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7 浏览次数: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楚雄模拟)  如下图是宜侯矢(cè)簋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内底铸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封矢为宜侯,赏赐他邕(chàng)酒(一种香酒)、铜器以及奴隶等。该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2. (2024·楚雄模拟)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 建立县制 B . 鼓励耕织 C . 奖励军功 D . 承认土地私有
  • 3. (2024·楚雄模拟)  小历同学用数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复习汉朝相关知识,他绘制了如图示意图,你认为“▲”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 . 焚书坑儒 B . 休养生息 C . 重文轻武 D . 闭关锁国
  • 4. (2024·楚雄模拟)  北朝“汉服”“胡服”并行不悖,前期多为“胡服”,皆窄衣掐腰,毡帽短袖,用料多为皮革毛绒;自孝文帝改革后,北朝衣着服饰不断演化,呈现胡汉风格结合的特色。这说明北朝时期( )
    A .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B . “胡服”成为主流服饰 C . 鲜卑族被彻底汉化 D . 皮革毛绒取代了棉布
  • 5. (2024·楚雄模拟)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北宋从越南引进优良高产品种占城稻 B . 经济重心南移使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C . 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D . 北宋前期四川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 6. (2024七下·昆明期末)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这场农民起义是( )
    A . 大泽乡起义 B . 黄巾军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李自成起义
  • 7. (2024九下·厦门模拟)  19世纪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因英法等列强先后觊觎台湾,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行省的主要目的是( )
    A . 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 B . 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 . 巩固国防以应对边疆危机 D . 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控制
  • 8. (2024·楚雄模拟)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目的是( )
    A . 走私鸦片 B . 打开市场 C . 勒索赔款 D . 警示中国
  • 9. (2024·楚雄模拟)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1924年

    创办兴中会

    建立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创办黄埔军校

    A . 孙中山 B . 李大钊 C . 陈独秀 D . 蒋介石
  • 10. (2024九下·新荣模拟)  “1927年秋,在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先后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共产国际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艰难的探索之路。”这段材料阐释了井冈山道路开辟的( )
    A . 背景 B . 结果 C . 特点 D . 影响
  • 11. (2024·楚雄模拟)  1945年,《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材料中的“大喜事”是(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国民党一大召开 C . 北平和平解放 D . 重庆谈判展开
  • 12. (2024·楚雄模拟)  如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 .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 绝大部分指标都超额完成 D . 我国交通运输业领先世界
  • 13. (2024·楚雄模拟)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正是这样的信仰,铸就了他的“铁人”品格,他是( )
    A . 焦裕禄 B . 王进喜 C . 钱学森 D . 袁隆平
  • 14. (2024·楚雄模拟)  如下图,该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 .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5. (2024八下·曲沃期末)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这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有利于( )
    A . 推动国防建设的进一步巩固 B .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 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 D .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16. (2024·永修模拟)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真正实现了公民内部政治权利的平等、参政机会的均等。下列最能体现“机会的均等”的措施是( )
    A .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B . 抽签选举、轮流执政 C . 建立十将军委员会 D . 实行工资和津贴制度
  • 17. (2024·楚雄模拟)  在计算机与历史的跨学科融合课上,某同学在浏览器搜索了“封君封臣”“大学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等关键词,他想了解的是( )
    A . 古代的亚非文明 B . 古代的欧洲文明 C .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 封建时代的亚洲
  • 18. (2024·楚雄模拟)  16世纪的英国商人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这反映了英国( )
    A .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 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 C . 租地农场大量出现 D . 早期雇佣关系的出现
  • 19. (2024·楚雄模拟)  意大利达•芬奇等美术家认为,自然中最美的是人,人是大自然最奇妙的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这种观点出现的背景是( )
    A . 文艺复兴开始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启蒙运动兴起 D . 社会改革开展
  • 20. (2024·楚雄模拟)  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材料中的“他”是( )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路易十六 D . 拿破仑
  • 21. (2024·楚雄模拟)  明治维新期间,相当多的日本青年热衷吃西餐、穿燕尾服、理分发、跳交际舞。这反映了日本推行( )
    A . “殖产兴业” B . “废藩置县” C . “文明开化” D . “富国强兵”
  • 22. (2024·楚雄模拟)  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
    A . 莎士比亚 B . 维克多·雨果 C . 巴尔扎克 D . 列夫·托尔斯泰
  • 23. (2024·楚雄模拟)  “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材料反映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 )
    A . 没有国家幸免 B . 对农业影响最大 C . 破坏性非常大 D . 引发政治危机
  • 24. (2024·楚雄模拟)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末,其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一般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 . 杜绝了阶层贫富分化 B . 促进了社会稳定发展 C . 消除了资本主义根本矛盾 D . 增加了政府的经济负担
  • 25. (2024九下·镇平县模拟)  20世纪,人类用水量增长到原来的9倍,当前,人类使用蓄水层水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10倍。几十年之内,世界许多巨大的蓄水层会干涸。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 环境污染加剧 B . 自然灾害频发 C . 人口增长过快 D . 生态问题严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 26. (2024·楚雄模拟)  科学技术的成就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 材料一:宋应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著作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科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这部著作的特点。
    2. (2) 材料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简表(部分)

      子目

      时间

      主要成就

      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至19世纪中期

      纺织技术的革新、蒸汽机和工厂制

      度的确立、火车与铁路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

      至20世纪初

      、内燃机、新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等

      科学技术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整理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二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格中①、②、③处的内容。

    3. (3)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62年成立中央专委会,全国协同攻关。大批科技工作者包括归国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和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经济、技术基础海弱和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1990年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奖词

      请列举两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并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原因。
  • 27. (2024·楚雄模拟)  九年级同学以“探寻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展开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活动。

    【歌曲中的历史】

    图1《义勇军进行曲》

    图2《国际歌》

    【纪念馆中的历史】

    图3郑和公园

    图4郑成功纪念馆

    【邮票中的历史】

    图5百团大战纪念邮票

    图6诺曼底登陆纪念邮票

    1. (1) 这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素材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两个资料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任选其二,分别介绍)
      示例:图1《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1935年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2) 联系实际生活,你认为身边还有哪些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了解历史。
  • 28. (2024·楚雄模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租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据部颁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赞成票中,非洲26票,欧洲23票,亚洲19票,美洲8票。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联合国大会,57个国家致欢迎词。其中,智利代表提到:“我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遵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和平共处原则参加我们工作的……我们深信,它将会对国际安全和有效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它将会帮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

    ——据部颁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1. (1) 材料一图是某同学制作的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趋势图,请写出对应时期的历史格局。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九国公约》签订相关的会议。根据材料指出该公约的签订对中国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中国为“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作出了哪些努力?
  • 29. (2024·楚雄模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古代,统治者修建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内忧外患,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和代表资产阶级的中华民国,在民生发展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自身处在国民党反动当局的白色恐怖和艰难困苦之中,但总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革命目标和人民需求,在根据地、解放区内,紧紧地围绕民生这个根本,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民生政策和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密切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在民族关系、粮食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面积极实践。
    ——据《民生论》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民生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