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7 浏览次数: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2024·龙岗二模) 盘庚迁殷是先秦史上的重大事件,然而直到本世纪初,学界对其来龙去脉仍存有不少疑问。要探索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是( )
    A . 聆听权威专家学术讲座 B . 加强考古遗址的发掘 C . 分析传说中的历史信息 D . 研读《史记·殷本纪》
  • 2. (2024·龙岗二模) 稷下学宫规定,凡来这里的文人学士,无论其学术观点、政治倾向、国别、派别年 龄、资历如何,都可自由发表意见以及相互争辩。由此可见,稷下学宫的创办( )
    A . 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 B . 推动了学术思想繁荣 C . 确立了儒家正统地位 D . 揭示了诸侯争霸根源
  • 3. (2024·龙岗二模) 据史书记载,汉文帝“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汉景帝则从即位的第四年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阳陵),相关大型工程前后相继,延续12年之久。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 . 汉朝国力增强 B . 景帝贪图享受 C . 国家政策转变 D . 中央集权强化
  • 4. (2024·龙岗二模) 有学者认为,汉末是中国古代书法美学的萌芽发端期,纸的大量供应,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意境达到新的高度。支撑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张仲景的实践 B . 祖冲之的成果 C . 王羲之的成就 D . 顾恺之的创作
  • 5. (2024·龙岗二模)  在某一版本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有这样的叙述:“遣唐使从唐朝引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文化,给日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吉备真备和玄昉,归国后得到天皇重用,活跃于政界。”这说明了( )
    A . 唐文化在东亚的影响大 B . 唐蕃和亲的积极意义 C . 日本大化改新的必要性 D . 鉴真东渡的贡献
  • 6. (2024·龙岗二模)  观察以下示意图,通过该示意图可以了解( )

    A . 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B .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外因 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 .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影响
  • 7. (2024·益阳三模) 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上书康熙帝:“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该提议( )
    A . 肯定了郑氏收复台湾的功绩 B . 明确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思路 C . 揭露了日本侵略台湾的阴谋 D . 强调了台湾在海防上的意义
  • 8. (2024·龙岗二模) 下图是 1909年《图画日报》刊载的漫画,图中“昔日”的女性只能在家遵守“三从四德”;“今日”的女性则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将来”的女子则是扛着枪与男子分担保家卫国的重任。该漫画反映了( )

    A .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科学思想广泛传播 C . 国民意识逐渐觉醒 D . 民国社会风气转变
  • 9. (2024·龙岗二模) 小明同学在参观某历史纪念馆时,游览了“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等展厅。该馆纪念的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南昌起义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 10. (2024·龙岗二模) 1954年4月,中国第一个大型合金钢生产基地——北满钢厂在黑龙江破土动工,三年半后全厂落成。此后,北满钢厂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坦克、第一颗原子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重要部件用钢。据此可知,一五计划( )
    A . 集中发展了重型工业 B . 改变了整体工业布局 C . 推动了国防科技发展 D .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 11. (2024八下·广信期末)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意在强调这些科技成就( )
    A . 提高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B . 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基础 C . 证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D . 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 12. (2024·龙岗二模)  汉谟拉比完成了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统一,让年久失修的灌溉系统得以重建。据记载,他在位的第8、9、24、33年都曾开凿河渠,兴建灌溉网,给苏美尔和阿卡德带来丰富的水源,把两岸变成可耕种的地区。这反映了( )
    A . 早期民在政治的优越性 B . 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C . 法制建设加速国家统一 D . 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 13.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在初三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基督教的传播”“自给自足的庄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等内容。这节课的主题是( )
    A . 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 B .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C . 罗马帝国的历史地位 D . 中世纪欧洲的发展
  • 14. (2024·龙岗二模) “1420年,亨利王子在葡萄牙建立了一所航海学校,并创立地理研究院、天文台及保存地图和手稿的馆所……集中了许多数学、天文、地理和制图人才。”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 . 原因 B . 条件 C . 过程 D . 影响
  • 15. (2024·龙岗二模) 有学者认为,对法国雅各宾派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其恐怖统治曾为推进革命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为反封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但在后期犯了恐怖扩大化的严重错误,排斥异己,结果葬送了自己。该观点强调了( )  
    A . 历史记叙的主观性 B . 历史证据的重要性 C . 历史事实的客观性 D . 历史认识的全面性
  • 16. (2024·龙岗二模)  据统计,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厂和矿场至少有170万童工,该人数在30年前则不到85万。在美国10—15岁的儿童中,有10%的女孩和20%的男孩成为廉价工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战争带来重大破坏 D .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 17. (2024·龙岗二模) “以往历史上发生的各种革命,都在不改变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发动,而这一次则从根本上推翻了剥削与压迫的制度,让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从而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材料评价的是( )
    A . 日本明治维新 B . 美国南北战争 C . 俄国十月革命 D . 拉美独立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2题20分,第33题16分,共36分。
  • 18. (2024·龙岗二模)  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1和图1

