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①读书目十行下 目
②四谒孝陵 谒
③即发书对勘 发
④河漕兵农之属 属
①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 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比如,有的人看 到他人成名成功了, 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 慌意乱; 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 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 恨不得一蹴而就, 早日“梦想成 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 一言以蔽之, 没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 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 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 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 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 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 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 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 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 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 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 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 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 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 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 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 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 多一份耐心, 就会多一些发现, 多一重体验。
⑤ ____。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 ”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 古往今来, 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 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 慢 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 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研磨、 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 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 如此,研磨耐心, 修炼心性,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 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 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 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 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 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 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 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 多少只风筝。 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 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 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 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 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
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 风筝世家的传人。 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 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 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 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 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 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 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 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 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 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 学校放假, 父亲开车 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男孩一脸迷茫,摇头不知。
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 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
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
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 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湿,低头一看,是一滴滚落的老泪,他揉了揉眼睛,那么困惑,那么茫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 2018 年第 4 期,有删改)
①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 (品析“蚕食” 的表达效果。 )
②鹞爷远远地望着, 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结合加点词揣摩人物心理。)
我选▲句: ▲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经历,抒写感受,也可发表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