5. (2024·岳池模拟) 下列填入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____。

    ①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

    ②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

    ③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

    ④但人们也知道,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

    ⑤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有大半没有实现

    A . ①④③②⑤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①④⑤③② D . ③②①⑤④
  • 6. (2024·英德模拟) “走近双减,了解双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充成各任务。
    1. (1) 下面是选自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关于“双减”的一段新闻,请为它加上标题。

      作业具有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拓展应用、反馈改进教学的功能,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业量减少了,对作业设计的质量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为指导,在作业布置上,精心选择作业内客、精准针对不同学生、精确校正课堂教学、精细反馈作业情况。学校要加强作业的互动答疑工作,这是提高作业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重要环节,学校在这方面要做好专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2. (2) 自从“双减”政策颁布以来,老师们都非常注意作业设计。请分析以下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我的发现:

二、现代文阅读
  • 7. (2024·雅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本来面目长如故

    韩青

    ①苏轼在《老人行》中写道:“本来面目长如故。”意思是说,不管时间、环境、地位、遭遇等怎么变,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应该总是跟原来的一样。我认为,始终如一就是一种节操,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持着。

    ②可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变得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物质至上……他们甚至为了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进而变得心口不一、投机取巧、坑蒙拐骗,完全偏离了做人的正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游离在道德和人的本质意义之外。

    ③一个人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本色,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④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男神”不仅如此,他的演技更是精湛传神,韵味十足,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他也会在他的包里放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力,在演艺界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从来没有在演出中念过白字。他曾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他这种始终如一的态度和精神成就了他的事业,也成就了他高尚的人格。

    ⑤可是,有一种人,他声称自己是始终如一的人,当他一旦言行不一的时候,就会找个借口来敷衍,这样的人,就不是始终如一的人。因为,真正始终如一的人,不会找一些借口来应付的,即使有时候忘记了曾经的承诺,也会再去找个机会弥补。

    ⑥当代画家李苦禅就是这样的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他从不食言。可是,有一次一个老友请他作一幅画,当时,因为有事在身,他没有及时完成。后来,他在老友病故后才想起这件事,于是立即作了一幅画,并郑重地题上老友的名字,还盖上印章,随后把画作带到后院烧掉。事后他告诉儿子:“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托马斯•麦考利说:“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质,要看他在知道永远也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做些什么"。李苦禅的这位老友已经离世了,就是不作画,这位老友也不会知道了。可是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始终如一。

    ⑦而一个人要真正做到始终如一,就必须保护好自我的纯粹性,不能有其他杂质的介入。那些始终如一者,必须有高尚的品德做根基。否则,建于其上的一切东西,就像无根的浮萍不能坚守自己的方向。

    ⑧有时候,一个人看上去的样子,而那未必就是他的真实写照。胡舜陟在《癫僧》中提到这样一个僧人法渊,他看起来痴癫,常向别人乞讨钱财,得到一文钱就高兴满足,讨到钱多了,就在路上给那些残疾人和穷苦人。这样的变化,我们在登山中常会遇到,但是,不管你走的路有多弯,而到达顶峰的心一直都没变。正所谓:“不变初心,方得始终。”所以说,衡量一个人是否始终如一的标准,不是看其外在,而是观其心。

    ⑨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只有保持着始终如一的言行,他才能赢得世人和这个世界的尊敬。”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出尔反尔、变化多端的人照样会活得风风光光、有滋有味。但是,要知道那毕竟是暂时的,因为时间如水,终究会洗去他们这些渣滓。

    (《思维与智慧》)

    1. (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 (2)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选文第②段列举了现实社会中许多偏离正道的不良现象,使本文论证更有针对性。 B . 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这样”指真正始终如一的人,不会找一些借口来应付的,即使有时候忘记了曾经的承诺,也会再去找个机会弥补。 C . 从《岳阳楼记》中我们看到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仍不变初心,心忧天下。此内容可以做本文的论据。 D . 《癫僧》中的僧人法渊,他看起来痴癫,常向别人乞讨钱财,得到一文钱就高兴满足。由此可见,有些人外表和内心不一致,没有做到始终如一,这是一个反面的例证。
  • 8. (2024·模拟)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北京市各中小学努力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截至2019年12月,全市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社会大课堂”涉及的资源单位已有120余家,市级学工学农基地开发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已有200多门。例如,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作为北京市学农基地,以“农事教育,提升素养”为主线,开发了58门探究体验类课程,分为走进田间、走进智能化养殖中心、走进农产品实验室等八大系列,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行业。中小学校与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紧密合作,校外资源校内共享,校本课程校外实施,课外校外的劳动实践活动蓬勃开展。

    【材料二】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人类劳动的最新形态,数字劳动是包括传播、信息、数字和智能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劳动。

    从劳动工具看,数字劳动是数字技术催生的“智力型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判定一个社会的经济时代和劳动形态,最主要的标尺是生产工具,即“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数字劳动就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载体,创造数字化产品的劳动。数字劳动不同于传统的体能劳动,而是以智力、创造力为主导的非物质劳动。

    从劳动对象看,数字劳动是加工数据和信息的“生产性劳动”。人的劳动过程就是加工、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们往往加工改造自然“有形物”,从事物质性劳动。数字劳动往往加工改造信息、数据等“无形物”,对数据、信息等进行采集、编码、存储、赋值,是一种具有非物质生产特性的劳动。尽管数字劳动打破了劳动的发生场域和时空场所,但从本质上看,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劳动并没有改变劳动的根本特征,仍然是“生产性劳动”。

