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4分)
  • 1.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都狱中。深夜,狱吏设案问供,狱卒狰狞分列,虽在暮春,气象严冷。

    [狱吏翻案件后,望望管牢房的禁子和禁婆。

    狱吏: 这几天关汉卿还安静吗?

    禁子: 还好。

    狱吏: 以后,谁也不让见,也不许人送东西给他。(望禁婆)朱帘秀也一样,知道吗?

    禁子禁婆:知道了。

    狱吏: 来,提关汉卿!

    狱卒: 提关汉卿

    [禁子下,不一时,闻铁链镣铐相击声。关汉卿上。

    禁子: 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

    狱吏: (制止)别难为他。(向关)关汉卿,你坐下吧。

    [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

    狱吏:  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吏:  是啊,真是不愿你死,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风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吏:  是是,真是谢谢你。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 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吏:  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吏:  谈谈吧,对你许有些好处。(向内)白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

    叶和甫: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关汉卿:(不耐)有话快说吧!

    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高和尚同谋,上个月初十夜里,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死了!

    关汉卿:唔,这是真的?

    叶和甫: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从上至下都为这个事件发抖。

    关汉卿: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时曾喊出“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大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怒火如焚)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

    叶和甫:这——“滥官污吏”当然应该杀。

    关汉卿:阿合马、郝祯算不算“滥官污吏”呢?

    叶和甫:那,那当然不是。

    关汉卿:既然不是,“窦娥冤”跟阿合马、郝祯的死有什么相干呢?再说我们“与万民除害”不应该吗?

    叶和甫:唔,应该的。可是王著把刺杀阿大人当作“与万民除害”就不对了。

    关汉卿:杀阿合马是否与万民除害,天下自有公论。若说王著看了我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那么高和尚没有看过我的戏何以也要杀阿合马呢?

    叶和甫:这——

    关汉卿: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包拯,贬陈世美;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陈世美、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孔子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有人读了孔子的书,后来诛了乱臣贼子,能说是孔子教唆的吗?

    叶和甫: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跟你争论“窦娥冤”的后果究竟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事情虽说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等,甚至释放的。

    关汉卿: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别这么火气大,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去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你的劳,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这不少哇,老朋友。

    关汉卿:(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没有别的了。今晚就为的跟你谈这件大事来的。

    关汉卿:你过来我跟你商量商量。

    叶和甫: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

    叶和甫:汉卿,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戏曲界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死也不跟这些无耻的禽兽说话,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狱吏:那么,白先生,您回去吧。

    [叶和甫溜下。

    狱吏:是啊,关汉卿,你真是照他说的供,我们汉人又该倒霉了。姓白的回去,必然回报忽辛,忽辛必然加紧追究你的案子。只恨我官小力微,帮不到你别的忙,给你送个信儿吧。你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了。没有别的,有什么要料理的,或是有什么话要告诉人家的,我都可以跟你效劳转达。想吃点什么吗?我也可以给你买些。

    关汉卿:(兴奋之后、定了定有些乱的心)谢谢你。我什么也不要吃,也没有什么要料理的。看你倒是挺疼你母亲的,这里有一封信请等我的事都结束了,转给我母亲吧。千万别唬着她老人家,这也是像窦娥不愿走后街一样的心愿吧。

    狱吏:(接信收起)好,我一定送到,你还有什么要对人家说的话吗?

    关汉卿:话很多,此时不知从哪里说起,也不知该对谁说。(忽然想起)能不能让我跟朱帘秀再见一面呢?

    狱吏:这——,也好吧。我可以担戴一下。不过你跟她说有什么用呢?

    关汉卿:这也叫“涸渴之鱼,相濡以沫”吧。您能担戴一下,就请费心。

    狱吏:(对禁婆)来!提朱帘秀。

    禁婆:是。

    [禁婆下去不久,领朱帘秀罪衣罪裙,铁锁锒铛地上来。

    朱帘秀:(跪)给老爷叩头。

    狱吏:起来吧。关汉卿有话跟你谈。给你们半刻。(对禁子)谈完了送他们各自归号。留心着点儿。(对狱卒)我们撤了吧。

    [他们下。场上只有关朱两人。

    朱帘秀:咱们总算又见面了,汉卿。

    关汉卿:(沉重地)恐怕也就是这一面吧。

    朱帘秀:(受感染地)是吗?

