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7月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24-08-13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认识戏剧的结构,主要从多幕剧入手。一个相对完整统一的戏剧情节(行动),其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在西方以“幕”表示,在中国古典戏剧中以“折”“出”表示,中国现代话剧也从西方引进了分幕法。不管“幕”有多少(一般有三幕剧、四幕剧、五幕剧不等),也不管“折”“出”有多少(元杂剧一般四至五折,明传奇则十几出、几十出不等),这一完整统一的戏剧行动总是分成几个互有联系、前后呼应的段落。分起始、中段、结尾,这就是三段法。有些三幕剧,第一幕交代矛盾关系,介绍人物出场,提出冲突的核心问题,这就是“起始”。第二幕沿着第一幕提出的问题线索,继续把矛盾推向激化,人物进一步施展自己的本领(行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性格,表明自己在冲突中的位置,至第三幕,戏剧冲突达到高潮,这就是“中段”。接着,在第三幕后部,一切“问题”大白于天下,各种人物均得到应有的结局,这就是“结尾”。易卜生的三幕剧《玩偶之家》的结构就是这样的。

    所谓四段法,就是将剧情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大段落,这正与中国古代写作诗文的“起、承、转、合”相吻合。它与三段法没有什么根本的差别,只是把三段法的“中段”分成了“发展”与“高潮”而已。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戏剧情节的发展时,使用了“起始”“中段”“结尾”的概念,他同时指出,复杂的情节包括两个最能打动人的部分,即“突转”和“发现”。他解释说: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发现,则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中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亚里士多德没有使用“高潮”一词,但当他说“最佳的发现与突转同时发生”这句话时,事实上已经认识到了戏剧结构之“高潮”这一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俄狄浦斯王》,主人公的真实身份被发现之时,其命运遂发生巨大突转,人的情感几乎要爆炸,这也就是高潮的到来。由亚里士多德的“突转”与“发现”的概念,后来形成了“高潮”的说法。我们讲四段法,是为了分析剧本情节构成的特点,决不是为了机械地照此去分割剧本。有许多剧本是四幕,但并不意味着每一幕都对应四段法中的一段。

    五段法是德国戏剧理论家古斯塔夫·弗莱塔克提出来的。他将戏剧情节的构成分为开端(又译介绍、导入)、上升、高潮(又译顶点)、下落或反复(包括反动作的开始和最后的悬念)、结局五个部分,就是著名的“金字塔公式”。

    总之,剧本结构既有一定之规,又无万灵之法,它是多变而又多样的,一切都以生活逻辑与剧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为准。

    (摘编自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材料二:

    中西戏剧结构可以追溯到其各自的审美概念。中国传统戏剧与中国传统小说类似,遵循故事的叙述模式,可以把不同时空的事件同时展出。按传统中国的审美标准,故事需要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有发展有高潮,情节和人物需要吻合。整场戏剧被分为若干个点,这些点被一条叙述线连接。例如,《春草闯堂》的主要冲突在于春草为救薛玫庭,擅自闯入公堂阻刑并冒认姑爷。按照西方戏剧的板块结构,这应作为戏剧的开头来引起悬疑。但中国舞台需要凡事有交代。戏剧从春草伴随相府千金李伴月华山进香开头,最终促成了伴月与薛公子的美满姻缘。全剧尽管充满了巧合和偶然性,然而始终按照时间顺序有头有尾,完整落幕。除此单线,最有代表性的《牡丹亭》可以让我们看到复线结构赋予戏剧的丰富内涵。这两种线性结构追求的是情节完整不打断观众对舞台唯美表演的欣赏,线性情节按审美特性在舞台上有序铺开。

    西方传统戏剧将舞台时间分为若干个板块,各种冲突在板块中发生,板块中又交织着网状情节,相互关联。时间和空间无需相互有所交代,但需融入到相应的场景之中。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首开倒叙结构模式。故事时间跨度30多年,剧情展开时间压缩到一天左右,戏从追查杀害先王的凶手开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悬念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隐约的危险与一线希望。这样的戏剧能够展现危机的碰撞,使观众与人物一起悲伤、期待、感受欣喜、最终满足。而中国观众先于人物得知戏剧情节,他们的情感不与人物同步,而是从表演中获取感动、逗乐与欣慰。可以说,中国观众观看的是人物应对悬念的方式,通过打破幻觉来强调对表演形式的欣赏。而西方观众看的是人物应对悬念的对策,追求完全的情节沉浸。先后被搬上中西舞台的《赵氏孤儿》有趣地印证了这一点。元杂剧完整地从屠岸贾记恨赵盾开始叙述,搜孤、救孤,孤儿长大成人、报仇雪恨。法国作家伏尔泰1755年将它搬上欧洲舞台。他仅选择了原剧中的三幕,以救孤剧终,凸显悬念,板块紧凑。

