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11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 1. (2024·南山) 读拼音,写词语。

    lǐng yù

    fǎ tíng

    pái huái

    fèi téng

    biān pào

  • 2. (2024·南山) 选择与文言文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语,写序号。
    1. (1) 因其未而守株(    )
      A . 手不 B . 前嫌
    2. (2) 通国之弈者也(    )
      A . 好施 B . 循循
    3. (3) 及其日中如探(    )
      A . 固若金 B . 蹈火
    4. (4) 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
      A . 扬长而 B . 甚远
  • 3. (2024·南山) 根据词语提示,给“肖”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填在横线上。

    【肖】

    达旦

    喜上眉

    无声息

    云外

    悬崖

    纵即逝

  • 4. (2024·南山)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 (1)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2. (2)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啊?
    3. (3) 全校运动会上,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4. (4) 这段时光不好
  • 5. (2024·南山) 选择下列叠词所描绘的画面,写序号。

    A.脉脉  

    B.依依  

    C.霏霏

       D.皎皎

    ①雨雪纷飞的样子

    ②柳丝摇曳的样子

    ③相视无言的样子

    ④洁白明亮的样子

  • 6. (2024·南山) 在横线上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意选填入语段中,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序号。

    A.见微

    B.锲而

    C.司空

    D.追根

    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①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凭借②的能力和③的精神,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④,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 7. (2024·南山)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或,或轻于鸿毛。”《为人民服务》
    2. (2) 太阳他有脚啊,,我也跟着旋转。《匆匆》
    3. (3) 读书须用意,。《增广贤文》
  • 8. (2024·南山) 读句子,体会人物未说出的话里传递的情感,选词填空

    A.坚定与平静  

    B.痛苦与忧伤

       C.冷静与威严

    1. (1)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 (2)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十六年前的回忆》
    3. (3)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桥》
  • 9. (2024·南山) 根据语境,将短语选填到语段中,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序号。

    A.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B.默默地为你驱散心灵的阴霾

    C.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D.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①;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②;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③;朋友是苦闷黑暗中的一盏明灯,④

  • 10. (2024·南山) 选择下列事物所蕴含的寓意,写序号。

    ①子规啼

    ②鸿鹄志

    ③唱黄鸡

    ④树栖鸦

    A.雄心勃勃

    B.悲伤衷切

    C.寂寞孤独

    D.时光易逝

  • 11. (2024·南山) 托物言志是我国古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找准言“志”之“物”,才能理解所言之“志”。“何当金络脑,”是唐代诗人李贺借来抒发自由驰骋、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明代诗人于谦借来歌咏勇于牺牲、清白正直的崇高志向;“千磨万击还坚劲,”是清代诗人郑燮借来表达顽强刚毅、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还有“”也是托物言志的名句。
  • 12. (2024·南山) 当你漫步世界名著花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一定会忍不住与大家分享。请向大家推荐一本印象深刻的经典名著,说说推荐的理由,并分享一种你喜欢的读书方法。

    书籍名称:《

    推荐理由:

    读书方法:

二、阅读与欣赏。(40分)
  • 13. (2024·南山) 阅读。

    师旷论学

    ㅤㅤ晋平公[1]问于师旷[2]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3]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shǎo shào)而好(hǎo hào)学,如①____;壮而好学,如②____;老而好学,如③____。炳烛之明,孰与昧行[4]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2]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3]炳烛:点燃蜡烛。[4]昧(mèi)行:在黑暗中行走。

    1.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联系上下文,推测并选择加点字的意思,写序号。

      ①欲学,恐已

      , 何不炳烛乎

      A.太阳已落,天色将晚

      B.年龄老大,为时已晚

    3. (3) 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序号。

      A.炳烛之明

      B.日中之光

      C.日出之阳

    4. (4) “敦与”一词有“……与……相比,哪个更好?”的意思,通常表示反问的语气。“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相比,哪个更好?如果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会说:
    5. (5) 师旷论学,是用生活常识来阐述自己的主张,这样的方式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清代文人张潮也曾用“年少时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时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时读书,如台上玩月”来比喻人生不同阶段学习的境界。如果请你来论学,你会用什么来打比方呢?行舟,登山,又或者是草木生长……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少而好学,如;壮而好学,如;老而好学,如

    6. (6) 这篇小古文所蕴含的道理,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写序号。
      A . 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 . 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 . 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 D . 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用打比方的方法。
  • 14. (2024·南山) 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ㅤㅤ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①____,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②____。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③____,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ㅤㅤ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 (1) 为下列词语匹配恰当的反义词,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中。

      A.缓慢  

      B.短暂  

      C.镇定

         D.热闹

         E.舒畅  

      F.繁华

      漫长——

      急遽——

      孤独——

      惆怅——

      惊惶——

      荒凉——

    2. (2)  文段中三次用到“一声不吭”,每一次都传递出了人物不同的情绪。请联系上下文,用不同的两字词语描述“我”心情的变化,分别填写在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3. (3) 文段中写“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请找到并摘抄文中描写光线变化的句子:

