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02 浏览次数: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知识 (共12分)
  • 1. (2024·温江模拟)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时(shà) 恫(hè) 拘(nì) 然而止(jiá) B . 悔(chàn) 惆(chàng) 盘(huán) 不置辩(xiè) C . 热(chì) 维(qiān) 洗(dí) 人不倦(huì) D . 刻(juān) 寂(liáo) 裂(jūn) 不人事(xǐng)
  • 2. (2024·温江模拟)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况就是忠实。 B . 它振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C . 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寸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地逃窜着。 D . 这个出身于名门旺髓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 3. (2024·温江模拟)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近期,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争先恐后地为家乡代言。网友对于文旅局长到镜头前的代言参差不齐: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身份不妥的也有之。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引人瞩目 ,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

    A . 争先恐后 B . 参差不齐 C . 毋庸置疑 D . 引人瞩目
  • 4. (2024·温江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导致我们语文学习困难原因,往往是不能自主、合作和探究造成的。 B . 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C . 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 D . 三星堆的最新考古发现,正是对中国现代田野考古百年历程的最好献礼。
二、文言文阅读 (共12分)
  • 5. (2024·温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答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孙权劝学》)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危急存亡之                  秋:时候 B . 又何焉? 间:参与 C . 弗敢也                      加:增加 D . 刮目相待                  更:另,另外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分人                      我酌油知之 B . 属也                      处江湖远则忧其君 C .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中轩敞者 D . 结友别                      乃记之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A .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去调查了解,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B . 监狱里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都明察,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C .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心情合理䕭决。 D .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4. (4)  下列选项属于三篇选文都体现的语言艺术的一项是(    )
      A . 直接表达观点 B . 运用事实情境 C . 进行严谨论证 D . 激发情感共鸣
三、默写 (共6分)
  • 6. (2024·温江模拟)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贫贱不能移,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2) 请在杨万里的《过松源晨饮漆公店》(其五)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的任选其一,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共10分)
  • 7. (2024·温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答题。

    我们的中医药

    ①立春时品一盘辛甘的春韭,端午节熏一束清香的艾草,重阳节温一壶纯酽的菊花酒,冬至时调一盏扶正的膏方……千百年来中医以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起居,形成了沿袭至今的风俗习惯,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

    ②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智慧,回眸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神农尝百草,扁鹊创“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张仲景立辩证论治理论体系,华佗创制“麻沸散”开手术之先河,皇甫谧撰经络针灸理论,孙思邈倡“大医精诚”,李时珍辑《本草纲目》……时至当代,大师辈出,流派纷呈。

    ③一次次历经时间检验的经验,传承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不断总结升华,凝聚成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精髓。闪耀在卷卷医书的字里行间。典藏在粉墙黛瓦的国医堂馆,相传在熙熙攘攘的街衢巷陌。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的中医药不断吸收融合各时期、各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技术方法更加丰富,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

    (摘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①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涌现为重要特征,进而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生产力。

    ②____。在中医诊疗、中药产业、科研创新等诸多领域,现代科技所产生的新势能,正在引发整个行业的变革与飞跃。

    ③在中医诊疗领域,中医数字化辅助诊断装备开创中医数字化路径,让中医特色疗法从“模糊”向“精确”转化。利用标准的中医数字诊疗设备以及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对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对中医诊疗的规律特点进行自动提取,从而形成具有专家经验的AI辅助决策模型,具有科学性、可复制性和全域性,由此更好地服务中医临床。

    ④ 中药产业领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试验田。对于九散膏丹之类的传统中药,以往药理机制难分辨、制药过程较粗略。中成药制造核心工艺的数字化与智能控制有助于解决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对中医药材种植加强政策保障,完善激励机制,用科学技术提高中药产量,大大增加了中药材种植者的收入。

    ⑤科技创新是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加强原创基础研究,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进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创全新的科学发展路径。

    (摘选自“学习强国”有删改)

    1. (1)  如何让中医药更好地继承发展创新,请联系两文内容,概括回答。
    2. (2) 请从下列材料中选出适合用来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观点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A . 生物芯片技术与中医药交叉融合,用大数据组出的药方在临床试验中有效率达90%。 B . 中医药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6-30岁的人群愿意选择中医药治疗的人占到56%。 C . 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设置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和乡镇设置了中医馆。
    3. (3)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在画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五、作文 (60分)
  • 8. (2024·温江模拟)  岁月流淌,在迢迢人生长路上,我们走过一站又一站,但在“我”心中依然还会有一如当初的人、事、物……

    请以“我心依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诗歌鉴赏 (共4分)
  • 9. (2024·温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答题。

