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15 浏览次数: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3七上·潮南期末) 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块烧骨。这证明元谋人(     )
    A . 已经会人工取火和制作工具 B . 已经知道用火和过定居生活 C . 已经知道用火和会制作工具 D . 已经会人工取火和使用工具
  • 2. (2024·中山模拟) 《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传说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 . 夏有禹,终称王 B . 除水患,稳民生 C . 夏传子,家天下 D . 炎黄德,尧舜继
  • 3. (2023七上·潮南期末) 孙中山祭文:“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这里的“皇祖”是指(       )
    A . B . C . 嫘祖 D . 黄帝
  • 4. (2023七上·潮南期末) 为了真实了解和体验中国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状况,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图一是他在旅游景点拍摄的一张模拟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照片。他到达的旅游景点应位于图二地图中(  )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 5. (2023七上·麻阳期中) 西周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冶铜业落后 B .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6. (2024九上·禅城期末)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型,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
    A . 春秋后期 B . 战国时期 C . 西周 D . 夏朝
  • 7. (2023七上·潮南期末)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犬戎。”上述歌谣主要反映了(     )
    A . 人民生活安定 B . 政治时局稳定 C . 暴政导致亡国 D . 智慧创造文明
  • 8. (2023七上·竞秀期中) 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

    A . 铸造工艺的高超 B . 早期文明的成就 C . 石器时代的风貌 D . 文字演变的历程
  • 9.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 . 周王“授土”“授民” B . 秦国的商鞅变法 C . 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 D . 原始农业的出现
  • 10. (2024九上·禅城期末) 李源在《历史建筑之谜》中提到“李冰设计的工程绝妙天工,不仅能自动调节水量,还可以自动分沙排沙,中国2000年前就解决了水利工程的排泥沙问题。”该“工程”指的是(     )
    A . 灵渠 B . 郑国渠 C . 白渠 D . 都江堰
  • 11. (2024·孝感模拟) 历史课本剧应符合基本史实,不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课本剧的有关信息,其中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A . 秦始皇派太尉蒙恬修筑长城 B . 商人携带刀形币到陇西郡做生意
    C . 各地郡守均用小篆书写告示 D . 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 12. (2024·中山模拟)  如图是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几方印章。根据下列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秦朝( )

    A . 开始使用印章 B . 随葬品中必有官员印信 C . 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D .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13. (2023·潮南模拟) 有学者认为:“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却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祖国和它的土地、人民。”该学者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 )
    A . 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 B . 秦朝是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C . 秦朝首创了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 . 秦朝统治着古代最辽阔的疆域
  • 14.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后人对秦始皇有批评看法,主要是因为他(       )
    A . 灭六国,开拓边疆 B . 废除了分封制 C . 推行残暴的统治 D . 建立的秦朝是个短命王朝
  • 15. (2023七上·潮南期末)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该诗“将相本无种”用的历史典故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相关。这里的“农民大起义”是指(       )
    A . 国人暴动 B . 黄巾起义 C . 陈胜、吴广起义 D . 楚汉之争
  • 16.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汉武帝为解决下图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颁布“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实行盐铁专卖 D . 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 17.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述了西汉建立几十年后国库财粮富足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得益于(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合并郡县 C . 释放奴婢为平民 D . 以德化民
  • 18.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景帝时最终将田租的比例定为‘三十税一’,并成为定制……汉初的统治者都十分节制使用民力。”这说明汉初统治者(     )
    A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 . 倡导儒家思想治国 C . 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D . 注重扩大土地面积
  • 19. (2023七上·四川期中)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 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D . 统治期间出现治世局面
  • 20. (2023七上·潮南期末) 如图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     )

    A . 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 .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D .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 21. (2023七上·潮南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措施是(       )
    A . 释放奴婢 B .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 惩处贪官污吏 D . 兴办太学
  • 22. (2023七上·茂名期末) 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材料中的“它”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春秋》 C . 《史记》 D . 《齐民要术》
  • 23. (2023七上·潮南期末) 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 . 张仲景 B . 张角 C . 华佗 D . 蔡伦
  • 24. (2023七上·潮南期末) 西晋统治腐朽,奢侈风气盛行。在位的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既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反抗西晋的压迫,于316年灭亡了西晋。这段话充分说明了(     )
    A . 西晋灭亡的原因 B . 西晋统治时间短暂 C . 西晋的社会风气 D . 西晋的民族矛盾
  • 25. (2024·中山模拟)  下图为墓葬出土文物,它们反映了鲜卑族服饰的变化,由此可见,当时(    )

    A . 民族交融加强 B . 文化艺术繁荣 C . 国家实现统一 D . 经济重心南移
  • 26. (2023七上·潮南期末) 电视剧场景:颁令天下,30岁以下的一律改习汉语和中原正音。496年,皇帝将拒不说汉语的皇后冯媛废为庶人。该场景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 佛教传入中国 B . 文景之治 C . 孝文帝改革 D . 巨鹿之战
  • 27. (2023七上·潮南期末)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这些游牧民族主要是
    A . 匈奴、蒙古、女真、满族 B . 匈奴、鲜卑、羯、氐、羌 C . 匈奴、蒙古、氐、羌、羯 D . 匈奴、鲜卑、蒙古、女真、满族
  • 28. (2023七上·潮南期末) 古人对圆周率的推算由来已久,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时期

    科学家

    圆周率数值

    西汉

    刘歆

    3.1547

    三国

    刘徽

    3.1416

    南朝宋

    何承天

    3.1428

    宋、齐

    祖冲之

    3.1415926-3.1415927

    A . 我国是世界最早研究圆直径与周长关系的国家 B . 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时间早、历程长、成果显著 C . 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贡献是世界上最大的 D . 长期的统一稳定是圆周率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前提
  • 29. (2023七上·永善期末) 公元383年,东晋成功击败苻坚亲自率领的87万大军,使得苻坚“一举消灭东晋,将南北地区统一起来”的理想破灭,也使东晋的统治得到稳定。与上述材料相关的战争是(       )
    A . 漠北战役 B . 桂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淝水之战
  • 30. (2023七上·潮南期末) “虽无丝竹管弦乐,却有觞咏吟唱题,茂林修竹惠风畅,崇山峻岭清流急。潇洒淋漓呈一序,天下行书数第一。”下列作品与优美诗句对应正确的是(       )
    A . 《诗》 B . 《大明历》 C . 《兰亭集序》 D . 《洛神赋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七上·潮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所损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的孔子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诸子百家主要代表人物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和荀子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道家

    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____

    法家的集大成者,强调以法治国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整理

    材料三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

    1. (1) 根据材料一,写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分析孔子宣扬的政治主张“不为各国采纳”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简述百家争鸣产生的时代背景,并在表格中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人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老子的政治主张。写出老子创立的学派。
    4. (4)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 32. (2023七上·潮南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二

    1. (1) 材料一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时,哪一历史人物为西域的经营与统治作出了贡献?
    2. (2) 请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10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
  • 33. (2023七上·潮南期末) “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诸葛亮《隆中对》

    材料三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唐代李白《赤壁歌送别》

    材料四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百度·百科之《三国鼎立》

    材料五   西晋时代,承曹魏遗产,推动农业复兴,然而不久政局动荡,内乱频发,胡变蜂起,晋室被迫南渡,此后即倚江南为立国根本。北人相继南移,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贮水、分洪、运水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终使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盛。

    ——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①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及西晋完成统一的标志。
    2. (2) 材料二、三与历史上哪两场战役有关?请对材料三中战役的结果和历史作用进行简要评析。
    3. (3)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 (4) 根据材料五,概括“江南经济力量趋于壮盛”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