      这里看似是写光线,实际上是写,烘托出“我”的内心感受。

    4. (4) 文段中画横线的片段是对母亲和语言的描写。你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母亲?联系课文,尝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5. (5) 文段结尾写男孩“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下面选项中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 . 希望彻底地破灭,男孩感受到了无可挽回的失望和伤心。 B . 情绪低落到极点,男孩无声表达着对母亲的不满和责怪。 C . 等待漫长又煎熬,男孩体会到了事与愿违的沮丧和失落。 D . 光线持续地变化,男孩品味到了时间消逝的无助和惆怅。
    6. (6)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片段没有直接写“我”的心情,而是描写了光线和声音。你能用同样的事物来表现“欣喜若狂”的情感体验吗?请仿照片段进行描写。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并且听得见就像的声音,那声音

  • 15. (2024·南山) 非连续性文本。

    ㅤㅤ在“深圳非遗•传承有我”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小深组和小圳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不少材料,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ㅤㅤ【材料1】新闻观察

    ㅤㅤ近日,一段深圳少年练习英歌舞的视频“火”了,这支意外走红的英歌少年团来自深圳市某中学。这天,二十余名学生来到市民中心广场展示英歌舞,他们身上颇具辨识度的深圳校服和手上正在律动的英歌槌棍,释放出抖擞的少年精神,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舞蹈与城市CBD的现代楼宇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份独到的城市景观。

    ㅤㅤ【材料2】英歌舞

    ㅤㅤ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取材于《水浒传》。英歌舞中的领队扮演的是时迁,相当于队内的“灵魂”,之后是“头槌”“二槌”“三槌”“四槌”,分别扮演李逵、关胜、鲁智深、武松,此后“梁山好汉”依次出场亮相,变换各种队形进行表演。早在2006年,广东潮阳和普宁的英歌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也被亲切地称为“中华战舞”。

    ㅤㅤ【材料3】沙头角鱼灯舞

    ㅤㅤ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是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沙栏吓村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经过三百多年历史沿袭,流传至今。沙头角鱼灯舞是广场男子群舞,专门在晚上表演,舞者手举鱼灯,以低马步俯身曲背运行穿插,使鱼灯呈现出丰富的舞蹈情节,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沙头角鱼灯舞是不同于我国其他鱼灯舞的一种颇具岭南特色的广场舞蹈艺术,对研究岭南文化、海洋文化等都有较高的价值。2008年,沙头角渔灯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ㅤㅤ【材料4】深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级别

    类别

    保护区域

    1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

    国家级

    传统舞蹈

    龙岗区

    2

    大船坑舞麒麟

    国家级

    传统舞蹈

    龙华区

    3

    沙头角鱼灯舞

    国家级

    传统舞蹈

    盐田区

    4

    松岗七星狮舞

    国家级

    传统舞蹈

    宝安区

    5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

    国家级

    传统舞蹈

    宝安区

    6

    平乐郭氏正骨法

    国家级

    传统医药

    罗湖区

    7

    贾氏点穴疗法

    国家级

    传统医药

    盐田区

    8

    下沙祭祖

    国家级

    民俗

    福田区

    1. (1)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英歌舞是深圳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②深圳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传统舞蹈、传统医药和民俗三大类别。

      ③英歌舞和沙头角鱼灯舞都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

      ④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6年公布。

    2. (2)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请根据材料1的具体内容,为这则新闻拟定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
    3. (3) 小深组受到材料1的启发,准备在学校成立一个“鱼灯舞少年团”。请你根据材料3的内容,围绕“表演方式”和“文化价值”两个要点,创编一则社团招募广告词。
    4. (4) 根据材料4,小圳组发现深圳本土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项属于传统舞蹈,他们决定策划一个“舞动非遗”文化展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一份展览策划案。

       展览策划案

      展览主题:舞动非遗

      展览目的:

      展览时间:2024年7月至9月

      展览地点:班级教室

      展览内容:①传统舞蹈的悠久历史;②传统舞蹈的③传统舞蹈的;④传统舞蹈的艺术价值……

      展览形式:文字展板、……

      相关文化活动:非遗舞蹈传承人访谈、……

    5. (5) 曾经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听到这样的评价,你会反驳吗?请发表你的观点,并结合阅读材料,通过列举事实的方式来说服对方。
三、表达与交流。(20分)
  • 16. (2024·南山) 那些种在校园里长不大的记忆,那些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七彩流光,五味俱全,都为我们的童年作了最美好的注脚。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感受过哪些滋味?请以“滋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一种滋味,也可以写多种滋味;通过具体的事写出“滋味”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