    繁江竹枝词

    清杨益济

    锦江桥畔白沙堤,杨柳千条夹岸低。

    最是晚烟横练后,游人都爱山城西。

    1. (1)  本诗在意象的选用和构建上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 (2) 本诗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都是描写春景的,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2分)
  • 10. (2024·温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都犀浦国宁观古楠记

    [南宋]陆游

    ①予在成都,尝以事至沉犀 , 过国宁观,有古楠四,皆千岁木也。枝扰云汉,声抉风雨,根入地不知几百尺,而荫之所庇车且百辆。正昼,日不穿漏,夏五六月暑气不至,凛如九秋。成都固多寿木 , 然莫与四楠比者。弥日有石刻立庑下曰:是仙人蘧君手植。予叹曰:神仙至人,手之所触,气之所呵,嬴疾者起,盲者愈。况其亲所培植哉。久而不不死,固宜欲为作诗文,多事不果。尝以语道人,蘧昌老真叟以为

    ②昌老以书属予曰:“国宁之楠,几伐以营缮。郡人力全之,仅乃得免。惧卒不免也。”

    ③予且叹且喜:“夫勿剪憩棠 , 恭敬桑梓 , 自古已然。姑以蜀事言之,蒋堂守成都,有美政,止以筑铜壶阁,伐江渎庙一木,坐罢,书于国史。且王建、孟知祥专有西南,穷土木之侈。数十里间而独四楠不取,彼犹有畏而不敢者。今圣主以恭俭天下,专阃方面皆重德伟人,岂其残千岁遗迹,大栋宇为王孟之所难哉?意者,特出于吏胥梓匠,欺罔专恣,以自为功而已。使有以吾文告之者,读未终篇,禁令下矣。然则安可不书?”

    (选自《成都府部》卷五百九十五,有删减)

    ①沉犀:李冰造的石犀雕塑。②寿木:生长年岁长久的树木。③昌老:国宁观主持蘧昌真人。④憩棠:喻地方官的德政。⑤桑梓:古人以“桑梓之地”为故乡。⑥专闾方面,指地方官员。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而荫之所车且百两         庇:遮蔽 B . 赢疾者起,盲者愈         瞆:(患)眼病 C . 蘧昌老真叟以为           恨:怨恨 D . 况今圣主以恭俭天下       化:教化
    2.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久而不槁不死,固宜欲为作诗文,多事不果。

      ②岂其残灭千岁遗迹,侈大栋宇为王孟之所难哉?

    3. (3) 陆游如何劝阻砍伐犀浦古楠?请结合选文,概括作答。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 (共22分)
  • 11. (2024·温江模拟)  在整本书阅读分享会上,有四位同学在会上做了分享发言,以下是他们的发言要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表达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B . 《海底两万里》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唤醒了人类对星辰大海的向往,激起了一代代年轻人求索未知的勇气。 C . 《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 D . 《儒林外史》以范进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人物性格刻画颇为深入细腻,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 12. (2024·温江模拟)  从《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三部作品选择其中一位主要人物,登入“英雄榜”,结合其经历简述理由。

    Ta的姓名: 理由:

  • 13. (2024·温江模拟) 现代文阅读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彭程

    ①一个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因为进入诗歌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

    ②我个人的经验中,面对地图时,总是古诗词最能够以生动的姿态呈现的时刻。

    ③目光摩挲过一个个地名,旁边那些或大或小的圆圈或圆点,在幻觉中次第打开。仿佛是岩溶地带大山峭壁之上的洞穴,外部看去并不大,一旦进入,却会发现溶洞宽阔,石笋奇诡,暗河幽深。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地名下,也藏匿着自然、历史、传说、民俗……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丰富浩大的谱系。

    ④此刻,目光所及之处,是甘肃武威,为彰显大汉的“武功军威”而命名此地。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它更为人知的名字是凉州。凉州,名字中已经有了凛冽的寒意,入诗,更是漫溢出边地的荒凉,戍人的哀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白石黄沙古战场,边风吹冷旅人裳”……从汉唐到明清,一片愁云惨雾,飘荡舒卷在西北大漠戈壁之上。

    ⑤不过这种负性情绪可能被传统文人的献愁供恨夸大了。真正走进了它的深处,就会领悟到“生活在别处”。这里有迷人的边地风景:“山开地关结雄州,万派寒泉日夜流”;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火热的生活:“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市场繁华,物品丰饶,交织着四面八方的口音,穿梭着不同民族的身影。

    ⑥向往某一个地方,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情感维度和美学嗜好。总有一些地方,最能够与处于某个生命时段的你,产生同频共振。时间和空间的共谋,孕育出了某一类文化的气质,精神的风度。而诗句,这时便扮演了有力的证人角色。

    ⑦青春时代,梦想的栖息地是江南吴越。感官的筵席一场场排开,声音和色彩交融无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诗为舟楫,我划入了那一片湖面。在苇荡、乌桕和桑树之间,波光潋滟,莲叶田田。

