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9-03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高一上·蓝山月考) “礼制”自夏朝建立.经商朝发展,在西周时期得到完善,确立了“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秩序以及“男女有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基本原则,还形成了“为国以礼”的治国理念。“礼制”的确立与完善(    )
    A . 有利于德治与法治融合 B . 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 C . 消弭了贵族内部的矛盾 D . 凸显了君主集权统治
  • 2.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乐记》是创作于西汉的最早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下列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 . 儒家核心思想的传承 B . 民族文化的认同性 C . 秩序与和谐的重要性 D . 天人感应的合理性
  • 3.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不仅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贵族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分裂时期的共同记忆。这说明当时(   )
    A . 治史深受传统史学影响 B . 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迅速 C . 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D . 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 4. (2024·期末) 考古发现,汉魏时期的坞堡侧重于建造具有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东晋南朝的坞堡则注重为生产生活服务,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坞堡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
    A . 军事防御意识淡化 B . 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C . 庄园经济趋于封闭 D . 建筑规模不断缩小
  • 5.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宋代《书林清话》记载:“宋刻经、子,开始使用纂图、互注、重言、重意等编辑出版方式,丰富了出版编辑语言,使得出版内容更加明晰,且在这一编校方法中,坊刻书占有大多数,大都供士人贴括(科举应考)之用”。这说明当时(   )
    A . 科举考试选拔范围扩大 B . 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C . 刻书行业商业意识增强 D . 活字印刷术日益普及化
  • 6.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
    A . 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B . 推动了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 C . 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 . 助推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 7.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19世纪初,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文;到20年代,每两银子可换铜钱1200文;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1600文铜钱才能兑换一两白银。对上述变化情况解读正确的是(  )
    A . 白银已取代铜钱的流通功能 B . 该变化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 此趋势将大大加重百姓负担 D . 五口通商加剧银贵钱贱现象
  • 8. (2023高一上·江门月考) 1847年12月,香港《中国邮报》社论指出:“为了要给外国制造品找到主顾,那就必须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并且五口通商方法直至现今为止,还是依靠少数经纪人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该社论反映了当时(  )
    A . 五口通商改变中国外贸布局 B . 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 . 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 D . 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 9.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1912年的民国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第四条效仿日本选举法,规定:选民资格为“一,年纳直接税二元以上者;二,有值五百元以上之不动产者”,但中国当时不存在所得税和营业税,所缴纳直接税的大多数是农民与地主,五百元不动产包含的田产、房产等是很多资产者所没有的。这一规定( )
    A . 表明日式民主难以促成我国政治近代化 B . 造成中国近代化转型的外部动力不足 C . 反映出精英政治与大众民主间矛盾重重 D . 说明当时制度设计与中国国情相脱离
  • 10. 如图为1913—1921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纱锭数量变化状况。这一时期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下面(     )

