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竺可桢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08-21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卷首语】(11分)
  • 1. (2023九上·杭州期中) 积累与运用

    一首诗仅有方寸大小,一阕词不过①寥寥__数行。文人们或叙事或咏物或抒情,用感性的(甲)yùn__律将人生的体悟吟咏为一首首传唱不息的历史歌谣。读诗歌,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心之精微、情之真挚、诗之工巧、词之别样。在反复的吟诵中,②__藏在诗词(乙)内yùn__中的精神、价值观或生活方式渐次浮现,同此哀乐,古今共赏,传承千古。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不正是历史带给人们的世间况味与人文思考吗?

    1. (1) 给语段①②处填写拼音: 

      寥寥    ②

    2. (2) 给语段(甲)(乙)处填写汉字:(甲)yùn__律 (乙)内yùn__
    3. (3) 语段方框内应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顿号 逗号 B . 逗号 逗号 C . 逗号 顿号 D . 顿号 顿号
  • 2. (2023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与“历史歌谣”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 人生体悟 B . 生活方式 C . 流传至今 D . 世间况味
  • 3. (2023九上·杭州期中) 复句类型有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下列与文中划线句复句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B .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店铺门口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C . 既然懂得了时间的宝贵,就不应该浪费一分一秒。 D . 一个人若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就不应该畏惧错误。
二、【诗是语言的艺术】(15分)
  • 4. (2023九上·杭州期中) 小竺为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做了详细的古诗鉴赏笔记,请为他补全笔记。

    小竺的古诗鉴赏笔记

    方法

    回忆诗句

    归纳结论

    抓情感词

    ①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找到精准的词语能直抵作者情思。

    找意象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注意象能帮助理解诗歌意境与情感。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析技法

    矛盾对比

    (杜甫《月夜忆舍弟》)

    能帮读者深入理解诗人处境与心境。

    夸张

    ⑦一封朝奏九重天,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5. (2023九上·杭州期中) 为更好地创作诗歌,小桢找到两首有关秋天的诗歌,想从中学习如何写作诗歌。 

    【甲】

    秋 艾青

    雾的季节来了―― 

    无厌止的雨又徘徊在 

    收割后的田野上…… 

    那里,翻耕过的田亩的泥黑 

    与遗落的谷粒所长出的新苗的绿色 

    缀成了广大,阴暗,多变化的平面 

    而深秋的访问者――无厌止的雨 

    就徘徊在它的上面…… 

    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 

    浓黑的屋檐里去了; 

    只有两匹鬃毛已淋湿的褐色的马, 

    慢慢走向地平线搜索着 

    田野的最后的绿色① 

    (1939 年秋 湘南)

    【乙】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②。

    注释:①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诗人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的洪流中,但终因国力不济, 抗战节节失利,形势所迫,作者不得不辗转于杭州、武汉、桂林等地。②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1. (1) 梳理“秋天”意象群,完成表格。

      “秋天”意象群

      意象群

        雾、雨、田野、 

      黑泥、黑马等

      ① 

      (至少三处)

      情感

      抒发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指南 1:创写诗歌时,用意象群来③

    2. (2) 品析诗歌语言。

      小竺:我发现诗歌中色调组合运用背后有着丰富的意蕴。比如《秋》中①

      小桢:好的诗歌语言常具有“陌生化”特点,用表面违反常情、常理的语言给人以新奇感, 带来诗意,赋予诗歌审美价值。 

      ②参考示例,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项 , 品析其陌生化语言表达效果。

       A.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浓黑的屋檐里去了。
      B.寒衣处处催刀尺。 

      指南 2:创写诗歌要运用新颖灵动、精炼优美的语言来传递情思。

三、【诗是生活的点缀】(12分)
  • 6. (2023九上·杭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

    桃之夭夭

    丁立梅

    ①春天是绕不开桃花的,桃花是春天的形象代言人。

    ②“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桃的小腰肢一扭,灼灼一笑,这春天,才给上了色,一点一点被挼进山山水水中。

    ③十里桃花,红粉浩荡,自然是壮观着的。然一两棵桃树,倚着春风,笑嘻嘻地开着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也是美得妙不可言的。阳春三月,你散步至郊外,边走边低头看着脚下青青的细草,突然,有艳粉的光芒,划过一地的草绿。你一抬眼,哗,一树桃花扑了过来。你惊喜莫名,除了束手就擒,还能做什么呢?如果旁边刚好有一个小小池塘,那就更不得了了,一池塘的水,都被染得粉红粉红的。你很想把一颗心放进去养养,像养着一条可爱的小鱼。等你归时,再取出来,那颗心一定不一样了吧。因为,它已浸透了桃花精神。桃花精神是什么呢?活泼有,烂漫有,天真有。还有,纯净。你总是纷繁喧哗着的一颗心,太需要纯净了。