    ⑧时光悄然流逝。从某一时刻起,浪漫绮丽的少年轻愁透隐了,内心开始向往北地的雄浑和寥廓,苍凉和悲怆。“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清代黄仲则这句诗,成为一种新的美学召唤。向北,向西,一种迥异的境界在面前展开,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⑨就这样,经由诗句的陶冶,一处地点便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客体,而内化为精神世界的某个元件;它又仿佛是一帖试纸,能够检测出灵魂中存在的元素。

    ⑩古诗词中,不少地名寄寓了道德的力量,价值的指向,对作者是自勉自励,更向读者标举了立身处世的姿态。

    ⑪暂且收拢目光,看向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苏武被匈奴扣留,远放此地牧羊十九载。“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饱受冻馁之患,始终心怀故国。威武不屈,日月可鉴。

    ⑫古诗词中,还时常借助自然形胜,提供一种启示。这样的地名,有关气度和胸怀,视野和境界。不妨将目光改换方向,移向莽莽苍苍。大山无语,峰峦悄然,把深沉的蕴涵,留给那些睿智的灵魂,来破译和解读。《望岳》是杜甫登临泰山的憬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高。”气魄决定格局,自然和精神的绝美风景,都只向阔大的胸襟敞开。

    ⑬当一些地名被再三引用,被反复言说,它就上升为一种意象,具备了符号的功能。阳关象征了离别,碣石摹写萧瑟荒寒,金谷园是奢靡的狂欢,乌衣巷是繁华的落幕。首阳山,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于此隐居,喻示着揉守高洁。烂柯山,樵夫看童子下棋,一局未终斧柄已烂,比况了沧桑巨变。

    ⑭在这样的场合,对这些地名的理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阅读者精神文化的蕴积。没有对母语的热爱,缺乏对历史和传统的沉浸,就难以窥见字面背后的精微和玄奥,难以感知到那些不尽之意,言外之旨。

    ⑮古诗词是一棵大树,根系深扎在过去,纷披的枝叶却一直伸展到今天。它永远处于生长中。

    ⑯认识到这一点,便会从眼前望到遥远,自此刻看见过去。今天和昨天之间,被一条无形而坚韧的纽带牢固地绾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谢灵运)古诗词以历时性的方式,展现了共时性的内容。一首首诗词,正是一个个的接引者,引领读者步入人生与社会的广阔庭院,在今与昔、恒常与变易的对话中,加深对于世界和生活的理解。

    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想象一番,那些被以不同音调吟诵的诗句,岂不正仿佛泉水的汩汩滔滔之声?

    ⑱泉水不竭地涌流,诗歌也一代代地传诵。

    ⑲吟唱着山河苍茫,岁月沧桑,生命浩荡。

    (摘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古诗词魅力的是如何通过地名展现的。请综合全文分条概括。
    2. (2)  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仔细盯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名,时间久了,那些圆圈圆点就会幻化成一个个泉眼。

    3. (3)  本文看似每章节相对独立,却又有紧密联系,请从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
    4. (4) 作家刘江滨在《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彭程散文简评》中说:“彭程的散文不仅体现出对外在事物的观察,更有着对内在生命的体悟”这一说法在本文中如何体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九、语言运用 (共12分)
  • 14. (2024·温江模拟)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即将开幕,作为东道主,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1. (1) 策划游览手册

       2024成都世园会金温江博览园(温江分会场),以“幸福金温江 健康花园城”为主题,展出三大园——花卉艺术园、园林艺术轴、盆景艺术馆。

      请根据下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2. (2) 探寻场馆建设。下面是一段关于“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展馆”的材料,请补全空缺处,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

      ?首先,展馆的建设充分保留原生地貌的生态基底。主会场的建设减少挖掘改建, ,绛霞湖就是按照此要求依山势而建造。其次,展馆的建设展现绿色低碳的办会理念。主会场入口处矗立的三片“芙蓉花瓣”不仅是地标风景, ,它将雨水引入地下储存,用于园区植物灌溉。会后,各展馆的建筑物将转变为,如锦云楼会后转化为西蜀古典园林博物馆;主展馆会后将转换为新区文化艺术中心……让建筑与完善城市功能有机结合。

    3. (3) 修改采访问题。 下面是一名记者拟写的采访问题,其中一条与被采访对象的身份不符,请找出来,说明理由并修改。

      ①采访对象:游客。

      采访问题:您能详细地介绍一下川派盆景和岭南派盆景的区别吗?

      ②采访对象:场馆设计者。

      采访问题:请问您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融入成都本地文化元素的?

      ③采访对象:盆景大师。

      采访问题:您是如何在园艺博览会上展现盆景艺术的魅力?

      选择:

      理由:

      修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