    (摘编自付琦《跳出藩篱的戏剧结构——怀尔德戏剧的中国结构元素解读》)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管是西方戏剧中的“幕”,还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折”“出”,在戏剧结构中都可以用“段”来解读。 B . 四段法与中国古代诗文的写作结构相吻合,有助于分析剧本情节构成的特点,且根本上与“三段法”相一致。 C .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戏剧情节中的“突转”和“发现”最能打动人,而悬念能够使戏剧人物感染观众。 D . 中、西方观众分别看重人物应对悬念的方式和人物应对悬念的对策,呈现在中西舞台上的《赵氏孤儿》能够印证。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认为应该主要从多幕剧入手来认识戏剧的结构,主要是缘于多幕剧结构规模更大,互有联系、前后呼应的“段落”更多。 B . 不管是几段式,剧本结构都应以生活逻辑与剧作家独特的艺术追求为准,而多场剧、无场次剧等等新的方式说明结构可不存在。 C . 中国传统戏剧对线性结构的追求,使得观众可以对舞台唯美表演的欣赏具有连续性,从而获取感动、逗乐与欣慰。 D . 西方戏剧具有时空对相应场景融入的特点,因此西方观众在观看《俄狄浦斯王》时,情感会与人物同步,沉浸于情节。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中关于戏剧叙事线观点的一项是( )
      A . 顾仲彝指出:“戏剧结构和戏剧冲突是分不开的,它们就像孪生的姐妹一样,孕育和成长在一起。” B . 易卜生的《群鬼》时间跨度20多年,剧情展开时间压缩到一天之内,从儿子国外学成归来开始。 C . 《乐记》认为,一场“乐”(歌舞)的演出,由“始”“再”“终”三部分构成,是为了符合它所表现的“事”。 D . 李渔总结中国的戏曲结构多为“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
    4. (4) 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事实上并非所有剧本都是按照这一公式框架构成的。 B . 这一公式是一种线性戏剧结构,与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 C . 这一公式适用于悲剧叙事,与《窦娥冤》的结构相契合。 D . 从这一公式来看,高潮处在全剧的中部,形成匀称塔形。
    5. (5) 材料一中指出“有许多剧本是四幕,但并不意味着每一幕都对应四段法中的一段”,请以戏剧《雷雨》为例对此作出说明,并简要介绍《雷雨》的高潮。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赶队

    王愿坚

    我们刚坐好,两个反动骑兵从我们头上边贴着沟沿跑过去了。

    好容易挨着过了一个多钟头,马嘶声渐渐听不见了。这时小何歪过头来,低声对我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

    直到月亮从山后面升上来,她才回来。她把背上的一些东西放下,把一件破棉衣盖到我的身上,坐在我的身旁。映着月光,我看见她的脸色惨白,两眼直直地发呆。她喘息了一阵,压低声音说:“老滕,我们掉队了!”

    前面不远就是草地了,当时她要是加把劲儿也许能追上前面的同志,但现在为我掉了队……

    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说:“别怕,咱们掉得还不远。你好腿好胳膊的,先走吧!我……”

    我话还没说完,她霍地坐起来,两只大眼睛瞪得滚圆,直盯着我,气呼呼地说:“这什么话?亏你还是个党员!”说到这里,她大概想到我是个伤员,不应用这样的口气对我说话,就又放低声音说,“我怕,我怕什么?我怕你走不动!老滕啊,我刚才背你跑了一阵……唉,只怪我力气小,背着你走长路,我怕走不动……”她的声音越说越低,眼里又贮满了泪水。

    我说为什么她刚才掉泪了,原来是为了这个呀!我感动地说:“小何,别生气。我没有腿还没有手?走不动还不能爬?”

    听了我的话,她高兴得蹦跳起来,抓住我的手说:“真的,来,我扶着你,咱们走走试试!”

    我们望着北斗星,连着走了三天,终于走出了山区,跨进了草地。

    这三天我是咬着牙挨下来的,更苦的是卫生员小何。她背着那么多东西,扶着我,每到休息,还要为我搭铺、换药……特别是做饭更麻烦。我们吃饭的锅碗瓢盆就是一个茶缸,要吃饭,先得找水,常常跑出很远才找到点水;煮一碗青稞麦粥不够我吃,她还得再跑一次。等我吃饱,她把我安置好睡下,然后再拿起茶缸、米袋,跑到水源近处去洗绷带、洗器械、弄饭吃。

    踏进草地困难就更多了。那草地一走进去像踏进了烂粪坑。这只脚拔出,那只脚又陷进去。我们两个人只有三只脚,走了三四里路,摔了两三个跟头,再也迈不动步了。小何浑身弄成个泥人。最后实在撑不住了,我们找了一块树丛旁的干地歇下来。

    她却没有休息,安置下我,径直向一堆火灰跑去。那里,看样子是先头部队休息过的地方,她走过去,把一根根扎帐篷用的竿子和破担架杆收拢到一起,然后剥些树皮,横七竖八地捆绑起来。

    我问:“你在干啥?”