    关汉卿:你还记得那位王千户吗?

    朱帘秀:玉仙楼后台见过的那位王著?

    关汉卿:对。是他。

    朱帘秀:我只跟他说过两句话,就觉得他是个爽快的人。可没想到他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他真不愧是我“惊天动地窦娥冤”的好看客。

    关汉卿:你还说得这样带劲儿,他杀了阿合马你知道了?

    朱帘秀:知道了。昨天来了个同号子的是他住在大都的婶娘。她告诉我王千户临刑的时候喊着,“我王著与万民除害,我现在死了,将来一定有人把我的事写上一笔的”。他真了不得!

    关汉卿:是吓,就有人把这和我们的戏词儿“与一人分忧,万民除害”附会在一起,说我们教唆王著杀害朝廷大臣,所以我们的案情就加重了。我真想写他一笔,咳,可惜没有时候了。

    朱帘秀:怎么没有时候?在狱里就能写。

    关汉卿:刚才狱官给我送信来了。一两天之内我就完了,你恐怕也免不了,要我们趁早把该料理的事,该嘱咐人家的话告诉他,他可以给我们转达,你有什么要他转达的吗?还有,想吃些什么他也可以代买。(见她紧张)哎呀四姐,你不害怕吗?

    朱帘秀:(变色但力自镇定)不害怕。

    关汉卿:四姐,真是对不起,为了我的著作,竟然把你连累到这个地步。

    朱帘秀:什么话?我不是说过你敢写我就敢演吗?说这话的时候,我就打算有今天的。

    关汉卿:可是哪知道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朱帘秀:迟早反正一样。我从没有像这些日子这样活得有意思。我觉得我越来越跟大伙儿联在一块了。不是吗?老百姓恨阿合马,我们也恨阿合马,而且敢于跟他们斗!王著替大伙儿除害,他死了,我们也站在王著这一边,跟坏人一直斗到死。窦娥不正是这样的女人吗,她至死也不向坏人低头。我欢喜这样的女人,我也愿像她一样的死去。瞧我还穿着窦娥的行头,跟窦娥一样的打扮,回头还要跟窦娥一样的倒下去。我一定也不会轻易倒下去的,汉卿,在倒下去以前我一定像窦娥一样的喊着,不,也许像王著一样地喊着:“与万民除害呀!”你看行吗?我现在真不知道我是在过日子,还是在台上。我要像在台上一样,对着成千上万的看的人一点也不胆怯。说真的,你刚才告诉我我们快要死的消息,我心里还有点乱。这会儿好多了。我会像窦娥那样坚强的,你放心。

    关汉卿: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也正是我今天的心胸。

    朱帘秀:咳,我最不能瞑目的是玉仙楼那天晚上,我托和卿设法让你连夜逃走,你怎么不走,反而第二天晚上来看戏呢?那样爱看戏吗?

    关汉卿:我怎么能走?我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承担那样重的担子?

    朱帘秀:我有什么?一个唱杂剧的歌妓,怎么能比得你?你是一代作者,你替我们杂剧开了一条路,歌台舞榭没有你的戏人家就不高兴。你正应该替大伙儿多写些好东西,替“有口难言”的百姓们说话,可是于今你跟我一样也这么完了……(她哭了)

    关汉卿:四姐,谢谢你的好心。我们的死不就是为了替百姓们说话吗?人家说血写的文字比墨写的贵重,也许,我们死了,我们的话说得更响亮。可是你不像我,我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你还年轻,那么早就成了名角儿,你死了人家要埋怨我的。不是伯颜老太太那样疼你,还说要认你做干闺女吗?干吗不写封信给她,求求她,我想一定有好处的。信可以托何总管转去,准能收到。要不,我给你代笔也成。

    朱帘秀:那么你呢?你也求求她吧。

    关汉卿:我怎么能求她?

