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等八区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9-19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2024七上·淳安期末) 电子导航是当今很多人出行的主要选择,小明和同伴利用手机在陌生城市导航。读图完成问题。

    1. (1) 图中箭头显示他们此时的前进方向是(   )
      A . 自南向北 B . 自西南向东北 C . 自东向西 D . 自东南向西北
    2. (2) 当导航地图显示的实际范围变大,此时,地图比例尺的变化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D . 不确定
  • 2.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宋代诗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到:“……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存满绫罗绸缎),竞豪奢。”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分别是(   )
    A . 城市,这里有桥梁 B . 城市,这里以商业活动为主 C . 乡村,这里人口多 D . 乡村,这里以丝绸生产为主
  • 3. (2024七上·淳安期末) 湾区经济是一种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当今国际经济版图的亮点。读“世界四大湾区分布图”,完成问题。

    1. (1) 四大湾区位置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
      A . 东半球 B . 热带 C . 中纬度 D . 北半球
    2. (2) 下列湾区与其濒临大洋匹配正确的是(   )
      A . 粵港澳大湾区—印度洋 B . 东京湾区—太平洋 C . 旧金山湾区—大西洋 D . 纽约湾区—北冰洋
  • 4.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右图是中国海军从海南三亚航行到亚 丁湾海域路线,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A处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必经之地是(   )
      A . 台湾海峡 B . 马六甲海峡 C . 白令海峡 D . 苏伊士运河
    2. (2) 图中B地气候类型应该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合掌屋是日本中部名古屋白川乡农村传统民居的一种建筑方式,屋顶多以稻草芦苇覆盖,呈人字型,如同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村落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该建筑的优点表现在(   )

    ①节约木材 
    ②减少冰雪积压 

    ③就地取材 
    ④节省劳力资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右侧表格是小军整理的世界之最地理学习笔记(部分),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最大的大洲

    亚洲

    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面积最大的咸水湖

    里海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A . ① 俄罗斯 ②英语 B . ① 美国   ②汉语 C . ① 俄罗斯 ②汉语 D . ① 美国 ②英语
  • 7. (2024七上·淳安期末) 符合“北半球,发达国家,以白色人种为主”三个条件的一组国家是(   )
    A . 德国,法国 B . 南非,意大利 C . 日本,英国 D . 美国,澳大利亚
  • 8. (2024七上·淳安期末)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头盖骨化石、直立人化石、动物化石、石器、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据此推测正确的有(   )

    ①当时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当时人们已经学会使用火

    ③当时人们已定居生活              ④当时人们已有了审美观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4七上·淳安期末)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大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0. (2024七上·淳安期末) 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
    河姆渡猪纹陶
    B .
    良渚玉棕
    C .
    二里头遗址的铜鼎
    D .
    司母茂鼎
  • 11. (2024七上·淳安期末)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选项中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教育思想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有教无类 C . 温故知新 D . 学思结合
  • 12.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历史地图以简明的地图语言再现历史,表 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所学史事。右图反映了(   )

    A . 西周分封 B . 春秋争霸 C . 战国形势 D . 百家争鸣
  • 13.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他生当大变革的时代,又遇着信任专一的孝公,使他能够放手做去,收到了莫大的功名……秦王政后来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是由于他变法的后果。”郭沫若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 . 管仲 B . 商鞅 C . 蒙恬 D . 卫青
  • 14.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他讲道:“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 15.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被国内学者描写为“比长城更伟大的工程”,也被全球水利专家一致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巧妙利用地形与水势,实现筑坝蓄水;
    ②自动调节水量、自动分流、自动排沙;
    ③建成之后,成都平原变为沃野,成为“天府之国”;
    ④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发电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6.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大事年表是历史学习的工具,编制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小华同学编写了下列中国古代年表(部分), 其中①②处应该填写(   )