    她笑笑:“等会儿你看好了。”

    她忙了一个多钟头,用木棒扎成了一个既不像床又不像担架的木排,推到水草里去,又在上面扯上了一条粗粗的树皮绳子。弄好了,她说:“老滕,把你的皮带给我!”

    我莫名其妙地把皮带解下来交给她,却意外地发现她的皮带只剩下半截了。我问她:“你的皮带呢?”

    “断了!”她笑笑说,随手接过皮带,结成了圈,接到树皮绳上,然后招呼我,“来,老滕,上来吧!”

    原来是用这玩意儿拖我走哇。我这么大个人,她能拖得动?我忙说:“不行,你还是扶我走吧!”她哪肯听,一把把我拉起来,扶到那个拖架上,把衣服、药包也放上,自己跑过去拉起绳子。

    拖架随着稀薄的泥浆和光滑的水草,慢慢地向前移动。果然,比两个人走快多了,我的伤口也不致震痛了,但是,小何却更吃力了。

    这样走出了十几里路,太阳已偏西了。

    突然绳子一松。我抬头一看,她栽倒了。我看她似乎有些昏迷,就连连叫着:“小何,小何!”半天,她才醒过来,睁眼望望我,又要去抓绳子。

    我再也忍不住了,知道劝说也没用,就厉声说:“小何,我不走了!”

    “那怎么行呢?”她似乎看出我的心情,就指着不远处的一段高地说,“好,天不早了,该休息了。”

    来到高地上,她在一棵小树底下为我安排了过夜的地方,照例给我换药、做饭,安排我睡了。

    我睡醒一觉,翻身一看,小何不在。我悄悄爬出树丛,四下一望,原来她在离我五六十步的一块光坪上坐着,身旁一簇火堆冒着青烟,火上放着那个小茶缸。我不禁觉得奇怪,做饭为什么不带粮袋?为什么不在我近旁的火上煮?

    我没有叫她,就径直爬过去。见我来了,她慌忙把茶缸从火上拿下,放在身后。我爬到她跟前,一面伸手去拿茶缸,一面问她:“什么东西?还怕我看见?”

    她慌忙用手把茶缸捂住,说:“别看,别看……女同志的东西不能随便看!”

    我把茶缸端过来一看,心里顿时一酸,眼泪不禁哗哗地流下来。里面是几片牛耳大黄叶子,还有几块剪碎了的牛皮。这就是她的“饭”哪!我一下子明白了。这几天,她做饭给我吃,我要她一块儿吃,她总说:“有的是粮食,我再做嘛!”或者推托:“我到水边上还有点儿事!”当时我以为是女同志的事,不好细问,谁知是瞒着我做这样的“饭”吃!她的皮带哪里是断了,原来是煮着吃了!今天她拉我晕倒,不只是累的,还是为我节省粮食饿坏的呀!

    我双手颤抖着,狠狠地把她那一碗“饭”往地上一泼,一把拉住她,眼泪又不知不觉地流下来,说:“不管怎么说,你得吃饭啊!”

    她沉思了一会儿,慢慢地说:“是啊,是该吃点粮食了,不过,要我吃粮食得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我急急地问。

    “你以后不要再说不走了!我们要有决心走出去!”

    我还能再说什么呢?我说:“走,一定走!——只要你吃饭,身体好好的,我们走到哪里都可以。”

    我眼看着她把粮袋拿过来,把饭煮好。她实在是饿了,端着茶缸,大口大口地吃着。我把火弄旺了,火星在草原上飞散着,火苗迎着夜风烧得通红。透过火光,我又看见了她那天真的、孩子气的脸。我笑着说:“小何呀,以后有什么事可要跟我商量,再也别瞒着我、哄骗我啦!”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得那么开朗。