    朱帘秀:那为什么我就应该求她呢?她还不是杀人不眨眼的伯颜丞相的老太太吗?她疼我无非我这个女戏子把她给逗乐了。她也不是真懂我们的戏的,她不过让人家说她是多么慈悲,瞧戏都流眼泪。其实呢,伯颜丞相今天在这里屠城,明天在那里杀降,她半点眼泪也没有流过。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死也不求她!

    关汉卿:不求她那就得——

    朱帘秀: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

    关汉卿:四姐,我觉得我们的心没有比这个时候靠得再紧的了。

    朱帘秀:哦,汉卿!(拥抱关)

    禁子:半刻完了。回去吧。(分开他们)

    禁婆:听你们说得怪可怜的,以后只怕没有见面的时候了。容你们一别吧。

    朱帘秀:不。

    关汉卿:我们不告别,我们永久在一起的。

    禁婆:真不懂你们想什么。那么回号子吧。

    [禁子牵着关汉卿,禁婆牵着朱帘秀,铁锁锒铛地各归狱室。

    (节选自田汉话剧《关汉卿》)

    1. (1)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幕剧开篇舞台说明中对环境的描绘,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季节,也借暮春深夜的“严冷”渲染出英雄将死的悲壮气氛。 B . 狱吏对关汉卿的态度和善,一方面是因为关汉卿治好了狱吏母亲的疾病,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反抗元朝高压统治的支持。 C . 在与关汉卿的对话过程中,叶和甫的态度前恭后倨,这与善良的狱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一个面善心恶的小人形象。 D . “涸渴之鱼,相濡以沫”这八个字是关汉卿与朱帘秀当时两人处境的真实写照,表现了两人的绵绵情意,深情中见悲愤。
    2. (2) 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剧本中的人物台词个性化鲜明,充分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例如关汉卿的台词“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等。 B . 义士王著的形象是通过叶和甫和朱帘秀的台词侧面展现出来的,这样使情节更集中的同时,激化矛盾冲突,强化戏剧效果。 C . 剧本塑造了关汉卿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形象,他的创作思想其实是作者田汉创作理念的展现,也体现了中国文学传统的传承。 D . 剧本中除了不同人物、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暗含着善与恶、美与丑、尊与卑、生与死、苦与乐的对立,耐人寻味。
    3. (3) 请简要分析朱帘秀见到关汉卿之后的复杂心理。
    4. (4) 田汉认为,“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一样以‘真’‘实’为基础。”请据此简要分析本幕剧的结局安排及效果。
二、《红楼梦》1-30回( 5小题,共10分)
  • 2.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三处描写分别与《红楼梦》中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甲:“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乙:“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丙:“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A . 林黛玉   薛宝钗   薛蟠 B . 贾探春   薛宝钗   薛蟠 C . 史湘云   贾探春   贾宝玉 D . 贾探春   贾迎春   贾宝玉
    2. (2) 选出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句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宝玉。 B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首判词是在暗示迎春的悲剧命运。 C . 秦可卿死后,尤氏这时偏偏卧病不能理事,因此王夫人向贾珍推荐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D . 宝玉看望将死的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3. (3) 选出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贾雨村在中秋夜晚,仰望明月,诗兴大发,吟出一首绝句:“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B . 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说明贾府当时已经走向了没落衰败,这个封建家族只是金玉其外,实则暗藏种种危机。 C . 刘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猜着她的来意。一则因她丈夫昔年争买田地一事,多得板儿他父亲之力;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于是很主动地引她去见王熙凤。 D . 为了使宝玉和秦钟不被人欺侮,在贾蔷的挑动下,宝玉的书童茗烟大闹学堂,与嫉恨宝玉和秦钟的金荣等人发生冲突。后来李贵力压各方,平息了事端。
    4. (4) 选出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 B . 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C . 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遗憾。 D . 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送给了湘云。
    5. (5) 选出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探春托宝玉在外买一些新奇又不俗气的小玩意儿。她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作为回报,但宝玉怕赵姨娘抱怨就拒绝了。 B . 一日午后,宝玉看到蔷薇架下芳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之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C . 贾母率众人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张道士趁机为宝玉作媒。第二天,宝、黛为这事闹别扭,宝玉砸玉,黛玉“剪穗”。 D . 宝玉到冯紫英处与薛蟠等饮酒行令。宝玉和琪官互赠礼物。琪官把前日北静王送的大红汗巾赠与宝玉;宝玉把袭人的松花绿汗巾送与琪官。
三、课内文言文(5小题,共10分)
    1. (1) 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②六王毕,四海恭而不心服  ④奈何取之锱铢⑤长桥卧波,未云何⑥将有作则思知止以人⑦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⑧后人哀之而不之⑨兹九德

