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疗效
②古代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以防治疫病
③明末吴有性提出“疠气”治病说,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④中国古人为防治天花,发明了牛痘接种法
时间 | 宪法修改的内容 |
1988年 |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1993年 |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 |
1999年 | 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
2004年 |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 |
①西欧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
②欧洲人的殖民活动是该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
③该现象使得西欧投机活跃
④受此影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程被延缓
①文官制度的移植 ②基督教在印度的全面流行
③机器化大生产的引进 ④近代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一 茶叶成为主要饮料是在唐宋时期,宋代产茶的区域较唐朝扩大一倍以上。据统计,北宋中叶种植茶叶的面积有80万亩,年产量约相当于今6万吨以上。当时饮茶成风,“略与饮食埒者”。甚至周边少数民族因饮食习惯而需要茶叶,推动茶马贸易的繁盛。
茶叶种植分为官营和民营。民营的种植户多半从粮食种植中分离出来,时人向神宗的报告谓:“今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赋税一律折科,役钱一例均出。”
——整理自葛金芳《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
材料二 “以茶治边”政策是指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利用其茶叶经济垄断权对西北游牧民族实行的一项羁縻政策,是融茶法、马政、边政于一体的一种边疆统治政策。它在唐宋时期开始萌芽,至明代臻于完善。
明朝时实行税茶和榷茶垄断茶利,同时规定官买余茶的政策,从而集中了大量本色茶叶,这就为“以茶治边”政策提供了茶源。因此,朱元璋指出“盖制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即通过官定比价推行不等价交换,以达到控制西北诸族,“以茶治边”的目的。“令茶价涌贵,番人受制,而良马将不可胜用”,这种贵茶贱马的互市政策成为明代奉行不移的祖宗旧制。
——摘编自郭孟良《试论明代的“以茶治边”政策》
材料三 1662年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其嫁妆中就有一套中国茶具和221磅红茶。新王后不仅饮茶,还宣传茶的功能,在她的指引下,饮茶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时尚。但是由于茶叶价格昂贵(虽然价格在下降,但直到17世纪末,一磅茶叶的售价仍然相当于1名男仆一两个月的工资),直到17世纪末英国饮茶之风并不盛行。
18世纪初,英国大量进口茶叶,随之英国民众对于饮茶十分热衷。1755年一位到英国旅行的意大利人写道“即使最普通的女仆每天必须喝两次茶以显示身份。”到18世纪末英国人每人每天超过两磅,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喝茶民族。
——摘编自关剑平主编《世界茶文化》
材料一 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赴粤禁烟后,组织人摘译瑞士国际法专家滑达尔的著作《各国律例》,摘译部分最初编入《四洲志》后由魏源籍入《海国图志》。组织翻译滑达尔的《各国律例》标志着林则徐对国际法的认知程度有了质的变化,至少表明林则徐已经意识到西方国际法与一般“夷情”不同,堪为“制夷”工具而加以利用。
林则徐能够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冲破“夷夏大防”的传统世俗观念,大胆引进、研究西方国际法,实为开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之端的重要举措。因此有学者认为林则徐是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第一人。
——摘编自唐立鹏《林则徐对西方国际法的引进及运用》
材料二 约之专为通商者,本可随时更改,以求两益,非一成不变者也。税项通例,皆由本国自定,客虽强悍,不得侵主权而增减者也。宜明告各国云:某年之约不便于吾民,约期满时应即停止。某货之税不合于吾例,约期满时应即重议。
——摘自郑观应《易言》
材料三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蒋介石对国民发表演讲,说“此时国际舆论,已共认日本为无理,我国民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摘自李云汉《九一八事变史料》
图一 图二(标题:还是让我回到冷战中去吧)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