    1956年7月10日

    (有删减)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小说的内容推测,该故事应该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这和茹志鹃的《百合花》所叙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同。 B . 面对“我”因腿伤想放弃赶队想法,小何开始很气愤,但她最后还是揽过了掉队的责任,使“我”坚定了信心。 C . 草地行进艰难,小何便用木棒做了个木排拖“我”前行,这说明她在困难面前肯于动脑,而不是一味地蛮干。 D . “我到水边上还有点儿事!”这句话是小何善意的谎言,因为粮食紧张,她不想让“我”知道她煮皮带吃的真相。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对环境的描写较为简练,比如第三段对“月亮”的描写,一笔带过,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 . 小说重细节描写,比如“我双手颤抖着,狠狠地把她那一碗‘饭’往地上一泼”,几处动作细节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C . 小说善于多角度展示人物的形象特征,除了表现小何坚强、尽责的特点之外,比如“等会儿你看好了”,还写出其天真顽皮的一面。 D . 文末关于“火”的描写烘托了“我”在小何的鼓励下决心走出去的心理,暗示“我”的情绪由消沉变得高涨起来。
    3. (3) 文中小何煮皮带吃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4. (4) 如果将小说中提到的小何用自己做的拖架拖着“我”在草地中行进的场景拍成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写该视频的拍摄脚本,根据文本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视频脚本时长:20秒

      ①远镜头(突出背景描写)

      ②特写镜头(突出人物细节描写)

      ③视频解说(突出对人物评价,不超过60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何公讳思鼇,字子极,号海渔。世居县南之青山。性至孝,仲父无子,欲以为后,仲故多财,公私叹曰:“父母可以千金乎?”固辞,卒经纪仲父丧葬。教授岁数十人修脯不自私比析产惟兄所欲。牒既具,不忍视,相持而泣。邑治城,兄当受役,公曰:“奈何困吾兄?”因分任之。嘉靖间,以贡生廷试第一,授山东栖霞知县。栖霞地瘠,民什九流亡,前令率坐赋不及格罢。公慈惠为政,劝农,予耕具,免其口赋。民亦爱重令,所输赋睘数倍。公曰:“是可以教矣!”因辑邑志,编定山川图考,分都鄙里社,相与约法。每社尊礼者硕数人为长若副,别选才行尤高者为社师。岁时巡行劝课,辄召试其子弟,以稽勤惰而奖戒之。即于社中听一社之狱,乡父老率旁观,得言其不平,终公之任无冤者。富民王氏误杀人,吏谓王高赀,宜远嫌,公竟拟减等。按察使疑其狱,继察得实,益重之。时有倭警,大吏下防御十策,濒海州县率劳费,公寝不下,终亦无事。会二子相继举于乡,因致仕去。装两篇,一马负之。民拥哭,父老各供具相从曰:“终不令廉吏自食于途也。”从至家,弥月乃去。既去,犹望青山而哭。公既归,扫轨读书,不请官府。邑令倪公以大宾礼飨之,强为一出。众睹其威仪,成叹息欢敬。家青山,聚族居。岁旱,与邻共塘溉,邻专水,仆请争之,公曰:“天若雨,自得水;即终不雨,彼特后我槁耳,何争为?”其行厚类此。

    (节选自马其昶《何栖霞传》)

    材料二:

    为政之要,当须远嫌疑,罢张设 , 广闲见,谗佞,审情伪,察弊病,示信令,省追呼,戢人吏,抑豪强,拯孤危,奖孝友。

    (节选自李元弼《作邑自箴》)

    【注】①供具:储备酒食。②大宾:古乡饮礼,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宾,称为“大宾”。③张设:文中指不必要的部署或设置。④作邑:作县令。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教授岁A数十人B修脯C不自D私E比析F产G惟H兄所欲。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易,材料中指替换,与《齐桓晋文之事》“以羊易之”的“易”意思相同。 B . 视,材料中指比较,与《庖丁解牛》“视为止,行为迟”的“视”意思不同。 C . 造,材料中指至、到……去,与《促织》“径造庐访成”的“造”意思不同。 D . 杜,材料中指堵塞,与《谏逐客书》“强公室,杜私门”的“杜”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何思鼇天性孝顺,仲父没有儿子,家产丰厚,想要过继他为后嗣,他坚决不同意;但是在仲父去世之后,他还是为仲父办理了丧葬事宜。 B . 担任县令后,何思鼇一改前任的做法,以仁爱治理百姓,收取赋税容易得多;他又设立社学,选择品学俱优者做老师,教导百姓子弟。 C . 何公编纂县志,编定山川图考,因地制宜地制定乡规民约;他辞官退休时,行李只装了两只竹箱,百姓拥道哭泣为他送行。 D . 发生旱灾,邻居霸占了共用的水塘。何思鼇不与之相争,他认为如果降雨,自家秧苗自然得水;如果终不降雨,邻居的秧苗也会干死。
    4. (4) 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栖霞地瘠,民什九流亡,前令率坐赋不及格罢。