      A . ①⑤/②/③⑨/④⑥/⑦⑧ B . 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 C . ①⑤/②/③/④⑦/⑥/⑧/⑨ D . ①⑤⑦/②/③/④⑥/⑧/⑨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臣闻求木长者                       役聪明耳目 B . 想谗邪则思正身黜恶                 欲出力助上抗之 C . 欲流之远                          信效其忠 D . 使天下人,不敢言敢怒               缦立远视,望幸焉
    3. (3) 下列对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今具道所以   ②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③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义而后动

      ⑤冀君实或恕也   ⑥是而不可悔故也  ⑦使负栋之柱  使六国各爱其人

      A . 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⑤⑥不同  ⑦⑧不同 B . 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⑤⑥不同  ⑦⑧相同 C . 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⑤⑥不同  ⑦⑧不同 D . 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⑤⑥不同  ⑦⑧相同
    4. (4) 下列对各组句子句式类型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

      ①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②秦人不暇自哀  ③赵尝五战于秦  ④灭六国者六国也⑤终必不蒙见察 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⑦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⑧振之以威怒

      ⑨何陋之有   ⑩洎牧以谗诛

      A . ①/②⑦⑨/④⑥⑧/③⑤⑩ B . ①③⑧/②⑨/④⑥⑦/⑤⑩ C . ①/②④⑨/③⑤⑧/⑥⑩/⑦ D . ①③⑧/②⑤⑨/④⑥/⑦⑩
    5.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必固其根本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③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⑤虑壅蔽 , 则思虚心以纳下  ⑥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⑦则思正身以黜恶 ⑧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⑨则思谦冲而自牧

      A . ②③④⑤⑧ B . ③④⑤⑦⑧ C . ①②④⑥⑧ D . ①③④⑥⑨
四、古诗文阅读(50分)
  • 4.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馀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角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材料二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臣光日: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其奸,勇足以决其暴,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 , 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闻古之善用人者A必循天顺人B而明赏罚C循天则用力寡D而功立E顺人F则刑罚省而令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亡,文中通“无”,与《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意思相同。 B . 遂,文中指成就或顺利达到某个状态,与成语“功遂身退”中“遂”的意思相同。 C . 是,文中是代词“此”的意思,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是”的意思相同。 D . “故为国为家者”,“国”指诸侯拥有的封地,“家”指大夫拥有的封地。
    3. (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非子认为太平国家的臣子,需要做的是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胜任官职,轻松完成任务,而不需要把余力保存在心里,不需要对君主担当兼职的责任。 B . 韩非子用“冰炭不合形”这一比喻,论证了明君要避免大臣中强者弱者之间做无谓的争斗,从而达到天下的人不相互损害这一“治世”的最高境界。 C . 司马光论辩技艺高超,他在论证德与才的关系时,通过类比论证的方法,以“云梦之竹”“棠溪之金”形象地阐明了德、才缺一不可的道理。 D . 司马光认为愚人即使想作恶,也会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就好像小狗扑人,人还是能制服他的。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5. (5)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选官是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重要问题。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韩非、司马光在用人选官方面的主张。
  • 5.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谓秦王曰:“臣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主虑之而不取也。《》云:‘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能始而不能终也。今王破宜阳,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两周之疆,而世主不敢交;塞阳侯 , 取黄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侯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王之事也。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色,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故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 , 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铄,魏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