    从劳动主体看,数字劳动是受众在数字平台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不同于人的劳动。活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可以是娱乐消遣,也可以是创新创造。但“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从数字平台的参与主体看,既有专门从事数据工作的数字劳动者,如直播网红、程序员、UP主、网络小说作家等,也有并不从事数据处理但却生产数据的普通用户,如粉丝、游戏玩家、各类App用户等。数字劳动不同于数字活动,数字劳动特指数字主体在网络界面和数字平台中的“创造性活动”。

    (选自《把握数字劳动内涵及特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自《中国青年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劳动是指融合传播、信息、数字和智能等技术的综合性劳动,是人类劳动的最新形态。 B . 数字劳动是“智力型劳动”,其生产工具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载体。 C . 数字劳动虽然是一种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但并没有改变劳动的特征。 D . 粉丝、游戏玩家、各类 App 用户等不从事数据处理却生产数据的活动不属于数字劳动。
    2. (2)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加点字“余”“多”都表示整数后面的零数,是对数量的合理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 . 材料二先整体介绍什么是数字劳动,再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主体三方面介绍数字劳动的特点,属于逻辑顺序。 C . 材料三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中小学生校内劳动参与种类较为局限,复杂化劳动不够;社会服务劳动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 D . 由材料三的数据可知中小学生社会服务参与类型相对单一,证明材料一北京市中小学校外劳动实践途径和类型都受到较大的限制。
    3. (3) 结合上述材料,学校应该如何落实劳动实践实现“劳动赋能”“劳动增智”,请你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 9. (2024·永州模拟) 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各题。

    30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③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选自《开花的课桌——当代散文佳作选读》)

    1. (1) 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学问和人格的亮度”在文中指什么。
    2. (2) “贺年片”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 (4) 有人建议将标题“30年的重量”改为“跨越时空的师生情”。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请说明理由。
三、古诗文阅读
  • 10. (2024·益阳模拟) 文言文阅读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启:仆四居东坡 , 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苏轼《与章子厚》)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ē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疗。⑥黑牡丹:牛的戏称。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相与步于中庭( )用言而效( )

    2. (2) 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B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C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D . 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4. (4) 对【甲】【乙】两文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划线句体现了作者夜晚与好友漫步中庭,但仍无法排遣内心的愁苦。 B . 乙文划线句苏轼对自己被贬黄州,过着男耕女织的村居生活无奈一笑。 C . 甲文划线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表现月色澄澈透明的特点。 D . 乙文划线句抒发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坚守,具有旷达乐观胸怀。
  • 11. (2024·新宁模拟) 古诗词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注释】①采薇: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后来饿死。

    1. (1) 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梅花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表现了诗人起兵抗元的豪迈之气。 B . 颔联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重复对照,抒写诗人悲苦之情。 C . 诗人将山河依旧与城郭面目全非进行对比,坚信山河必有重光之日。 D . 本诗逐层递进,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寓深厚之性情于质朴之中。
    2. (2) 本诗与王绩的《野望》都引用“采薇”的典故,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
  • 12. (2024·沅江模拟) 古诗文默写。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②子夏曰:“,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③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有李白临川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执着,有杜甫望岳时“的豪情壮志,有郑燮泼墨时“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自信。(杜甫《望岳》)

    ④“”,所谓“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名著阅读
  • 13. (2024九下·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1. (1)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好的家风传承,我校正开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孝文化”宣传周活动。小深和大鹏对活动非常感兴趣,两人联想到所读过的课外名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请你根据自己所学补全二人的对话。

          小深:《水浒传》中被称为“孝义黑三郎”的宋江,就很孝顺,他 。(请写一个代表事例)

          大鹏:我觉得《儒林外史》中的 也很孝顺,他二十年走遍天下,寻访父亲,历尽磨难,初衷不改。后在成都城外山庵中寻得已落发为僧却不肯与他相认的父亲,他便就近住下,砍柴挑土,尽力侍奉,其父死后,他又携其骸骨回湖广老家。

          小深:确实感人,我还想到了《艾青诗选》中的一首诗,表达了艾青对他乳母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大鹏:不过,封建礼教之下的孝道也有值得我们思考、批判的地方,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二十四孝图》中提到的等故事,就曾让他对封建孝道望而生畏。

    2. (2) “日月点燃烛火,红星照耀中国,山川铸成丰碑,铭刻英雄传说。”时值清明,我们中学生亦能用阅读来缅怀先烈,这不仅是对逝去英雄的敬意和怀念,更是对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用纪实的文字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为我们展现了艰苦抗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的诗意青春。请你从以下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位,描述其可亲可敬的典型事迹(写两个事例),以示铭记。

          ①毛泽东 ②朱德 ③彭德怀 ④徐海东

五、写作题
  • 14. (2024·金华模拟)  2024年3月8日,某小学举行了现场厨艺大赛,验收寒假实践作业效果,引发热议。该校还要求每位学生到毕业时都能做出美味的24道菜。

    任选下面一项完成任务,要求150字左右。

    ①你最拿手的又是哪道菜呢? 请介绍一下做这道菜的步骤或做好它的诀窍。

    ②你认为这所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合适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 15. (2024·昭平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看,小狗在叫、树叶会笑、风声在呢喃,不如好好欣赏一秒迷迷糊糊的浪漫,只要一觉醒来,床单洒满阳光的温暖,不去想,不必想,不用急急忙忙说一个答案,笑一笑就灿烂,唱一句歌就舒展,收集一点一滴小美满都是幸福的花样”是电影《热辣滚烫》中的歌曲《小美满》。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人、事、物,他们都给我们带来许多幸福的感受,哪些是独属于你的小美满呢?

    请以“小美满”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把题目眷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少于 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