      ②从至家,弥月乃去。既去,犹望青山而哭。

    5. (5) 两则材料都提到了“远嫌(疑)”,何思鼇在审理“富民王氏误杀人”一案中,否“远嫌”?他为何这样做?请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万仲荣赴省①

    姚勉

    梅梢枯处忽东风,魁压千花一点红。

    欢喜马头飞雪处,安排龙首彩云中。

    内讧外阻忧方大,东拄西撑策已穷。

    试了南宫②趋北阙,好输鲠论发天聪③。

    【注】①赴省:赴京应试。南宋中后期会试常在二月进行。此诗作于南宋晚期,当时蒙古大兵压境,宋朝国势口蹙。②南宫: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③天聪: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1. (1) 下列对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运用比兴手法,写东风吹绽了梅梢上的一点红蕊,胜过春天的种种花朵。 B . 颔联虚实结合,写万仲荣冒雪策马,诗人似乎已看见龙头在绚丽云彩中飞舞。 C . 颈联情感由喜转忧,因国家内忧外患正值多事之秋,虽左右维持但计策已穷。 D . 尾联绾合上文,想象万仲荣在考试之后朝见皇帝,于殿廷中议论国事的情景。
    2. (2)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2. (2)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两句,写出了秦王朝覆灭后阿房宫的被焚毁的后果。
    3. (3) 暑假中,小明到岳阳楼游玩,他看着浩瀚无边的湖水,不禁想起了唐宋古诗词中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说,“香花不艳,艳花不香”。其实,这是因为植物都是能量“专家”,懂得用最小的能量, A  。对植物来说,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只是引诱昆虫传粉的手段,而昆虫对于花朵的喜好,有的只认颜色,有的仅凭花香。花朵只要满足其中一种喜好,就能吸引访客的注意,让它们 B 。至此,花朵的广告使命便画上了句号,没有必要浪费多余的能量。

    郁金香就是“艳花不香”的典型。它的花朵会随着气温与光线的改变,主动调整花柄基部细胞的膨压,以牵引花朵完成闭合运动。所以,早晚和中午的郁金香, C  。早晚的郁金香花朵,看起来像一个雅致的高脚酒杯,上小下大。中午的郁金香花朵,“杯口”四散张开,向外反转,看起来像一个饭碗。

    也就是说,郁金香花朵在温度升高时,选择开放;反之温度降低时,则逐渐闭合。有人做过实验,将花瓣尚未完全伸展的郁金香置于恒温条件下,给它提供光照,花朵就会绽开;如果让它处在黑暗中,花瓣就会闭合。郁金香正是通过花瓣的这种闭合运动,来减少花朵内部热量和水分的蒸发,以保全自己的能量。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多少 ① 的故事与情感。他乡遇故知,偏偏又是在“落花时节”。人们由暮春时分的落花之景联想到青春流逝,正是由自然景物触发的生命感受。青春以比年华,红花借喻红颜,皆是诗文常用之典。《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于悼红轩,“悼红”二字亦点其题。书中描写大观园女子们占花名行酒令,以花的特性、寓意暗示了人的性格、命运。春光美好却短暂,鲜花娇艳难保鲜,恰如妙龄女子容颜易老,年华易逝。

    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悼红”的一个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林黛玉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阕《葬花吟》诉尽伤春惜红之情。黛玉葬花,以物体人,安葬的是花魂,悲悼的却是即将夭亡的自己。前生为护花使者的贾宝玉,如今是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怜爱晴雯却无法保其平安,喜欢金钏却无力护其善终。同为葬花,林黛玉安葬落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表明自己的生命观;贾宝玉则更多是有感于失去的遗憾,为“护花”的 ② 而懊丧、痛惜。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下列句子中的“偏偏”和文中加点的“偏偏”,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 . 头车都已经出发了,偏偏大多数团友还在磨磨蹭蹭。 B . 可是老天不帮忙,偏偏在这个时候下起鹅毛大雪来。 C . 山里人大都是粗皮糙肉的,偏偏是他长得眉清目秀。 D . 如今咱们兵少将寡,偏偏我这个队长病得不能起床。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就如黛玉、晴雯和金钏,她们是宝玉挚爱的、怜爱的和喜欢的,但却不能守其一生、保其平安和护其善终”,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产品质量,有人认为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就可以了;有太认为,国家的标准只是个门槛,对产品的设计和质量的控制,应该以消费者满意为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而且,国家标准严格上说只是法律底线,质量低于国家标准就是害人命的事,就是违法的事件。

    那么,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标准”和把握“标准”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