    材料二: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

    [注]①秦王,指秦武王。②阳侯,要塞名。③诗,指相传的古语。④铄,削弱。⑤秦王,指秦昭王。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王A与中期B争论C不胜D秦王E大怒F中期G徐行H而去。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如“窃以为与君实游处想好之日久”(《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窃”。 B . 《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C . “靡不有初”中的“靡”与成语“所向披靡”中的“靡”含义相同。 D . “半于九十”与“不拘于时”(《师说》)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对秦武王说,不理解秦武王为什么要轻视齐、楚两国而小看韩国,并指出秦武王对魏、赵两国广施恩德而轻视失去齐国,是因为骄傲了。 B . 进谏的人还讲述了吴王夫差的故事,阐述了善始善终的重要性,告诉秦武王如果能贯彻到底,就能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否则就会有祸患。 C . 进谏的人认为,秦国、齐国、宋国、韩国的兵力相当而不敢再轻易开战,魏国、楚国置身事外而举足轻重,秦国应先得到这两国的援助。 D . 中期惹怒了秦昭王,有人对秦昭王说,中期遇上的是明君,如果遇上桀、纣那样的暴君,就会把中期杀掉了。秦昭王因此没有怪罪中期。
    4.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6.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以下小题.

    双井茶送子瞻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注】①子瞻:苏轼。此时苏轼继乌台诗案被贬后应诏还朝,任翰林学士,但深陷政治漩涡,处境堪忧。② 森:很多。③硙: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④五湖:太湖。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玉堂”语意双关,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又是翰林院的别称。 B . 颔联用“百斛”“泻”等词,凸显了作者奋笔疾书、浑洒自如的意态。 C . 诗人认为自己家乡的茶叶磨碎后叶细色美,连洁白的雪花也比不上它。 D . “扁舟”意蕴丰富,尾联的“扁舟”与苏轼《赤壁赋》中的意蕴相似。
    2. (2) 有人说这首诗“一波三折,且卒章显志”。请结合诗歌从构思的角度加以分析。
  • 7.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两句表述了相似的观点。
    2. (2) 《阿房宫赋》中“”两句,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了楼阁之间通道的壮丽景象。
    3. (3) 在《阿房宫赋》中,阿房宫中像“”一样的建筑极其众多,用杜牧的话说就是“”。
    4. (4) 《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用“”两句,陈述新法经过了朝廷议定且交付主管部门执行这一事实,反驳对方所谓“侵官”之说。
    5. (5) 《六国论》中,苏洵感叹六国屈服于强秦威势而灭亡,从而劝导统治者当“”的论断。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2小题,6分)
  • 8.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

    比之于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勾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那群峰竞秀、断岸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遮雾障中若隐若现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整个三峡,也并不都是怡情悦性的国画诗笺,有时,它还是一部描绘奋斗人生,满布着坎坷与风浪的惊险之作。我看过一幅题为《巴船下峡图》的古画:在狭窄湍急的滩口中,船工们全神贯注、高度紧张地使篙撑船,同无情的礁石、激流作殊死决斗。际此“天下至险之地,行路极危之时”,“摇橹者皆汗手死心,面无人色”。白帝城中一幢古碑上,也有“瞿塘峡口波涛汹涌,奔腾万状,舟行至此,靡不动魄惊心”的记载。

    至今流传在两岸人民口头上的歌谣,更是数不胜数。今日舟行江上,耳畔还仿佛鼓荡着古老的黄牛峡歌和滟滪滩谣。在这种生死系于顷刻,战战兢兢、提心在口的心情中,赏玩江峡奇景根本无从谈起。正如《水经注》引袁山松所述:“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1. (1) 下列句子中的“有”,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有”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向阳河有一丈多深,十丈来宽,它自北向南缓缓流去。 B . 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见解是不同的,有人赞扬,有人贬斥,也有人不屑。 C . 他的廉洁和自律,在我们家乡一带是有口皆碑的。 D . 这件案子有了变化:之前没找到的证据找到了。
    2. (2) 前两段描写三峡的文字富有文化意蕴,极具感染力。请简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六、写作(内容50分,文面10分,共60分)
  • 9. (2024高一下·三明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人对我们当下阅读《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红楼梦》等等悲剧作品是否有意义提出质疑,请结合以上作品的阅读,阐述对“当下阅读悲剧作品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