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①一篇文章能否流传后世,关键是它的艺术水平如何。此外,还有很多因素起作用。《兰亭集序》一文中对兰亭一带的描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大夫阶层醉心山水,并不仅仅是为自然景色所吸引,而且其中蕴藏着对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思索追寻。
②从西汉中叶至东汉中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按照儒家学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人生本身,而在于践履“仁义”的道德原则,承担起修齐治平的社会使命。从汉末到魏晋,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频繁,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思索和追寻的重心也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社会理想转移到人生本身,于是生命本体意识迅速觉醒并蔓延开来。人们意识到儒家倡导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在当时是虚幻的,是靠不住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人生本身。如果说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先秦两汉时代人们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总体属性的理性自觉,那么汉末魏晋时期人们的这种生命主体意识,就标志着中华民族对人的反思,已经从人类的自觉发展到了个性的自觉。
③人们开始认真关注人生本身时,才深刻意识到人生原来是如此渺小和短暂。与之形成巨大反差或对比的,是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人们在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而然注意到与之相关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因此伴随汉末魏晋时期生命本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合称宇宙意识)也觉醒了。与此同时,人们的山水意识也觉醒了。这首先是因为,山水是人类生存必须依赖的环境,人类与山水之间本有一种天然联系。当人们关注人生本身时,自然也开始关注山水,仿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律动。其次,与人生的渺小和短暂相比,山水是巨大的、永恒的,草木是生生不息的,因此山川草木是最容易使人们感受到人生渺小和短暂的事物,也成为人们借以感悟和表达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最佳载体。
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的正是当时士大夫由观赏山水进而感悟生命本体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思维理路。在寥寥几笔勾勒兰亭一带的山水景色之后,作者的视野扩展到整个天地之间,接着又上升到对“宇宙之大,品类之盛”的观照和思考。在这一深广背景下俯瞰人生,作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人生虽然渺小,但通过不同的方式,有时候还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过这种情形不可能经常遇到,一旦事过情迁,这种快乐就不复存在,剩下的就只有“感慨”了;更让人“兴怀”伤感的是,连作为勾起人们对往日欢乐之回忆的种种场景也“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然而最残酷的事实,还在于人生短暂,每个人都“终期于尽”,这就不能不引起人莫大的忧生之“痛”了。由“信可乐”到“感慨”,再到“兴怀”,层层递进,最后触及人类最深的生命隐痛和悲哀。在意识到这一切都不可改变,而且古往今来人们已无数次体验过同样的悲痛之后,作者对所谓“一死生,齐彭殇”的说法给予了否定。“一死生,齐彭殇”也是生命本体意识觉醒后的取向之一,但与它相比,王羲之的取向从自己的真切感受出发,更真诚,更贴近人情,更充分地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的生命本体意识,也更容易引起后世人的共鸣。
(摘编自廖可斌《时空感、山水癖与生命意识——〈兰亭集序〉赏析》,有删改)
材料二:
①杜甫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首登临诗都流露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②《登高》写于秋风送爽之时,杜甫拖着病躯登上高处,目之所及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天地之大,何处安身?又逢佳节,何以为家!啸猿飞鸟与颠沛流离的诗人相互映衬,面前是落木无边,浩渺苍茫;长江不尽,波涛滚滚,何其壮阔伟丽!然而落木也好,长江也罢,吟到深处不免沉痛哀伤:秋来叶落,生命不再;木叶凋零,我亦凋零;万木凋零,不可阻拦;落木事业已尽,我却志向未伸;江流不息而万木凋零,生命何其短暂、脆弱;江流不尽,我生如寄;江流有力,而我年老衰朽;长江扬名而我生卑微。人在暮年,背井离乡,在壮丽景色的衬托下更显出生命之短暂、渺小、脆弱、无奈。人生之悲凉,内心的愁如落叶与江水,驱赶不绝。
③“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开篇一扫《登高》中满目的萧条,写尽向往已久最后实现夙愿的无限欣喜之情。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只见“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洞庭湖之浩渺无涯、水势浩荡壮阔。然而生活困顿流离,抱病登台的杜甫,绝不仅仅惊叹山川河流、天地万物的浩大与宏伟。浩浩汤汤的洞庭水,似乎有一股神秘不可撼动的力量,乾坤乃天地,同样被这股浩瀚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由眼前浩瀚的大自然联想到人世的无奈,使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力对抗日渐衰老的自然规律、改变自身遭遇的不幸、改变沦落中的国家。诗人笔下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登临高台、视野开阔才能看到的壮阔之景。登临带来高旷的气象,却唤醒内心的孤寂,诗人的情感又在登临高处的氛围中推向高潮,显现出了且悲且壮的人生况味:万物永恒,生命渺小短暂。
(摘编自雷丽丽《从两首登临诗看杜甫的生命意识》,有删改)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出来进去,出来进去,他想不出好主意。他的知识告诉他那最高的责任,他的体谅又逼着他去顾虑那最迫切的问题。他想起文天祥、史可法和许多许多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想起杜甫在流离中的诗歌。
老二还在屋中收听广播——日本人的广播。
老三在院中把脚跳起多高:“老二,你要不把它关上,我就用石头砸碎了它!”
小顺儿吓愣了,忙跑到祖母屋里去。祖母微弱的声音叫着:“老三!老三!”
