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习近平用典·第二辑》)
“▲乃自然风光之和,▲乃修德养性之和,▲乃政治清明之和,▲乃国家共处之和。恰同学少年,乐山乐水,乐所忧,初心可守;知己知仁,知无涯,愿景能成……”
①止戈兴仁 ②政通人和 ③惠风和畅 ④厚德载物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的官邸与吴家为邻,①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应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
(张、吴两家人在巷口相遇,正为吴家想要独占巷子的事情争吵)
张家人:(质问、不满、气愤)这条巷子是我们两家共有的,你们凭什么占去?
吴家人:( ② )我家要盖新房子,地不够用,当然要占了。
张家人(行礼问候):老爷,那吴家人蛮不讲理!盖个房子还要占用公共的巷子!
张家老爷(紧锁双眉,手捂胸口,脚步踉跄):这吴家人怎么这样呢!快!快!来人啊!赶紧写信给尚书大人,让他给我们评评理!
……
张家老爷(打开信封,开始念,其余张家人都竖起耳朵):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老爷: ③
吴家老爷: ④
(两家都将墙向后移了三尺,吴家人亲自登门致歉,握手言和。)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A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B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恢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缘缘堂随笔》有删改
句子:样子真凄惨( )!
A.啊 B.呢
我选择 ▲ 。理由: ▲ 。
链接材料: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李清照《忆秦娥· 咏桐》
A.自然 B.艺术 C.人生
我选择。【感悟式批注】:。
【材料一】如果读者能把它当成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序言》
【材料二】重回经典阅读的Z世代,“阅读社交”氛围渐浓。他们喜欢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读书笔记、阅读感悟等,阅读兴趣更是成为他们日常社交的谈资,也渐渐成为Z世代社交的一种行为方式。在各大网络平台都能看到,不少用户都选择用余华、鲁迅、余秀华、村上春树等作家的名字当作自己的引力签,以此吸引同好,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感悟和收获。
事实上,一部经典的产生是阅读风尚、社会需求、文化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力量,能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面前散发光彩。文学经典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品位,铸就了我们的情感模式,具有恒久的价值。正如余华写道: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选自《大众日报》2023年12月18日(有删减)
【材料三】可是,有些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你要了解它,享受它,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有得益。譬如《诗经》,就不能专取其实质,翻为现代语言,让学生读“白话诗经”。翻译并不是不能做,并且已经有人做过,但到底是另外一回事;真正读《诗经》还得直接读“关关雎鸠”。又如《史记》,作为历史书,尽可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但是它同时又是文学作品,作为文学作品,就不能用“历史教本”“中国通史”之类来代替,从这类书里知道了楚汉相争的史迹,并不等于读了《项羽本纪》。我想,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理由应该在这一点上……
这儿要注意,“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万不宜忽略“学生”两字跟一个“些”字。说“学生”,就是说不是专家,其读法不该跟专家的一样(大学里专门研究古书的学生当然不在此限)。说“些”,就是说分量不能多,就是从前读书人常读的一些书籍也不必全读。就阅读的本子说,最好辑录训诂校勘方面简明而可靠的定论,让学生展卷了然,不必在一大堆参考书里自己去摸索。就阅读的范围说,最好根据前边说的两个理由来选定,只要精,不妨小,只要达到让学生见识一番这么个意思就成。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文本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现代学生要读些古书,急切要用这样的读本。
——选自叶圣陶《读<经典常谈>》(有删减)
小语:“同学,请问你平时经典阅读多吗?
小文:“平时学习压力大,我喜欢看杂志,经典作品读的少。”
小语:“阅读杂志固然可以减压,但不能取代经典阅读。阅读经典作品的好处可多了,比如;。”
小文:“你说的有道理,但有些经典作品不太读得懂,你有好的阅读方法推荐吗?”
小语:“可以呀,我阅读经典作品时,;;。以上是我的阅读方法,跟你分享。”
小文:“感谢分享,我去试试看。”
A.《朝花夕拾》 B.《红星照耀中国》 C.《简·爱》
A.老舍 B.法布尔 C.艾青
①说明活动的背景、意义等相关信息;②12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人名、校名。
【材料一】
桐庐郡斋书事①
〔北宋〕范仲淹
千峰秀处白云骄 , 吏隐云边岂待招。
数仞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自逍遥。
杯中好物闲宜进,林下幽人静可邀。
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术长灵苗。
【注】①桐庐郡斋书事:这首诗作于景佑元年(1034),当时作者46岁,贬居睦州。
【材料二】
严先生祠堂记①
〔北宋〕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②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③ , 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④ , 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⑤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⑥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⑦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注】①《严先生祠堂记》:这篇散文是范仲淹贬居睦州之时所作。严先生即严子陵,名光,东汉时会稽余姚人。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受,归隐于富春山。②光武:即刘秀。③握《赤符》:指儒生疆华向刘秀奉上《赤伏符》,其文大意是刘秀发兵,汉室将要恢复。刘秀便以为是天降祥瑞的征兆而即帝位。④臣妾亿兆:统治天下成千上万的民众。⑤《蛊》:《周易》卦名。⑥《屯》:《周易》卦名。⑦复:免除其赋役。
盖 先 生 之 心 出 乎 日 月 之 上 光 武 之 量 包 乎 天 地 之 外
以上热议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