    A . 列强对华投资规模扩大 B . 民国建立使中国真正实现了民主共和政体 C . 南京国民政府提倡国货 D . 民国政府实行了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
  • 11.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时报》曾刊登过:“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北伐战争
  • 12.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将“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允许租佃关系的存在”,而且逐步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这些调整(   )
    A .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 . 发展壮大了敌后根据地的力量 D . 旨在应对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
  • 13.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1972年,新中国于“重返”联合国后不久便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周恩来批示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办公室;次年,直属于国务院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它们成为国家环保局(后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的前身。这一进程说明,新中国(   )
    A . 积极组织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 . 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C . 外交突破推动治理体系发展 D . 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
  • 14. (2023高三上·河北) 2015年12月,由中国提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除巴西等新兴经济实体外,欧洲也掀起了“亚投行热”。这表明(   )
    A . 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确立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辉煌 C . 国际格局发生根本性变革 D . 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
  • 15. (2023高三上·河北) 2023年11月,习近平在旧金山亚太会议上指出:30年来,我们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开创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的“亚太经合组织方式”。下一个30年,我们要秉持初心,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之道,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这表明中国(   )
    A . 引领并主导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 B . 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C . 积极探索区域国家合作的新思路 D . 努力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 16.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2003年,国务院决定在新组建的商务部下设置对外援助司统筹负责援外工作。2018年3月,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启动,新成立的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统筹负责援外工作。这一变化表明,当代中国(   )
    A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致力扩大外交“朋友圈” C . 自觉肩负大国使命担当 D . 外交政策日益灵活务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因为中国历代政府严禁人民私自出洋,也严禁外国人从中国口岸掠贩人口,所以无论是中国人民自行出洋做工,还是外国人掳掠华工出洋,都为非法的私下行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侵略者一面继续私下非法掳掠华工,一面谋求掳掠华工正规化、法定化。他们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招募华工及华工权利规定。但外国招募华工并非完全按约办理,亦非如有的论者所言,清政府置华工权利于不顾,而是清政府尚不知外国招募华工及华工遭遇困难之实情。1872年,清政府从“《新报》所载等多方所知古巴地方之华工,其受苦视在秘鲁者略等”。后派陈兰彬等人前往古巴,将调查结果形成文字报告,即《古巴华工调查录》。以此为据,总理衙门最终获得英、法等五国的支持,并于1877年迫使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以保护和维护华工在海外的权益。

    ——摘编自虞和平陈君静《陈兰彬与中国维护出国华工权利的起始》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等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许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大量出国华工遭遇困境的原因,并说明《古巴华工调查录》在华工问题上的史料价值。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 18. (2023高一上·阳江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禽蛋向来为珍贵食材。鸭蛋因抗温性强,保质期比鸡蛋长,又可以在河湖大量养殖,集中贩卖,因此我国城市地区长期以食用鸭蛋为主。19世纪后期,洋商在汉口建立蛋厂,配合欧美以鸡蛋为主的饮食习惯,于铁路沿线村庄大量收购鸡蛋,然后利用机器制咸蛋品后销往海外,我国鸡蛋产量因此大增。这无意间扩大了城市的鸡蛋供给,城市饮食遂出现变化。期间,《申报》多次刊载关于鸡蛋营养价值的文章,称鸡蛋为“最佳食物”。在此现代化的论述下,鸭蛋逐渐退居二线。由于兴办蛋厂利益颇丰,我国民族资本企业也纷纷效仿,到1919年时,华商蛋厂已达百家之多。在华商茂昌公司的联络下,1934年蛋厂已成立联合组织,该组织与英国粮食部签订合约,实际上垄断了中英之间的蛋品贸易。蛋品产业在二战之前即已高达中国出口排名的第二或第三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蛋品稳居龙头之位。

    ——摘编自张宁《从鸭蛋到鸡蛋——近代中国城市的禽蛋消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城市禽蛋消费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蛋品行业发展的影响。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救亡歌曲不是因学校音乐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但从当时情况来看,抗日救亡歌曲确实是在校园内广泛传唱的。1934年下半年,聂耳创作的《毕业歌》《前进歌》《自卫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通过电影和戏剧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摘编自梁爽《20世纪30年代中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这是毛主席亲口讲过的话!那八年里(1937—1945年),汉奸傀儡政府多次发出文件……把《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三百多首抗日歌曲列为禁歌。……很多南京人拒绝唱汉奸歌曲,而在背后偷偷唱抗日歌曲。每当听到《松花江上》,沦陷区的人民就坚定了等到抗战胜利那一天的信心!

    ——摘编自经盛鸿《南京沦陷八年史》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具体的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些年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对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反思。例如,有学者说:“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和情报战活动,中日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并未革除日美同盟对华敌视和美国庇护下日本对华蔑视的冷战政治属性。”日本学者中岛岭雄则称,鉴于中苏对立,日本未能迫使中国让步,田中政府的邦交正常化是落入中国圈套的“拙速外交”。客观地讲,上述国际政治学式的结论并非是客观、准确的历史性定位。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解决邦交正常化问题是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果断行动,虽然也有遗留问题影响至今,但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后来主客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所致。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再探讨》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