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4-08-06 浏览次数:8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 1. (2024·普陀) 下面是小普同学的“成长纪念册”序言,请你按拼音帮他补充完整。

    时间chǐ lún往复如飞,小学里的每一段历程都fèn wài珍贵。从刚入学时的yòu zhì,到学会克服kǒng jù,学会阅读shū jí,学会从sī kōng jiàn guàn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学会了xīn píng qì hé地处理问题。yī wēi在老师身旁的温暖,沉浸在同学之间的快乐……,默默中

  • 2. (2024·普陀) 读小普的毕业赠言,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合适的字。

    时间(拌 绊)不住,分离 (避 僻)不开,我们就要小学毕业啦!愿你像那从不间 (jiān jiàn)断的溪流,不徘徊(huái huí),不 (呆 耽)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执着(zhe zhuó)向前,一路奔腾 (tén téng),迎接明(昧 媚)的阳光。

  • 3. (2024·普陀) 毕业典礼上,老师给同学们的赠言是“桐花万里丹山路,chú凤清于老凤声”。根据字典中的解释,这句话中“chú”字的正确书写应该是(  )
    A . 刍 chú 喂牲口用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畜:~秣|反~。 B . 雏 chú 幼小的,生下不久的:~鸡|~燕|~形。 C . 滁 chú 地名,在安徽:~河。 D . 躇 chú 犹豫,拿不定主意:踌~。
  • 4. (2024·普陀) 小普的小学生活回忆录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动会上,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 , 决心为班级争光。 B . 王老师一跨进教室,同学们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 C . 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对教室进行了装扮,真是万象更新 D . 每次考试结束,老师总鼓励我百尺竿头 , 更进一步。
  • 5. (2024·普陀) 小普同学想给老师和同学各送上一幅画,请你帮他配上合适的诗句或名言。
    1. (1)
    2. (2)
      A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C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6. (2024·普陀)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春风又绿江南岸。千里莺啼绿映红。 B . 弈秋,通国之弈者也。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水千山只等闲 D . 目之所日中则如盘盂
  • 7. (2024·普陀) 根据提供的情景图,完成练习。
    1. (1) 在横线上填写与加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中秋节,小普一家在院子里赏月。妈妈开开心心地端上月饼,爸爸地挂上写有“中秋快乐”的灯笼,爷爷地给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小普也地举起了手中杯。

    2. (2) 选择中秋的一个习俗,写出其寓意。

      赏月

      吃月饼

      挂灯笼

      喝桂花酒

      :寓意是

    3. (3) 回忆本学期学过的古诗,选择一句有关中秋的诗句,写下来:
    4. (4) 看着天上的圆月,爸爸感叹道:“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去,像,我的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妈妈听了接口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爷爷点点头,说道:“谁道人生无再少?。”

二、阅读与理解(35分)
  • 8. (2024·普陀) 阅读文言文《弈秋败弈》,完成下列各题。

    弈秋败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当弈之时,有吹笙(shēng),倾心听之,将围未围之际 , 问以弈道 , 则不知也。非弈道暴深,情有暂暗 , 笙猾之也。

    【注释】①本文选自《刘子•专学》。②将围未围之际:正要被围困消灭的时候,指棋局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③道:策略,方法。④暴:突然。⑤暗:糊涂。⑥猾:打扰。

    1.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当弈

      ②倾心听

      ③笙猾

      A.它,指笙曲。

      B.他,指弈秋。

      C.助词,的。

    2. (2) 请分析弈秋败弈的原因,摘录文中的语句回答:“。”
    3. (3) 下列选项能比较恰当地表达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C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9. (2024·普陀) 阅读非连续文本《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完成下列各题。

    目录

    第一章 道格拉斯和华森的规矩

    第十章 吉姆的坏运气

    第四十章 大逃亡汤姆中弹

    ……

    第十一章 来抓我们了

    第四十一章 我回家了

    第八章 与吉姆在杰克逊岛上巧遇

    第十二章 碰上沉船与杀人犯了

    第四十二章 吉姆又被带了回来

    第九章 死亡之屋漂啊漂

    ……

    最后一章 大结局

    【节选】(有删减)

    ……我立刻上了楼,又一眨眼便抱住了避雷针滑下来。我在黑地里如飞一般冲往那个披间,赶快告诉了汤姆说,大事不好,必须马上逃,立时立刻就逃,那边屋里已经挤满了人,都拿着枪哩。

    那时,已经听到大伙儿的脚步声正向门口一步步逼近。有些人进了小屋,只是黑漆漆的看不见我们。我们立刻往床底下钻,又从洞中钻了出来,吉姆在前,其次是我,汤姆最后。我们爬到了那间披间,又爬到了门口。我们就地停下来,从门缝里张望,可是什么也望不见。汤姆把耳朵贴在门缝上,听啊,听啊,可是四周一直有脚步声。到最后,他用胳膊肘捅了捅我们,我们溜了出来,弓着腰,屏住了呼吸,不发任何一点点儿声音,一个跟着一个,轻手轻脚,平平安安地走到了栅栏边。我和吉姆跨过了栅栏,可是汤姆的裤子被栅栏顶上一根横木裂开的木片给钩住了,他只好用力一撕把那根木刺拽断,结果就被人发现了。

