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

更新时间:2024-09-27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 1.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历史遗迹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遗迹见证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军攻陷广州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日军在旅顺疯狂大屠杀 D .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 2. (2024八上·东莞期中) 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 . 拜上帝教教义 B . 《劝世良言》 C . 《天朝田亩制度》 D . 《资政新篇》
  • 3.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邓世昌 D . 丁汝昌
  • 4. (2023八上·福州期末) 引发下表中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5. (2023八上·义乌期中) 1899年美国外交官海约翰在谈到对华政策时写道:“我们当然反对肢解那个帝国(指中国)……同时我们意识到了保护我们在那个帝国的巨大商业利益的重要性……”为此,美国对华采取的政策是(     )
    A . 独立侵华 B . 划分范围 C . 争当霸主 D . “门户开放”
  • 6. (2023八上·渌口期末)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 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 . 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 .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 7. (2023八上·义乌期中) 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 . 兴中会 B . 中国共产党 C . 国民党 D . 中国同盟会
  • 8. (2023八上·义乌期中) 近代一位绍兴革命志士曾赋诗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
    A . 徐锡麟 B . 秋瑾 C . 林觉民 D . 黄兴
  • 9.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的共同点是(     )
    A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
  • 10. (2024九下·永昌模拟) 某学校围绕辛亥革命制定研学旅行计划时,选取了广州、南京、武昌、北京为目的地。你认为武昌一地的研学主题应该是( )
    A . 缔造共和 B . 浴血共和 C . 共和梦碎 D . 维护共和
  • 11. (2023八上·沿河月考)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②③① D . ②④①③
  • 12. (2023八上·茂名期末) 1918年创刊的《美术》(上海)在“本刊启事二”中,要求不用“古典的,艰涩难懂的,偏激的,空泛的,抄袭的”文字,刊物更是多次刊登白话诗文。这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 . 批判封建礼教 B . 倡导文学革命 C . 抨击伦理道德 D . 提倡民主科学
  • 13. (2023八上·义乌期中)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
    A .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 实现了国家的富强民主
  • 14. (2023八上·义乌期中) 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为五四运动的第一个阶段,6月初之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了另一个新阶段。以下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     )
    A . 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 . 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发展为“三罢斗争” C . 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 D . 斗争对象由帝国主义变为了北洋政府
  • 15. (2023八上·义乌期中)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 . “取消二十一条” 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 16. (2024九下·苍梧模拟)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 17. (2023八上·义乌期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     )

    ①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②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③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4八上·天水期末) 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这反映了( )
    A . 中国共产党斗争策略转变 B . 全国工人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 .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19. (2023八上·茂名期末)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它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革命必须( )
    A . 反对帝国主义 B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 开展武装斗争 D .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 20. (2023八上·义乌期中) 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在近代,上海是( )

    ①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②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之一

    ③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
    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 21. (2023八上·义乌期中) 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侵略之船】

    材料一:英国军舰“皋华丽”号                                                                    

    【自强之船】

    材料二: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复原图

    【英雄之船】

    材料三:“致远”号   

    【逐梦之船】

    材料四: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1. (1) 在材料一这艘英国军舰上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中的“黄鹄”号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你认为它诞生在什么运动中?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所示的“致远”号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之船。当时指挥这艘军舰的管带是谁?这场海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4. (4) 材料四中的“红船”与哪一次会议有关?此次会议诞生的政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
  • 22. (2023八上·义乌期中) 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革命家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了”,“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

    材料三: 五四运动后,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思想的转变。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毛泽东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个胜利必将“普及于世界”,“我们应该起而仿效。”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其它著名的学生领袖如周恩来、蔡和森、邓中夏等也先后走上了这条道路。

    ——以上材料摘编自胡绳著《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关联?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具有什么重要的转折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后中国思想政治领域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4. (4)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哪些优秀品质或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