    ④我想起小时的乡下,野地里,总有一两棵桃树在的。那时,野地里还会遇见杏树、梨树、枣树,是孩子们随便丢下的果核长出来的吧。桃树长在田埂旁,或是傍着一条沟渠长着。平时也不大注意它,然一旦它开起花来,就没有人能做到熟视无睹了。一地的麦苗青青,映得那粉粉的桃花,潋滟着,艳得直往人的眼里心里钻。我们这些贪玩的小孩瞥见了,也忍不住走过去,仰头望望它。心里面高兴着,过些日子,就有桃子可吃了。

    ⑤野桃树结出来的桃,不过鸽子蛋大小,外面附着一层茸毛,却甜得要命。我们叫它毛桃,和鸟抢着吃。熟透的毛桃,洗也不用洗,轻轻一掰,它就裂成两半。吃完了,挑完整的果核带回家,丢在家前屋后。来年,那里定会冒出些小桃树。父母嫌它们占地方,悉数除去。但总有一两棵漏网之鱼,悄悄地成长起来。春天再回来的时候,它们也扛着一树桃花回来了。那时,家家屋前屋后,都有几树桃花映衬着。如今想想,我也曾是在桃花里住过的人呢,真的很奢侈。

    ⑥近些年,城里也栽有不少桃树,是当风景赏的。我时常散步的路旁,就有一棵,被修剪得又欹又曲。唉,也不知它疼不疼。一月初的时候,它光秃秃的枝条上,性急的小花蕾就爬了出来,如褐色的小犬牙,龇着。二月里,那一颗颗褐色的“犬牙”,渐渐饱满起来,可以咬住路过的风,和一些鸟语了。到三月,“犬牙”们变得很花苞苞了,鼓鼓的,染着一点胭脂红,像幼儿嘟起的小嘴巴。满枝头都嘟着这样的小嘴巴,让人感觉好像进了幼儿园,到处都是娇娇的娃。有天我再去看,那些小嘴巴一个个张开了,一吐一口秀丽,春色就此变得妩媚而庄严。耳畔仿佛响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⑦那场穿行于桃花底下,欢天喜地举行的婚礼,成全了这世间所有的春天。

    ⑧春天有桃花来见,便不负春天了。

    1. (1) 文章刻画了两个时间段的桃树,请你结合全文补全下列表格。

      桃树类型

      生长原因

      生长环境

      生长状态

      生长结果

      小时候的桃树

      田埂旁或是沟渠旁

      近些年的桃树

      供人观赏

      被修剪得又欹又曲

    2. (2) 读散文,要关注文中表现力强的句子。请从修辞手法角度为第⑥段划线句做批注。

      二月里,那一颗颗褐色的“犬牙”,渐渐饱满起来,可以咬住路过的风,和一些鸟语了。

    3. (3) 文章第②段吟咏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里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4. (4) 语文老师组织开展“编单元·学写作”活动,她让同学们把本文编入以下单元,你认为可以编入哪个单元?请简要说明原因。

      第一单元:《黄河颂》《紫藤萝瀑布》《沁园春·雪》

      第二单元:《我爱这土地》《社戏》《故乡》

四、【诗是争议的科技】(13分)
  • 7. (2023九上·杭州期中) “ChatGPT写诗”引发了争议,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机器人写诗是文学的灾难还是福音?

    创作诗歌不难,难的是情感表达。写诗本身是一种文学创作,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形式要素,还要倾注感情、价值与想象力。诗作里见思绪、见人品、见性情、见胸怀。写诗需要倾注感情,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这一点是人工智能很难达到的。

    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程羽黑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读一首诗时,会体会诗句背后的隐喻。但人工智能写的诗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组合字句,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他还补充道:“诗歌主要是情感,人类的情感,机器人是无法计算的。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永远代替不了李白杜甫。”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精神世界是技术上的突破无法取代的,但是我们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因为人工智能会海量学习,它对于数据的模仿是人无法比拟的。艺术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创造,个性化是人类创造的生命。如果人类的创作不再发自内心,只是没有“人”的生命体验的一种技术性的东西,那么毁掉我们艺术生命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我们自己。

    (节选自《当Al走入艺术的深巷,谁才是造物主》,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还可以分析素材,增强和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文学家的文学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
     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

    材料三   网友龙二圈的ChatGPT写诗试验

    龙二圈:请你尝试写一首关于孤独自由的塑料袋的诗。稍加入一点想象,比如塑料袋自言自语或看到了什么。

    ChatGPT:好的,已经完成,如下:

    孤独自由的塑料袋,

    自言自语地漫游天涯,

    时而倾听风的吟唱,

    时而与云朵对话。

    它穿梭于城市间,

    感受人们的繁华与喧嚣,

    经过青山绿水,

    目睹大地的壮阔与美丽。

    曾有人拾起它,

    也曾有人漠视它,

    但它的心灵依旧自由,

    不为物欲所缚缩。

    它从未停下脚步,

    随风飘荡,

    寻找自由的旅途,

    独自面对黑夜与白昼,

    仍然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孤独自由的塑料袋,

    曾经看到那么多,

    也许在未来它还会,

    看到更多令人惊叹的美妙。

    对象

    一改

    二改

    三改

    龙二圈

    尝试把文字再缩减一些。

    试试替换进一些低频率的同义词。

    如果是萨特,会怎么写?