    人物

    生卒时间

    身份

    代表性佳句

    范仲淹

    989年一1052年

    文学家、政治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轼

    1037年—1101年

    文学家、画家、官员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陆游

    1125年—1210年

    文学家、官员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

    1140年一1207年

    文学家、官员、将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天祥

    1236年一1283年

    文学家、政治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1:宋代文人代表

        

    材料二:1887年,清政府在同文馆举行考试,选拔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20多个国家考察,并明确规定其考察任务是“将各处地形要隘、防守大势以及远近里数、风俗政治、水师炮台、制造厂局、火轮舟车、水雷炮弹详细记载。”

    ——杨波,《晚清旅西记述研究(1840—1911)》

    材料三: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师生在西迁的过程中坚持张贴宣传画、表演街头剧、高唱抗敌歌等活动。岭南大学师生多次为前线捐献钱物,仅1939年冬,一次就捐款万元。东北大学师生对转运的负伤官兵逐日轮流看护,直到伤员全部转移。同济大学的不少学生参加了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战,而西南联大则有多名学子奔赴延安。

    ——余子侠,《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1. (1) 观察表1,概括该群体具有怎样的精神风貌?结合图1,简要分析这种精神风貌的形成与当时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
    2. (2) 阅读材料二,游历使在赴外考察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或困难)?请你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对他们的考察任务做简要评析。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高校师生对抗战的贡献。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肩负的时代使命。
  • 19. (2024·龙岗二模)  某班级开展主题为“历史在你我身边”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四个小组的同学查找、搜集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姓别

    图片资料

    文字资料

    第一组

                                                    

    深圳博物馆设有“历史民俗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等四个分馆。……组织对咸头岭、大梅沙等数十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本地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充分证明深圳并非一个没有历史的小渔村。

    第二组

       

    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约,此后,经中英两国定界委员在梧桐山脚下勘界,竖立了“大清国新安县界”木质界桩。后来香港政府将其更换为石碑,如左图“中英地界,1898,光绪二十四年,第一号”。界碑东、西两侧分别为华界、英(港)界。1941年日军占领沙头角后,挖掘并丢弃了3—7号中英界碑。战后,中英双方于1948年将日军丢弃的界碑重新竖立起来。

    第三组

                      

    在众多的老照片中,邓小平一般都是穿着中山装等比较正式的服装。这次,他却穿着一件“时髦”的夹克衫。原来,他在出发之前特地要求家人给他买件夹克衫,说是这种源于国外的衣服与前沿阵地的氛围相匹配。于是,长女邓林给他买了两件夹克衫。左图为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在从深圳前往珠海的快艇上的工作照。

    第四组

    2004年底,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共计21.3公里)正式开通试运营,深圳人第一次坐上了地铁。到2022年底,深圳地铁四期工程(14号线、16号线等)基本全部建成,全市开通运营的地铁达到547.5公里。近20年来,地铁逐渐成为深圳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仅2023年12月,深圳地铁的月客运量就达到2.35亿人次。

    1. (1) 简要分析“日军占领沙头角”时的国际形势。
    2. (2) 结合所学知识并发挥合理想象,说一说当时“前沿阵地”是一种怎样的氛围?
    3. (3) 请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展开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