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及其在三大产业中的分配占比
时间 |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单位:10亿美元) | 分配占比(%)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1975年 | 275.4 | 25.3 | 45.0 | 27.7 |
1980年 | 507.5 | 18.5 | 43.8 | 37.7 |
1985年 | 664.2 | 11.2 | 38.7 | 50.1 |
1994年 | 2243.8 | 8.7 | 37.4 | 53.6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一个叫马薛里吉思的基督徒在镇江做官三年,建了两座基督教堂。经查证,马薛里吉思,《元史》中无传,可见不是个重要人物,而元代人俞希鲁纂的《至顺镇江志》又记载此人于至元十五年到镇江任副达鲁花赤(官名),在此建了六座基督教教堂,而马可·波罗只提两座,可能他只看到两座,也许其他教堂还没有建。 |
材料一 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长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这条道路上奔走的,有各国的使团,他们携带大批财货。中国的使团带往西方的多为丝绸、黄金、铜币,而西方各国使臣带来的则是良马、珠玑、各类珍宝和各种珍禽异兽。这些使团不但进行政治磋商、外交活动,而且更是商业流通的主要担当者。中国的丝绸、缯彩,以赏赐之名,源源流向西方。除了这种官方的商业使团外,在丝绸之路上奔走的,当然更多的是私家商人。他们亦组成团队,贩运奇珍异宝以牟利。而随着使臣、商人的往来,不仅只是东西方的商品贸易,文化交流也广泛进行,中国的先进农业、水利、冶金技术,传向西方,而域外的乐舞、服饰、饮食、家具等,纷纷传进中原。丝绸之路在古代也不是完全的和平之路,不同国家的军队时常沿此路行进,相互杀伐攻略。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此前东西方之间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逐渐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美洲种植园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同时必须进口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并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的三角贸易。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东欧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西欧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其与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原因有二:第一、西欧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担心因此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因为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用金银支付它想要的亚洲产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这一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 洋务运动时期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其课程表规定:“馆中肄习洋文四种,即英、法、德、俄四国文字也。”其译书活动集中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据《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记载,共出书160种,以自然科学和兵工技术的译介为主,对社会科学的译介只占总译书数的五分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译介的对象转向日本,从日文转译了大量的以西方治国、强国之法为重点的社会科学知识书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渐为译介主体。1900—1911年,国人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有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总数的两倍。其中,1902—1904年共译书533种,译自日语的书目有321种,比译自英、德、法文的总和还要多。
——摘编自卢明玉《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
材料 《中华文化史》目录节选
下编中华文化历程 第一章上古: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 第二章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第三章春秋战国:“轴心时代” 第四章秦汉:一统的帝国与统一的文化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第六章隋唐:隆盛时代 第七章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的勃兴 第八章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第九章明:沉暮与开新 第十章清:烂熟与式微 …… |
——摘录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阶段,围绕“中华文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