    ChatGpt

    自由的塑料袋,

    漫游天涯,

    倾听风云,

    目睹大地。

    曾被捡起,

    曾被遗忘,

    但心灵自由,

    随风流浪。

    黑夜白昼

    阳光风雨,

    孤独自由,

    无人可及。

    独行者,塑料袋

    漫游,天南地北

    寻觅,永恒不变

    被拾起,

    被忽略,

    自由徜徉,

    黑暗、晨曦

    阳光、暴风雨

    孤身。飞舞。

    如果是萨特,他可能会从一种更为悲观的角度来看待塑料袋,将其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物品,代表着现代社会中的虚无和无意义。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诗歌版本:

    (接下页)

    无形之物,

    白天黑夜漫无边际地游荡

    它没有生命,没有自由,

    没有存在的意义,

    如同无情的现实,

    将我们束缚在这个世界上,

    塑料袋,

    你是自由的,

    却比我们更加孤独。

    【注释】①ChatGPT:目前最火的AI创作工具,能模仿人类的大脑的运作方式,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问题。

    1. (1)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ChatGPT创作诗的原理。
    2. (2)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能力排斥,不只是因为主观情感上的难以接受。 B . 文学创造是一项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有可能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的最后一个领域。 C . 面对人类被人工智能超越、替代的趋势,我们应珍惜、维护自己独有的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 D . 人工智能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艺术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和创作。
    3. (3) 程羽黑表示机器人写诗“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材料三中,ChatGPT第三次修改的作品能否反驳此言论?结合诗作内容,加以分析。
    4. (4) 几天前,小竺利用ChatGPT完成诗歌作业后,在朋友圈自鸣得意。结合以上材料,给他留言劝阻。

      小竺:

      ChatGPT太牛啦,诗歌作业分分钟完成。以后我的写作作业都有着落咯!推荐你们也试试。

      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字数1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五、【诗是人生的思考】(25分)
  • 8. (2023九上·杭州期中)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诗意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我们栖居的这片美丽土地上。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的任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 , 俯雕甍 ,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 ,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节选自王勃《滕王阁序》)

    【注释】①骖騑(cān fēi):驾车的马匹。②崇阿(ē):高大的山陵。③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④渚(zhǔ):水中小洲。⑤绣闼(tà):绘饰华美的门。⑥雕甍(ménɡ):雕饰华美的屋脊。⑦闾(lǘ)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⑧青雀黄龙之舳(zhú):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的船只。⑨霁(jì):雨过天晴。

    1. (1) 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字义

      文言词句

      方法指导

      解释

      醉翁亭:而不知太守之

      其乐也 

      课内迁移:渔人甚之(《桃花源记》)

      幽州台:独怆然而

      古今异义

      岳阳楼:沙鸥翔

      字源推测 

      滕王阁:穷且坚,

      不坠青云之志

      查找字典:①富裕、富足②增加

      ③更、更加④利益、好处⑤渐渐地

      (填序号)

    2. (2) 诵读古文时小桢发现发语词不仅能开启话题,还能表达语气,突显作者的情感,请你为《滕王阁序》中的括号处选择一个合适的发语词,并阐述理由。

      A.若夫 B.至若 C.嗟乎

      我选,理由是

    3. (3) 《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为“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这篇文章写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4. (4) 下面这句话是《滕王阁序》的文眼,请结合文本和【资料链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文眼: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资料链接】王勃自幼聪敏好学,被赞为"神童"。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 9. (2023九上·杭州期中) 小竺和小桢读了古人登亭台楼阁的文章后心生感慨,于是展开了交流,请你帮忙把对话补充完整。

    小竺:我觉得陈与义的那首《登岳阳楼·其一》写得很好,每每读到“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我就会联想起许浑《咸阳城东楼》的“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同是登高生发的情绪,一“悲”一“愁”,真是令人感慨!

    小桢:不要这么悲观嘛,纵情山水,自然可以给予我们力量,正如李白所言,哪怕冰塞黄河,雪满太行,我们仍能以“”(《行路难》其一)的气势向着远方前进,所以怀古伤今大可不必,心无旁骛地做好眼前的事才最要紧。

    小竺:滕子京被贬谪巴陵郡时,“愤郁颇见辞色”,你能帮范仲淹选两句诗来劝勉滕子京吗?选好了要说明出处和理由哦!

    小桢:好的。我选的是“, ”。它出自《》,理由是

六、【诗是心灵的栖息】(40分)
  • 10. (2023九上·杭州期中) 阅读下列文字,按照要求写作。

    仰望四月早天的云烟,感慨逝去的欢乐与忧戚,领悟泰戈尔歌咏人生的真谛……有人说“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的确我们不仅写诗、读诗,还要学会心中有诗。那些心中有诗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点滴中,体会到非凡的滋味,把每一个暗淡的日子,过得摇曳生姿,充满诗意。

    请以“心中有诗”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章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