    有人喊了起来,接着有一群人追了上来。砰,砰,砰,子弹在我们四周飞过!他们在后边紧追不舍。等到他们追得近了,我们就往矮树丛里一躲,让他们从身边冲过去,然后在他们后面走。我们鼓足马力,来到锯木厂后,就改道穿过矮树丛,到原来拴独木舟的那边,跳了上去,为了保住性命,使劲往河中心划,一路上尽量不发出声音,随后到了藏着我那个木筏子的小岛。这时还听得见沿河路上人喊狗叫,乱作一团。到后来,离得越来越远了,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终于消失了。我们跳上木筏子,我说:“吉姆啊,现在你再一次成了个自由人啦。我敢打赌,你不会再一次沦为奴隶啦。”

    “哈克,这件事干得可真完美。主意打得漂亮,干得也漂亮,谁也想不出这样的好点子,这简直是个迷魂阵。”

    我们都无比高兴,不过汤姆却很痛苦,因为他腿肚子中弹了。我和吉姆知道后,兴致立刻就没了。他疼得厉害,伤口血流不断……

    阅读链接:《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哈克贝利•费恩。酒鬼父亲逼他交出与汤姆平分的那笔钱财,常常打他。为了摆脱父亲的虐待和养母的严格管教,他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为了逃脱再次被主人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中出逃。他们结伴而行,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

    1. (1) 由情节推断,节选中的片段最有可能出自本书目录中的第章内容。
    2. (2) 阅读材料,判断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节选文中的“我”是哈克贝利•费恩。 B . 哈克贝利使用迷魂阵与汤姆一起帮助吉姆逃跑,很聪明,也很勇敢。 C . 哈克贝利和吉姆的“逃离”目的都是为了追求自由,他们出逃的原因是一样的。 D . 从本书目录看出,吉姆出逃历尽千辛万苦,最后还是被带回来了。
    3. (3)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续集,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3个不同方面的信息证明,用简洁的语言分点阐述,每点标上序号。
    4. (4)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快乐读书吧”推荐的《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爱丽丝漫游奇境》等书都有共同特点,下列说法有错的是(  )
      A . 这几本外国名著都讲了主人公奇妙而曲折的人生经历。 B . 这类外国名著所有故事的主人公结局都从幻想回到了现实。 C . 它们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复杂的内涵,读起来更有乐趣。 D . 这些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要沉下心来读,会越读越有味。
    5. (5) 这本书中,作者把哈克的漂流经历及密西西比河的自然景物、城乡生活描写得非常具体可感,同学们想研究“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具体可感?”下面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资料是____(多选题)
      A . 马克•吐温写了几年,随着故事深入变得困难,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就把手稿搁置在了一边。在哈德逊河旅行后,他又重新提笔,继续写作,作品终于完成。 B . 马克•吐温的家乡汉尼拔镇位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从小镇旁边流过。他的童年自由而快乐,每天他都能看到河上来来往往的汽船,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
      C . 作者文笔幽默诙谐,现实主义刻画与浪漫主义抒情水乳交融,对美国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D . 作者12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停学,到工厂当小工。曾做过密西西比河的领航员、矿工及新闻记者。
  • 10. (2024·普陀)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节选《莫愁》)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亲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室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合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非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致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的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定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为一首短诗留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让门里门外的两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关上门,毫无声响。那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sù)愿。

    1. (1) “夙”在字典中有2种解释:①早;②素有的;旧有的。联系课文种解释。“我”完成的夙愿是
    2. (2) 围绕“掩门”,短文写了哪些内容?请根据提示填一填。

      你发现第⑤部分与第①②部分的内容是            , 这样写的好处是           

    3. (3) 读第①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从中你可以体会到父亲,“我”
    4. (4) 第④自然段中说“我”心里总若有所失,其原因是(  )。
      A . 我没能品味关门的声响 B . 我失去了练习关门的机会 C . 我没听到关门声 D . 我没有学会像父亲那样关门
    5. (5) 读⑥﹣⑧自然段,从不关门和大声关门的行为中“读”出了这种人的性,从小心关门和轻声叩门的行为中“读”到了这种人有 的心灵。
    6. (6) 本文主要的笔墨是写“关门”,而第⑧自然段却写了“叩门”,这是为什么?
    7. (7) 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本文后的感悟,请你将它填写完整。

      常言道:“细节之中见真情。”受本文启发,我也在生活中发现了各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细节,如:在困难中同学投以我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 11. (2024·普陀) 习作与表达。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成长的历程,一定有很多人或很多事给予了你满满的力量,正如“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细节之中见真情。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2)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写完后读一读,若需修改的请用规范的修改符号;(4)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

四、附加题(3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