    时间

    事件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771年

    西周灭亡

    秦灭六国

    A . ①夏朝建立 ②公元前221年 B . ①商汤灭夏 ②公元221年 C . ①西周开始 ②公元前221年 D . ①武王伐纣 ② 公元221年
  • 17.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政权维护自身生存的基本手段。秦始皇在中央专门设置的具有廉政监察作用的官职是(   )
    A . 丞相 B . 剌史 C . 御史大夫 D . 太尉
  • 18.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传统观点多认为秦亡于“酷刑”、“暴政”。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也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地推行郡县制。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   )
    A . 传统观点已经深入人心更正确 B . 后来观点标新立异更加合理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渐趋全面 D.观点太多莫衷一是毫无价值
  • 19. (2024七上·淳安期末) 某部热播历史剧的开篇序幕中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他”最可能是(   )
    A . 周武王 B . 秦始皇 C . 汉武帝 D . 康熙帝
  • 20. (2024七上·淳安期末)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材料说明“这条道路”(   )
    A . 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联系 B . 促进了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 C . 沟通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D . 巩固了西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
  • 21.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其中第三期播出一部书写黄帝以来中国“三千年的英雄群像”。这部典籍最有可能是(   )
    A . 《老子》 B . 《论语》 C . 《孟子》 D . 《史记》
  • 22.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中国传统医学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名家辈出。下表中属于“医圣”张仲景的是(   )

    选项

    时间

    成就

    A

    春秋战国之际

    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B

    西汉

    编定《黄帝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C

    东汉

    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D

    东汉

    发明“麻沸散”,实施外科手术,创编“五禽戏”。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它的发明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它是(   )
    A . 秦朝统一的文字 B . 张衡发明地动仪 C . 蔡伦改进造纸术 D . 马钧改进的翻车
  • 24.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右表是七年级(1)班准备编写的班级历史黑板报条目。

    据此推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一、巨鹿之战 

    二、官渡之战

    三、赤壁之战 

    四、淝水之战

    A . 秦朝灭亡 B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 . 东晋兴亡 D . 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 25. (2024七上·淳安期末) 史书记载“江南……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该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 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B .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 .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 . 北方战乱相对频繁
  • 26.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为了纪念他,国际数学联合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14日设为“国际数学节”。他是(   )
    A . 刘徽 B . 范缜 C . 郦道元 D . 祖冲之
  • 27.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有一位书法家 被后人誉为“书圣”,其笔势“飘若浮云,娇若惊龙”。他的作品(摹本)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其中第31小题14分,第32、33小题每小题13分,共40分
  • 28. (2024七上·淳安期末) 聚焦乡村振兴,关注区域发展。某初中地理研学小组开展实践考察,了解乡村振兴推进情况。下图是他们收集到的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从温度带来看,该地区属于(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从地形类型看,该地区属于
    2. (2) 该图等高距为米。量得甲村与乙村的图上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那么两村的实

      地距离大约是米。

    3. (3) 丙村和丁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公路,现有①②两条线路供选择。请分析两条线路各自的优缺点。
    4. (4) 该地区欲推动小城镇建设,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村,

      理由是

    5. (5) “产业兴,乡村兴”,请你为该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献计献策。
  • 29.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各大国与邻近的少数族部落方国发生战争,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很普遍,于是,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此外,本来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不断吸收中原华夏文明成果,融入华夏族并被中原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田旭东、周苏平《春秋》等

    材料二:公元前60年,郑吉被任命为西域都护,“护车师以西北道”,统管天山南北各地,府治乌垒城,西域地区自此划入中央政权的版图。西域都护府为往来使者、商旅供应食宿,提供安全保护,并陆续清理和增辟新的道路,以确保中原与西域交通的畅通。

    ——摘编自郭丽《西汉时期的西域开发及其民族关系》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时期。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剧减,少数民族加快了内迁速度。较晚内迁的鲜卑族,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大大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两汉时期出使西域的两位杰出历史人物,并用一句话概

      括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的历史事件及其对民族交融的影响。从生产生活角度简要说明“各民族间相互学习”的具体表现。
  • 30. (2024七上·淳安期末)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大约20 000年前,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地生长。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的、永久的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文帝和景帝时期,农民纳税应役的负担进一步减轻,田赋税率规定为田产量的1/30,文帝时甚至会12年不收田赋;成年人的算赋也由每人120钱减少为40钱,劳役则是3年轮1次。

    ——摘编自陈明光《中国古代的纳税与应役》

    材料四: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

    1. (1) 请列举两种我国先民栽培的世界最早的农作物。
    2. (2) 结合所学从农业生产力发展角度指出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突出表现。
    3. (3) 材料三反映汉朝统治者推行什么治国政策?由此出现什么盛世局面?
    4. (4) 概括材料四的观点。依据所学指出该著作的历史地位。
    5. (5)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归纳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