瑞宣一声没出的把老三拉到自己的屋中来。
哥儿俩对愣了好大半天,都想说话,而不知从何处说起。老三先打破了沉寂,叫了声:“大哥!”瑞宣没有答应出来,好像有个枣核堵住了他的嗓子。老三把想起来的话又忘了。
屋里,院中,到处,都没有声响。天是那么晴,阳光是那么亮,可是整个的大城——九门紧闭——像晴光下的古墓!忽然的,远处有些声音,像从山上往下轱辘石头。
“老三,听!”瑞宣以为是重轰炸机的声音。
“敌人的坦克车,在街上示威!”老三的嘴角上有点为阻拦嘴唇颤动的惨笑。
老大又听了听。“对!坦克车!辆数很多!哼!”他咬住了嘴唇。
坦克车的声音更大了,空中与地上都在颤抖。
最爱和平的中国的最爱和平的北平,带着它的由历代的智慧与心血而建成的湖山,宫殿,坛社,寺宇,宅园,楼阁与九条彩龙的影壁,带着它的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桥梁,与四季的花草,带着它的最轻脆的语言,温美的礼貌,诚实的交易,徐缓的脚步,与唱给宫廷听的歌剧……突然的都让给了敌人!
“大哥!”老三叫了声。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全牵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复了一句。
“走?上哪儿?”
……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旗下活着!”
“对!”瑞宣点了点头,“不过,也别太忙吧?谁知道事情准变成什么样子呢。万一过几天‘和平’解决了,岂不是多此一举?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
“你想,日本人能叼住北平,再撒了嘴?”
“除非把华北的利益全给了他!”
“没了华北,还有北平?”
瑞宣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是说,咱们允许他用经济侵略,他也许收兵。武力侵略没有经济侵略那么合算。”
坦克车的声音已变成像远处的轻雷。
瑞宣听了听,接着说:“我不拦你走,只是请你再稍等一等!”
“要等到走不了的时候,可怎么办?”
瑞宣叹了口气。“哼!你……我永远走不了!”
“大哥,咱们一同走!”
瑞宣的浅而惨的笑又显露在抑郁的脸上:“我怎么走?难道叫这一家老小都……”
“太可惜了!你看,大哥,数一数,咱们国内像你这样受过高等教育,又有些本事的人,可有多少?”
“我没办法!”老大又叹了口气,“只好你去尽忠,我来尽孝了!”
这时候,李四爷已立起来,轻轻地和白巡长谈话。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剥得光光的,看起来还很精神。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摔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此,小羊圈一带的人们都怕他的利口,而敬重他的好心。
……
“你看怎样呀?巡长!”李四爷问,“他们能不能乱杀人呢?”
“我简直不敢说什么,四大爷!”白巡长的语声很低,“我仿佛是教人家给扣在大缸里啦,看不见天地!”
“咱们的那么多的兵呢?都哪儿去啦?”
“都打仗来着!打不过人家呀!这年月,打仗不能专凭胆子大,身子棒啦!人家的枪炮厉害,有飞机坦克!咱们……”
“那么,北平城是丢铁了?”
“大队坦克车刚过去,你难道没听见?”
“铁啦?”
“铁啦!”
“怎么办呢?”李四爷把声音放得极低,“告诉你,巡长,我恨日本鬼子!”
……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第四章,有删改)
【注】1937年7月,在“七七事变”的第22天后,北平彻底沦陷。
材料一: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节选自《荀子·宥坐》)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 , 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贞观三年,太宗问给事中孔颖达,曰:“《论语》云,‘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惟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知,故《易》称‘以蒙养正,以明夷莅众’。若其位居尊极,炫耀聪明,以才陵人,饰非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曰:“(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诚如卿言。”诏赐物二百段。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六》)
愿陛下A守此B常谦常惧之道C日慎D一日E则宗社F永固G无倾H覆矣。
①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②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
暗香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①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②。
江国③ , 正寂寂,叹寄与路遥④ , 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注】①何逊:南朝梁诗人,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②瑶席:丰盛美好的宴席。③江国:指江南。④叹寄与路遥:借陆凯折梅赠友的典故,表达对伊人的无限怀念。
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医学专家建议,应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多元化社会投入模式,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以降低人才流失率。除了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外,依托数字化技术整合医疗资源,为村卫生室搭建“远程诊疗”服务平台,也是有效发挥村卫生室作用的一条“捷径” , 但医师协会理事潘萍认为这并非是易事。
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应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好“数字医疗”平台,打通基层医疗信息的交互壁垒,让基层医务人员连线专家不再遥不可及,有效促进专家的丰富经验“辐射”到乡村。此外,还应加快推进以“数字医疗”为核心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医疗服务。这样,打通医疗惠民通道才有可能实现。
在云南剑川,只要提到姜来安,人们都(a),称呼她为①“女强人”。93岁的姜来安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说平凡, A , 平日里热衷针线活,做些养鸡、种菜的农活。说不平凡,是因为这名党龄68年的老党员曾当选州人大代表、省党代表,亦是②“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获得者。
元宵节那天,记者登门拜访姜来安,在她居住的农家小院中,听她讲述她的人生经历。姜来安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1956年1月入党。在基层工作的近40年间,她设身处地为民着想。③“一人幸福,不能代表全村幸福;一家平安,并不等于全村平安。”姜来安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始终将关爱弱者、服务群众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哪怕全家人省吃俭用, B 。
姜来安和丈夫育有4个子女,她始终坚持④“做人与做事并重”,一直教育子女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凭良心,待人接物要诚实,对待工作要热心。 C , 4个子女各有成就,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小家庭(b),大家庭和谐美好。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
对于“底线”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及自身感受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