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 1. (2024八下·苍梧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ú)   使(chāi)   跚(mán)   滋暗长(qián) B . ( suō)   记(zǎi)   雕(lòu)   重峦叠(zhàng) C . 临(bīn)   制(è)   维(xiān)   惟妙惟(xiāo) D . 味(xìng)   舻(zhú)   作(yī)   不折不(ráo)
  • 2. (2023八上·资源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天兵天将大举进攻花果山的时候,孙悟空没有引颈受戮 , 而是奋起反击。 B . 家乡建设得真好,道路平坦宽阔, 周道如 , 高楼林立。 C . 天晴朗得很, 星临万户 , 孩子们在星空下快乐地玩耍。 D . 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 目伤怀、感动不已。
  • 3. (2023八上·资源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C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D . 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情感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 4. (2023八上·资源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 B .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 像是在梦里一样。 C . 清国留学生头顶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D .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 5. (2023八上·资源期中)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绿是生命的颜色。

    ②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③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奋。

    ④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⑤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茏。

    ⑥面对着这充满蓬勃生机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A . ①⑤②③④⑥ B . ⑤③④②⑥① C . ①③②⑤④⑥ D . ⑤③②④⑥①
  • 6. (2023八上·太和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1)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2) 韩愈在《马说》中,用“  , ”揭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3. (3) 诗歌创作中通常借比喻来表达思想感情。李白在《送友人》中运用比喻通 过“ , ”来抒发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梅自喻,通过“  , ”来表达自己孤傲坚贞的品质。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 7. (2023八上·资源期中) 文言文阅读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 胆也。 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 越王勾践世家》

    (注释)①赦:赦免。②反:通“返”。③苦身焦思:身体劳累,焦虑地思索。①女:通“汝”会稽: 会稽山,地名。①重采:鮮艳的颜色。⑦折节:屈己从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置胆於 坐 

      苦身焦思 乃: 

    2. (2)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与 百 姓 同 其 劳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4. (4) 选文讲了一个 (填成语典故)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自然联想到孟子的一段著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思性,曾益其所不能”。
    5. (5) 结合选文和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 8. (2024八下·蒙山期中) 阅读理解

    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①2014 年,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发现了一个青铜器时代早期的坟墓, 出土文 物中,最特别的是一罐野果子竟然保存完好,当研究人员将这些至少有 4000 年 历史的野果子切开时, 果子还散发出了新鲜水果的香气。这些果子为什么能保存 如此完好呢?答案就在于它们保存在蜂蜜中。蜂蜜非常特别, 因为它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唯一过了几千年仍然可直接食用的食物。

    ②为什么蜂蜜能千年不腐?

    ③食物的变质通常与微生物有关,细菌分解食物中的多糖、蛋白质,然后产 生一些低分子的物质如氨、硫化氢、酮等,使食品变质。蜂蜜是一种饱和的高渗 高糖溶液。细菌和其他生物身体体液是低渗的, 在高渗透压的蜂蜜中, 微生物会被吸走细胞体内的水分,最后脱水而死。

    ④同时,蜂蜜也非常酸。大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 PH 值在 7.2~7.4 之 间,而蜂蜜的 PH 值大约介于 3~4.5 之间,蜂蜜这种酸度将杀死任何想要在蜂蜜内部生长的细菌。

    ⑤此外,蜂蜜的酿造者——蜜蜂,它有着特殊的 “炼金术”。

    ⑥在蜜蜂酿蜜前,需要采集植物蜜腺的花蜜, 花蜜的主要成分为蔗糖与水, 水分非常多,大概占到 60%~80%。但是通过酿蜜,蜜蜂可以去除花蜜大部分的 水分。当采集蜂采蜜时, 会将花蜜一滴滴吸入囊中,然后返回蜂巢,吐给内勤蜂 继续加工。内勤蜂在加工中, 先把蜜汁吸到自己的胃里和转化酶进行混合,然后 再吐出去,再吸进来,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 100 多次,同时其他蜜蜂还会用翅膀不断扇风,排出巢内湿气。这也就使得蜂蜜的水分非常少。

    ⑦另一方面,蜜蜂胃中有一种叫做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当蜜蜂从嘴里反刍花 蜜到蜂巢酿蜜, 这种酶会和花蜜发生化学反应,把花蜜分解成两个副产品:葡萄 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氢的氧化物,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 但说到 它的水溶液——双氧水, 可能大家都会非常熟悉。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且具弱酸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杀死可能在蜂蜜里生长的所有细菌。

    ⑧在古代, 人们就发现蜂蜜是细菌“绝缘体”,有防止伤口感染等治疗功效。闪米特人的粘土板最早记录了蜂蜜的医疗用途, 上面详细记载了蜂蜜是如何治疗烫伤和割伤的。古埃及人还经常使用药用蜂蜜,制成药膏治疗皮肤和眼睛疾病。而在中国, 迄今蜜丸仍然是制药业最常用的制剂之一。现在, 世界各地的医院还在使用一种涂满了蜂蜜的绷带,用于防止病人伤口感染。

    ⑨当然了,虽然蜂蜜堪称是不朽的食物,但如果没有密封好,在潮湿的环境下还是会变质的,而如果密封良好,蜂蜜真能做到永不变质。

    1. (1) 密封好的蜂蜜能够千年不腐的原因有哪些?
    2. (2)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3) 从第④段中任选一个加点词语,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
    4. (4)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 9. (2023八上·资源期中) 读书与快乐

    常小仙

    ①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 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 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 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 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 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 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 那时居家贫俭, 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 才能买些碑 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 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 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拷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 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 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 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 因而会读书; 会读书, 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 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 显露出 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 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 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 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 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 读一遍书, 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 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 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 熟读 300 字,细水长流,终于把 40 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 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 学英语, 背字典, 背一页撕一页, 如果心疼书, 就好好用心记, 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 每读完一篇新文章, 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 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 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 2017 年 11 期,有改动)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从下面 A 和 B 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 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 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变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 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4. (4)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④~⑥段的论证思路。
    5. (5)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
四、写作题(40 分)
  • 10. (2023八上·资源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达到;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